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药物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分析
2018-01-27高慧
高慧
(陆良县妇约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 云南 陆良 655600)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在月经初潮或者绝经期的任何一个时候,临床研究报道在月经初潮的一年内,80%为无排卵型月经,初潮后的2~4年内无排卵月经占30%~55%[1]。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严重危害少女的身心健康,因此临床治疗十分紧急。目前临床采取性激素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采取炔诺酮或者避孕药进行治疗,本次我们将谈及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的后续治疗提供方法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7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符合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治疗前30例未经过治疗,33例仅给以普通止血药物治疗,15例不规范的给以性激素治疗从而导致阴道的流血时间延长。78例患者中,33例采取炔诺酮治疗定义为A组,45例采取炔诺酮联合口服避孕药物治疗,定义为B组。A组患者年龄(18.2±3.6)岁,初潮年龄(12.2±1.6)岁,治疗前出血(30.2±32.6)d,治疗前Hb为(74.6±21.3)g/L;B组患者年龄(17.1±3.4)岁,初潮年龄(12.7±1.3)岁,治疗前出血(28.9±26.7)d,治疗前Hb为(69.7±22.6)g/L,经过比较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限制,因此可以开展组间的相互比较。本次的临床研究方案获得我院院办的一致同意。
1.2 治疗方法
炔诺酮治疗的药物为复康片:口服起始剂量为5mg,q12h,出血停止3d开始减量,每次减量不少于前一次用量的1/3,逐渐到患者的Hb升至正常停药;避孕药的药物为妈富隆:2~3片/d,出血停止3d后逐渐减量为每天1片,Hb升至正常停药。
1.3 观察项目
(1)控制出血时间:数次用药至出血明显减少的时间,控制出血时间小于或者等于12h为快速止血,大于12h为非快速止血;
(2)完全止血时间:首次用药至出血完全停止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小于或者等于2d为快速止血,大于2d为非快速止血。
1.4 统计分析
相关数据的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分析采用χ2检验,经过比较分析后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控制出血情况比较
两组的快速控制出血率以及快速止血率差异不显著,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控制出血率比较[n(%)]
2.2 两组止血时间比较
两组的控制出血时间以及完全止血时间差异不显著,具体的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比较[(±s)h]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比较[(±s)h]
组别 例数 控制出血时间 完全止血时间A 组 33 8.6±3.7 1.8±1.0 B 组 45 7.5±3.4 2.1±0.9 t 1.25 1.09 P 33 >0.05 >0.05
3.讨论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青春期少女常见的临床问题,为下丘脑-垂体-乱操作发育未完全所致,出血的正在可能会维持2~5年,因此严重的影响青春期少女的健康成长。对于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般治疗为药物的保守治疗,常用的药物为脱发治疗、大量孕激素内膜委缩法治疗以及雌激素内膜生长法治疗,采取何种方法一般是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以及全身的情况而定[2]。孕激素为每个月月经所必须的激素,没有孕激素的周期是无排卵的,无排卵的功能性出血属于孕激素缺乏的疾病,因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需要采取孕激素治疗。孕激素的止血机制是雌激素持续的作用下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3]。
本次我们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考察性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情况,结果发现采取炔诺酮单纯治疗的效果和炔诺酮联合避孕药治疗的效果差异不显著,说明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相似。虽然在本次的临床治疗中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出于经济支出等方面的压力,我们建议采取单纯的炔诺酮治疗即可,本次的临床研究结果与林奕等报道的基本一致[4]。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我们一致认为:对于青春期功能型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单纯采取炔诺酮的疗效与炔诺酮联合避孕药的疗效相似,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用药方案,即保证患者的治疗结果也不额外增加患者的其他负担。
[1]王翠仙.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0):755-756.
[2]孙爱军.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性激素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22(9):650.
[3]张帝开.青春期子宫出血5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2(9):677.
[4]林奕,雷丽,孙文洁.性激素药物治疗134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09,37(9):1095-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