APP下载

天清气朗百谷生

2018-01-27悦然

乐活老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戴胜寒食节寒食

文/悦然

宋·范成大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三月即没,四月在望。四月者,送严寒而迎东君,历清明而过谷雨。金风和煦,万物复苏。百芳发而幽香逸,春鸟还而鸣声碎。或为风雨净浊世于清新,或为和日得天朗之气清。新绿吐珠,朝露含翠,细柳初裁,桃杏敛羞,好一个暮春时节。

清明,有天气清澈明朗、草木繁茂之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二字,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另有一种传说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因为清明与寒食的日期接近,故两个节日的习俗逐渐融合,到了唐代,清明和寒食节合而为一。现如今,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冥节,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故清明的习俗与上巳节、寒食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寒食、扫墓、踏青外,还有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都要参加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是春之告别。

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时节,已经没有了阴柔气息,完全是纯阳的青绿,谷雨因此才是沐浴五谷的生养之雨,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惟一一个将物候、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节气。

谷雨有三候,分别是萍生,鸠鸣,戴胜落桑。

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声声催种,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这时,长江以南的地方,秧田如镜,蚕豆已经满荚,牡丹吐蕊,田野里到处飘飞着蒲公英的种子;而北方的桃花、杏花等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榆树结满了榆钱,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留不住。

谷雨日,民间有赏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的习俗。江南雨前茶(也被称为谷雨茶)开始采摘,茶农炒制新茶。谷雨时节还有渔家祭海(谷雨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食香椿、洗浴消灾避祸(谷雨河水被称为“桃花水”)、祭文祖仓颉等风俗。

从清明至谷雨,或踏青,或骋怀。纵然无钱帛之富,却有山水之怡。日高春暖,赏花游春,不如,一起出去走走吧!

猜你喜欢

戴胜寒食节寒食
戴胜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寒食节,踏春去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4月3日寒食节
“寒食”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