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剧场戏剧空间的可能性
——以小维克剧场《桥头眺望》和《欲望号街车》为例

2018-01-27姬舒月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650500

大众文艺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街车演剧观众席

姬舒月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650500)

一、小剧场戏剧空间

追溯小剧场戏剧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小剧场戏剧运动在美学追求上是以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代替古典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的戏剧美学思潮革命,在形式上是由小剧场灵活自由的演剧空间代替传统演剧空间的革命。

英国著名戏剧家彼得•布鲁克在他的著作《空的空间》里说到“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舞台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1。迄今为止,现代语境下的小剧场剧院遍布世界各地,其中许多剧院都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发展起来的,例如伦敦的小维克剧院,它的构想来源于60年代的反传统与即兴精神,70年代因年轻戏剧工作者对工作地点的迫切需求,于是,小维克剧院诞生了。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两部小维克剧场戏剧:《桥头眺望》和《欲望号街车》探究小剧场戏剧空间的可能性。

二、《桥头眺望》——小剧场戏剧空间极致的小

这部作品由伦敦小维克剧院制作,比利时著名导演伊沃•冯•霍夫执导。《桥头眺望》是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的两幕社会道德剧,这部作品讲述了,40岁的码头工人艾迪和妻子比特里克斯以及他们的侄女17岁的凯瑟琳在纽约布鲁克林一个意大利移民区——红沟区,一间小公寓里平静的生活着。某一天,妻子的表亲,意大利西西里人马克和他的弟弟鲁道夫偷渡到了美国,由于暂时没有容身之所,于是借住在艾迪家,很快,漂亮的凯瑟琳和年轻的鲁道夫相爱了,然而作为姨夫的艾迪想要永远占有凯瑟琳,于是在恼羞成怒后果断向移民局举报了马克和鲁道夫,艾迪违反了西西里世界的生存规则,和马克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挽回面子,艾迪提出用决斗的方式了结此事,最终马克举起刀将艾迪刺死在血泊之中。

首先,在这部剧中有一个置身事外却又游走其中的人物,律师阿尔弗利。大幕一打开,他就说着话经过观众席漫步到舞台上,阿尔弗利走上舞台之后就坐在长方形基座外围靠墙的末端,注视着整个演出区域,灯光渐暗,人物开始对话。在整个演出过程中,阿尔弗利时而和观众讲述,时而和演员对话,仿佛置身事外一般和观众一起积极探讨人物命运的走向,又随时能够在剧情需要他时进入戏剧情境当中和人物完成对话,为人物寻找出路。阿尔弗利这个人物的功能就是使观众在欣赏演出、进入剧情的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律师所代表的法律、正义、冷静,严酷的站在戏剧情境之外审视着故事的走向。他生发出了另一个空间,和观众一起探讨人物命运,拓宽了演剧空间的维度,并且他最大限度的和观众交流形成了间离效果。

其次,在这部剧中,导演伊沃将演出区域缩小到极致,只利用了原舞台的三分之二,剩下的区域也全部做成观众席,形成了三面观的演出模式。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仿佛和演员处在同一时空,三面观众席的第一排离演出区域都不到两米,这样的抵近观察更是会让观众切身体验到和演员一致的情感诉求,体验到因剧中人物关系的紧张带来的让人窒息的压抑感。这样狭小的演剧空间不再是传统剧院一分为二的观演关系,而是希望同观众一起思考、探究的体验性观演关系。

三、《欲望号街车》——小剧场戏剧空间极致的大

田纳西•威廉姆斯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欲望号街车》是他创作于1947年的一部扛鼎之作,讲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新奥尔良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中年女教师白兰奇因“不良行为”被解除教师职务,她只得从南方梦幻庄园到新奥尔良投奔妹妹斯黛拉,在妹妹家中它遭受精神和身体方面的双重打击,以致于最终走向命运悲剧。

首先,女主人公白兰奇拖着行李箱从剧场出入口踩着高跟鞋摇摇晃晃的经过观众席走向舞台,一边四处张望,一边看着手中的字条,找寻妹妹斯黛拉的住处。白兰奇从剧场出入口走到演出区域最多不过十来步的距离,这样的距离在表现白兰奇开场寻找住处的行动上十分合适,这样的表现方式只有在小剧场中才得以实现。

其次,这部作品采用圆形旋转布局,中心式舞台,环形两层式观众席,这意味着每一位观众在观演过程中看到的都是始终在发生变化的戏剧场景。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点主要是在斯坦利和斯黛拉的公寓里,在舞台上,演剧空间是由白色铁栏围成的大框架,这个框架尽量的延伸到离观众席最近的位置,在演出过程中这个框架一直在缓慢的旋转,本来就是四面观的舞台再加上圆形旋转布局,让每一位观众在观演过程中看到的表演从始至终都是不同的,都将得到独一无二的体验。像这种圆形旋转空间在小剧场戏剧舞台上的利用是十分新颖的,它在戏剧的演出空间、观演关系方面都进行了新的尝试、新的探索,并且为戏剧演出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获得了极大的成果。

在被提升、拓宽后的演剧空间当中,要容纳三个人本是完全够用的,但因这三个人物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导致这个已经足够大的演剧空间仍旧十分压抑、紧张,甚至在人物发生争吵时,空间不够用了。观众又是以俯视的、带有审判意味的视角观剧,更像是有几百双眼睛在盯着白兰奇进行全方位360度的审视,她在这个空间中无处可逃,也就只能一步步的迈向悲剧深渊。

四、结论

自古希腊时期,演剧空间由露天转向室内,观演关系也由俯视观演变成了散式观演;到了17世纪,镜框式舞台出现,观演角度变为单向度的、定点的模式;直到1887年,小剧场戏剧以安托万建立自由剧场为标志性事件,登上了历史舞台。可以看到,小剧场戏剧,自第一次实践了新的演剧空间之后,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于是才会有如本文所举出的小维克剧院制作的《桥头眺望》和《欲望号街车》这样对空间灵活运用到极致的剧目出现。

注释:

1.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第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街车演剧观众席
演剧危险:雍正间演剧案件及其戏曲史价值
视听盛宴
“富社”天津演剧活动考论
清宫演剧研究之回溯
看电影
Blanche’s Imaginary World in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找到爱因斯坦
保时捷911R
明清时期立春节日演剧习俗考
“本田夜鹰250”警用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