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教育的应用
2018-01-26江升
摘 要:移动终端使用的普及让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而其中的典型代表——智能手机,因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和网络功能特性,使它正在成为实行移动教学的主要工具。移动学习是指人们由于地理位置的流动性和对弹性学习的需求,从而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消除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人们可以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移动终端;微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这也要求教师们要更好地,将信息手段加入到教学当中。
微博,是一种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旨在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那么,微博應用于课堂讨论交流环节的优势是不容我们忽略的。一方面,微博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积极的情绪反应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倾向,兴趣能够使人产生积极愉快的心里体验,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活动设计和问题导入时巧妙的运用微博,让学生合理利用微博的浏览功能和评价功能,可以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微博团队,实现观点自由表达。随着课堂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能力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讨论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一,有的学生自我表达意愿强烈,其他学生就失去了表达的机会;其二,很多学生害怕自己说错,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三,课堂讨论比较热烈但偏离讨论实际,教师又不能逐一进行指导,形成假热闹的课堂。而在微博上形成微博团队,教师和学生在虚拟空间讨论,可以使学生在隐去了自己真实姓名的微博昵称的“掩盖”下,大胆发言,还可以对不同人的观点加以评价,实现观点的多元表达,使小组讨论更有价值,思维碰撞更加激烈,这样可以提升绝大多数同学的课堂参与度,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既然微博教学对我们课堂如此有帮助,那么如何将它运用到教学中的呢?下面将以沈阳师范大学16级教育硕士的教学为例:
目前我们教育硕士研究生院2016级公共课学生有160余人。针对如此庞大的课堂学习。老师想要更好的兼顾每个人,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但是有了微博的讨论功能,也就是群组聊天或私信的方式,在老师上课时就可以更好地与同学们交流。例如本学期我们开设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课程,授课老师是经教授。经老师要求每位研究生针对本周的国内外大事进行周点评。点评采取预约的形式,而预约的同学在课堂上发言就占了很长的时间,那么就会减少更多的同学发言的机会。如果我们开启微博的讨论功能,采取在微博上讨论的方式,所有想发言的同学就可以把自己的发言稿传给老师,让大家在微博上进行讨论。老师针对同学们在群组中的表现,在课堂上反馈给学生,答疑解惑,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同学们的实际问题,既加快了学习的效率,又能分享更多的教育资源。当然,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通过群组或私信和同学、老师进行探讨。有了移动终端的帮助,其实交流可以无处不在。
此外,我们经常在学校举办的竞赛、晚会等活动中见到滚动墙、告白墙,其实它们都可以应用在我们课堂的教学中。本学期教育硕士开设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是由郭教授给我们讲授的,在这门课程当中涉及到很多的专业术语,非专业的同学听起来着实有些困难。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微博的大屏幕功能,把不同专业有关该课的知识还有同学们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都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同学们可以去浏览滚动着的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老师就能实时的了解和解答同学们的疑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者,微博的话题功能对我们来讲非常实用。例如,当我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研习生活,大家处在不同的学校,周围的一切是陌生的、新鲜的。在研习学校里我们能学到很多的知识,然而我们却不能把这种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及时分享给大家。若使用微博的话题功能,我们就可以把研习期间所见所闻所感拍成图片或视频亦或是写成心得进行分享。例如:#16研习第一天#、#16研习我的收获#、#16研习我的教案#等,我们可通过搜索统一的话题就能找到大家的分享,非常便利,茫茫微博当中,我们大家通过共同的话题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分隔。学生针对每个分享的话题,发微博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转发、评论、点赞,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阅读更多的资料。
由此可见,微博用于高校教学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生搬硬套,微博作为多种功能的集成者、优质资源的集成者,有其他平台不可替代之处。将微博应用到课堂上,能够更有效的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于实现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教师的授课模式的创新具有较大帮助,为实现和谐、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而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江升(1994—),女,满族,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