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清初高僧髡残绘画艺术及影响

2018-01-27胡社文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文化馆245400

大众文艺 2018年12期
关键词:黄公望王蒙笔墨

胡社文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文化馆 245400)

髡残(1612-1673),俗姓刘,字介丘,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法名初为智杲,后改为大杲,字石溪,号髡残,又号白秃、电住道人、石道人、残道者等,与弘仁、石涛、八大山人并称为“清初四僧”。但与后两者不同的是,髡残的出家与明清易代、外族入侵没有关系,他在明灭亡之前就已受佛法感召而入佛者龙人俨庵中参禅悟道。清初诗人杜濬曾高度评价髡残的绘画水平,极精准地概括了他的绘画特点,并可为“神品”:吾楚有诗而无画,直至今日,突出两人,一为石溪禅师,一为清溪太史。仆前后间其巨幅长卷,云峰石迹,迥绝天机,原本古人,师友造化,未尝不叹为神品。不知何以不出画家则已,一出便恁地?

髡残的传世作品在四僧中数量最少,且多为中晚年所作。他的绘画并没有明确取法,原因主要有二:由于种种原因其流传的作品较少,且多集中于中晚年,此时他个人的技法和风格已相对成熟;同时他几乎没有文集和画论存世,只能从其数量较少的画跋种窥探一斑,但这些文字往往语焉不详或有相互矛盾之处。所以只能根据其绘画风格、可信的画跋以及他人的文献记载而进行探析。总体而言,髡残好友程正揆对其绘画影响最为深远,可以说从程正揆开始,髡残的绘画才正式走上正轨,进入人们视野。其次通过程氏,他又取法程氏老师董其昌,并接受董的绘画理论和思想,推崇“元四家”,深谙黄公望、王蒙、吴镇的绘画技巧。在此基础上,追溯五代,尤好董源、巨然。

故宫所藏《六法在心图轴》(1660)是其49岁时所作,再构图、皴染方面已显示出王蒙的风格。他自跋云:今年曝背天阙山,偶然经暇讲六法。六法在心已半生,随笔所止写丘壑。

由此推测,在结识程正揆之前,髡残已经研习书画将近“半生”,早年就有比较扎实的笔墨功底。而与青溪的交流和切磋,使得他明确了自己今后的习画道路:晋唐人画是如来禅,荆、关、董、巨是祖师禅,元四大家如灵济、云门诸老建立宗旨,玄风大畅。

《高隐图轴》(1660)也是其49岁时所作,具有典型的王蒙笔墨之风格。从笔法上来看,他多用牛毛皴、解索皴等,反映出岩石的质感与层次,同时汲取王蒙高远或深远的构图方式,营造出古质、醇厚的境界。并以书法笔法入画,山石、树木甚至是苔藓都颇具生机,虽是三米巨幅,但不觉冷峻,充满连绵起伏、高低错落的立体感。而《禅机画趣图轴》(1661)是晚于《高隐图轴》一年所作,所体现的黄公望绘画风格却占主导,采取黄氏典型的高远构图,山峦蜿蜒向上,竹树、溪桥、亭格、小船掩映其中,以溪水将画面分成三段,呈“S”型构图,前浓后淡、前重后轻,层次分明,虽无浅绛着色但画面丰富,是以笔墨作“诗画禅”的代表作。故宫所藏的髡残50岁之前的作品,属于其现存作品中的较早创作和临摹,这一时期也是他与好友程正揆密切交往的时期,二人的友谊或许源于对绘画境界的同种偏好和追求,所以画风颇有相似之处,难分伯仲。如龚贤所说:金陵画家能品最夥,而神品、逸品亦各有数人,然逸品则首推“二溪”,曰石溪,曰清溪。

同时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有元四家的影子,以效仿王蒙和黄公望为最多,他常使用秃笔,以充足的水墨参杂浅绛色,层层叠叠勾画皴擦,平淡而不失险峻,深幽也不乏壮阔,在临摹学习中逐渐自成面貌。

1659年至1660年的黄山之行意义非凡,也是其从外师造化、与古为徒到自出新意、中得心源的重要转折点。这次远行历时数月,待他归金陵后,便将黄山景色与所住附近的牛首山之景相结合,创作了一批精彩绝伦的作品。他还谈到了此次出游的感受:每晨夕登峰远望,益得山灵真气象耳。每谓不读几卷书、不行几里路皆眼目之,安共论哉!亦如古德云:尔当亲授受,得彼破了蒲团诀。时余归天都,写溪河之胜,林木茂翳,总非前辈所作之境是也耶。

故宫所藏《仙源图轴》(1661)描绘的就是“黄山第一峰”天都峰及与之相距十余里的仙源镇周边景色。此作品构图饱满,用线大胆准确,水墨与设色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整体风格醇厚苍劲,意境高古深远。他出乎意料地并未刻画天都峰的高耸和险峻,而是用飘渺的烟雾来表现山峰的高度,渔船、人家的介入让画面充满温暖和情谊。52岁时所作的《层岩叠壑图》,是髡残具有典型性的浅绛山水作品之一,章法严谨,层次繁密,虽尺幅较之前作品有所缩小,但气势不减,磅礴大气,变化多端。同年作的《茅屋待客图轴》、《雨霁观山图轴》等与50岁之前的作品相比,有所变化,笔墨上向五代宋元回归,以巨然的披麻皴为主,虽然他曾说:若以荆关董巨四者,得真心法惟巨然一人。巨然媲美于前,谓余不可继迹于后。遂复沈吟有染指之志,纵意挥洒,用一峰笔气作溪山间钓图横幅,以寄其兴。临池时,经营位置,未识与古人暗合否。

但此二幅作品在效仿巨然的同时,也用了米芾的落茄皴、黄公望的山石轮廓勾写、吴镇沉厚的林木点染,再加以髡残特有的无拘无束、率意天真,营造出南方山水雾气氤氲的独特景象。而髡残并不因此止步,57岁所作的《溪阁读书图扇页》虽然尺幅不大,但足其用苍润的笔墨将王蒙、巨然、米芾等诸家融会贯通,几乎已经摆脱了可以模仿、浮于技法的桎梏,从浓重的皴染回归到质朴的渲染、点画中,正所谓“坐来诸境了,心事托天机” 。

髡残和渐江、朱耷、石涛合称“清初四僧”。他师法黄公望、王蒙等,绘画立意古朴,笔法遒劲,秃笔皴擦,层层勾染,华滋苍茂,平实中富有禅机。他一生游历名川秀水,与山石为伴、树木为友,生性刚硬,其强直的个性体现在他的禅学之中“自证自悟,如狮子独行……”。他在当时人品画学就享有很高的威望,著名文人和鉴赏家周工亮就十分敬慕他“人品笔墨俱高人一头地……绘事高明,然轻不为人作。”,可以说髡残的人品画学对后人研究书画有着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黄公望王蒙笔墨
笔墨童年
愿君读读黄公望
感动王蒙的一句话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图》里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还原与真相
——读温奉桥新著《王蒙文艺思想论稿》
王蒙:繁华人生“尴尬风流”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