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由心生
——“环境肖像”摄影的产生与技巧

2018-01-27时迅飞安徽省话剧230001

大众文艺 2018年11期
关键词:拍摄者肖像技巧

时迅飞 (安徽省话剧 230001)

相由心生是基于心理学的角度,指人看待事物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在“环境肖像”摄影中,为了更好地体现摄影的真实,将环境肖像的摄影对象更加灵活而又真实的体现出来,需要我们在摄影中切实注重其产生的历史和根源的分析,并切实掌握其技巧。以下以当代美国摄影大师阿诺德·纽曼所创设的“环境肖像”为切入点,展开以下分析。

一、“环境肖像”摄影的产生

“环境肖像”摄影技术相对于其他摄影技术而言,其具体产生的时间较晚,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摄影大师阿诺德·纽曼经过自己的加工而产生的一种拍摄人体肖像的形式。这一拍摄技术较为独特,其具体在拍摄的时候,并非胡乱拍摄,而是将所要拍摄的具体人物放在与其职业特点相适应的特定环境中;同时,在拍摄时,还需要摄影师精挑细选,在被拍摄者所作出的各种动作表情当中,寻找出最适合被拍摄者个性和身份的照片。最终的摄影作品在整个构图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节奏感以及较为显明的形式感。为了达到上述效果,在拍摄的过程中,就不是即兴的拍摄,而是需要反复调整被摄影者的表情以及摄影师的角度,直到最终满意为止。

二、“环境肖像”摄影的技巧

1.“环境肖像”摄影的基本内涵

“环境肖像”摄影技术,从其具体的字面意思就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出,其实际上就是在拍摄人物肖像的过程中,将特定的环境因素予以纳入其中,即环境和人物肖像进行有机组合进行拍摄的一种摄影技巧。同时,“环境肖像”摄影技术属于“人像摄影”技术的一个小分支。“环境肖像”和商业人像摄影技术相比,其在具体拍摄的时间以及空间上所具有的的灵活性会更加的大,受到的相关限制也就更加的小,例如在被拍摄者的休闲以及其他空闲时间段,均可以进行具体的拍摄工作。具体对于“环境肖像”而言,其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最终所拍摄的作品必须要有人物这一特定的主体出现,而非仅仅只有大自然环境的纯风景画或者说将具体的其他动植物作为拍摄对象的作品,其必须是表现和刻画具体人物真实的面部表情和心理特征作为主要创作目的的作品;另一个方面,“环境肖像”摄影技术第二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其最终的摄影产品也必须和被拍摄者具体所从事的工作相呼应,其具体的环境氛围必须和具体的人物职业息息相关,将人物所从事的职业特征充分表现出来,或者说最终的作品能够与被拍摄者人物性格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在拍摄之初,需要具体的摄影者需要对被拍摄者的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环境等较为的了解,或者说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进行相应的准备。

2.“环境肖像”摄影的常见技巧

(1)背景选取恰当

第一、选择特点的背景。也就是说在拍摄之初,需要对即将拍摄的人物所处的背景进行特别的挑选,所挑选的环境必须要与人物所处的环境相吻合。举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对于我们都较为常见的较为时尚的人物肖像摄影作品,这一作品的背景首先需要吸引人,也就是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这样才能够和其他肖像摄影作品区别开来,也就是说所处的背景起到很好的衬托这个人物特点的作用。

第二、选取的背景要简洁。这个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与接受,我们的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是不一致的,摄影作品讲究的是减法,绘画作品讲究的是加法。简而言之,我们的摄影作品就是需要将所处的背景予以精炼出来,将最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第三、选取的背景需要有色调。这个主要针对的是彩色照片,如果是黑白照片的话,就是反差,简而言之,就是作为基础背景与主题有色调或者说有反差,这样子才能够更好的突出主体。

(2)场景人物结合

“环境肖像”中有男士模特也有女式模特,尤其是对于女式模特来说,仅仅有漂亮的脸蛋、较好的身材以及会各种摆姿势是远远不够的,最为核心的内容是需要将其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时候整个模特的整体造型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而摄影师基本就会借助服装造型将模特装扮成摄影师需要的特定的角色来实现摄影师的目的,具体作品创作中,基本上采取的是抓拍月摆姿势。“环境肖像”其实就是景色和人物相结合,具体有以下几点内涵:第一就是被拍摄者和其所处的环境是相符合的,并非格格不入;第二就是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而存在的,并非相方,否则就不是环境肖像而是风景片了;最后就是需要做到环境和人物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将两者分裂开来,各种尝试,最终找到最合适的作品。

(3)细节完善主题

细节决定成败,“环境肖像”的创作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么是刻意的选择某种特定的场景,将模特按照自身已经构思好的内容进行拍摄;或者就是就地取材,根据现实所处的环境,将其经过自己的摆设或者说设计,处理成为理想的场景。而真正想要将“环境肖像”拍好,是非常讲究与困难的,需要将人物所占整个画面的面积、大小、位置以及姿势等等都能够和其所处的环境合二为一,这些细节会直接对整体画面的完美度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创造画面的核心因素。

3.“环境肖像”摄影技术要点

(1)用新摄影方法

想要真正学号“环境肖像”的摄影技巧,基本功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就是需要学习各种摄影方法,从摄影技术的入门开始学习,如何调色、如何使用相机等等这些。

(2)使用镜头

在拍摄肖像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喜欢使用中焦镜头,但对于“环境肖像”摄影而言,使用短焦距镜头会更加的合适,同时在进行具体的环境肖像摄影的过程中,需要避免镜头和人物的距离太近,进而导致整个图像模糊或者说扭曲。

(3)善于沟通

被拍摄者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整个拍摄的效果,所以在拍摄中,摄影师和被拍摄者同样重要,在具体拍摄的时候,需要跟被拍摄者有个自如的沟通,使得两者之间就像较为熟悉的朋友一样,让被拍摄者放松的完成拍摄,让他们能够充分的融入到这个拍摄角色中来,使得自己就是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这样子才能够找到最为自然也最为符合环境肖像要求的照片,

(4)选择布光

自然光能够最好的表现被拍摄者的美,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尽量选择光线柔和的地方,比如说通过窗户折射出来的光。

4.“环境肖像”摄影元素

(1)“主题

“环境肖像”摄影而言,由于要表现某种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的美,所以其必然就会有独特的主题存在。比如说要拍摄冬天白雪皑皑的场景,秋收的喜悦,春季的播种;或者说情绪的悲欢离合等等。因此,摄影师在拍摄之前,需要跟被拍摄者有一个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让被拍摄者有个融入角色的时间,这样才能够拍摄出理想的“环境肖像”作品。

(2)主体

“环境肖像”的拍摄都不能偏离了核心与主题,即人物的中心作用,因此,在整个摄影的画面中,不论人物所处的大小如何以及位置的选择如何,其作为主体的功能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具体在拍摄的时候,需要充分抓住被拍摄者的面部表情、仪表仪态以及和其具体的装扮搭配的程度。

(3)基本原则

第一,信息量原则,因为“环境肖像”摄影所讲究的是主题拍摄,注重的是对故事 情节的展现。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摄影师对被拍摄者所处的周边环境进行具体的介绍。比如说地理环境、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等。

第二,焦距的合理使用性原则:这一基本原则是许多摄影师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非常容易忽视的环节,但是由于它会直接对整个画面构成造成影响,所以也需要引起重视。

第三,融合和剥离原则: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从摄影师最终达到的目的来说,需要将环境和人物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便更好的展现故事;而从具体的摄影外在表现来说,又需要环境和人物分离,否则两者就分不清楚,也就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这是从两个层面进行的分析,并不矛盾。比如说色调、虚实等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肖像”摄影中,我们只有做到相由心生,并在摄影技巧上不断地提升,掌握其摄影元素和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领略和感悟“环境肖像”摄影带来的艺术美和生活美。

[1]姜纬.相由心生——“环境肖像”摄影的产生与技巧[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7(05):64-65.

[2]邓启耀.环境肖像与影像民族志——以白族村落的视觉书写实践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04):1-6.

[3]他山之石“环境肖像”摄影大师阿诺德·纽曼[J].世界文化,2012(11):62.

猜你喜欢

拍摄者肖像技巧
地毯肖像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叙利亚肖像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街头被偷拍传上网,未告知就是侵权
《肖像》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无巧不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