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描写生课中的课业惰性及解决策略

2018-01-27张君霞云南艺术学院650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业惰性课外作业

张君霞 (云南艺术学院 650000)

一、课业惰性的表现及危害

课业精进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笔者作为专业任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有课业惰性的情况,在素描专业课堂上大致有如下表现:第一,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素描写生课作为美术实践类的学习,随堂写生是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观察学生学习态度、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有课业惰性的学生往往很难完成作业,尤其是课外作业,完成率非常低;第二,完成作业质量不高。本科阶段素描写生的作业要求较难达到,课堂作业在对素描造型、深入刻画方面,应付了事,懒得动脑筋,不去体会领悟深刻的素描关系。而在课外作业方面则呈现出敷衍的态度,胡乱的勾几个线条就作为课外作业呈交,研究、实验的精力投入明显不够;第三、上课积极性低。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师生互动比较困难,教师提出引导思考的问题后,听不到回应,不能跟随教师的节奏,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少。没有随堂做笔记的习惯,注意力不集中。通过后期的作业实践,可以发现学生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率比较低,知识没有在头脑里留下痕迹,更不提所在绘画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第四、课堂考勤不理想,部分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中途离开课堂等现象。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学业的态度将决定着祖国文化的未来,以上几种现象是学生课业惰性心理的典型现象,不但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更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这种课业上的惰性会传染,进而影响班级的学习风气。

二、素描专业课课业惰性的成因

惰性人人皆有,这种消极心理的出现并非毫无原因,通过笔者调查问卷,与学生谈心,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

1.学习目标缺失与错位。大学生多经历过高考前近乎疯狂的培训,暂且不讨论这种学习方法的优劣,高考前素描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即以考试的需要进行学习,有套路方法,学生不需要动脑,只需对套路进行练习。而进入大学后,素描教学的教学目的很明显与之前学生接触的考前培训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学阶段的素描要求打破僵化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有情感的自由表达,要求学生摘掉有色眼镜去体会、去观察、去感受,这些无形中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目标,他们如同笼中长大的从没有飞过的鸟儿,不敢张开翅膀;

2.学习动力不足,畏难情绪蔓延。宽泛的学习目标、宽松的表达方式、系统、细致、有难度的素描知识使得学生在课业上面对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首先宽松的学习氛围更需要自律了,其次在学习上他们要掌握更系统的素描知识,独立的面对素描学习中出现的风格选择的问题,素描想法的实现,相对高考前狭隘的绘画方法和严苛的管理模式,这些都是艰难的开始。这与他们在高考前面对巨大的压力时,老师家长一直所说的“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这一憧憬完全不一样。在这一状况下,逃避显然更容易,课业上越来也懒惰;

3.学习习惯不良。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做课堂笔记的学生非常少,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不能在后面的实践中进行有效的使用。比如,教师在素描人体课之前都会对人体骨骼和肌肉的解剖知识进行讲解,并会对表现技法进行分析,但在课堂写生中,只有部分学生认真体会所学知识在写生中的运用,有课业惰性的学生依然停留在“看”而非“观察”、“分析”的层面上,不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产生无处下手的错觉;

4.课业惰性的恶性循环。由于前面几个原因诸如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等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不到学习效果,这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是有极大的挫败感的,这种面对学业的挫败、无力感会使得学生更加茫然、逃避,形成恶性的循环。

三、课业惰性的对策

任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来减轻、杜绝课业惰性的发生:

首先,树立比较具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课之初,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将课程重点和难点具体化,如具体要求学生掌握人体比例、各处骨骼肌肉的形状,要求他们在速写本上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出相应的笔记和对形状的理解,准确的表达对于形体的认知。要求学生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做出“如何有效做课堂笔记”的示范;

其次,将枯燥的知识物化,准确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进行适当的引导。素描知识是相对枯燥的、抽象的,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的跳出理论的局限,将理论物化。

再次,因材施教。素描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因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在教学大纲允许的范围内、授课思路不变的情况下对课程内容进行微观调整,对有课业惰性倾向的同学降低难度;

最后,制定合理的考评机制。将考勤、课外作业等纳入考评。素描课程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不能实现跨越式进步,所以合理的考评机制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辅助手段。

对大学生课业惰性进行关注是刻不容缓的,家庭、学校、社会都责无旁贷。除了教师在课程过程中的努力之外,学校、社会应该大力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家庭中父母在要求孩子勤奋的时候给出好榜样,从而杜绝课业惰性这一危害大学生的现象。

[1](法)查尔斯·巴尔格著.巴尔格素描教程-W.让-莱昂·杰罗姆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

[2]冯忠良著.教育心理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2.01;

[3]克莱泽著.谈话的艺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04.01.

猜你喜欢

课业惰性课外作业
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优化对策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惰性知识
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外作业的设置与优化分析
惰性知识
游乐园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课业训练模式研究
杭州市中职德育课“1+X”课业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惰性,人性中最可怕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