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索式学习与高中生品格成长的内在联系
2018-01-26杨崇霄
杨崇霄
摘 要:以探索式教学独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品格成长,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品格成长。
关键词:探索式学习;德育品格成长
一、探索式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品格成长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必须要有意志力的参与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探索式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一系列探索活动中,获得自己认知结构中所没有的新奇信息。获得的新信息又克服认知中不和谐人信息,使学生产生轻松而愉快的体验,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以求进一步满足的欲望,这种欲望表现在学习的兴趣的产生动机,引起注意,激起情感,促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因此,探索式教学能克服品格成长的枯燥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品格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信任学生,真正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老师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为此,老师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三、充分关注,理性评价
我经常鼓励学生通过周记、便条、课下私谈等多种方式与老师沟通。每每看到学生因老师找她谈话过少,在他(她)情绪波动时未能及时关注而产生怨气,甚至伤心落泪时,我都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学生那么的渴望被老师关注。他们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是不是在关注他。他们不是怕老师的批评,更害怕老师的冷落和遗忘。我感觉每个学生都需要也都应该被充分关注。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提倡“抓两头,促中间”。差生、优生可谓是办公室的常客,但中间部分的学生往往是被忽视了。其实,这部分同学更需要我们充分关注,细心地呵护。一抓,他们很易成为优生;一放,他们也很易成为差生。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事,一视同仁。有鉴于此,老师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一要打破“唯成绩至上”。不要认为学生成绩好,就什么都可以容忍,他们更多时候被捧着而自私,狭隘。也不要认为学生成绩坏,就贬得一无是处。成绩坏不代表人品差,很多成绩差的学生懂礼貌,乐于助人。只要适当引导,这些好的品质都能成为他们提升学习的后劲。二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导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再去给以客观的,公平的评价。三要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不要只拿显微镜察看学生的行为,更要拿放大镜来放大学生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以鼓励和热切的期待。
四、研究探索式与德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说教仍是老师德育工作的主要手段。但不能生硬,强调地说教,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中生有其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有较强的自主自立意识,想尽量摆脱老师家长的监护,与之同时同学朋友对其影响作用上升,所以极易受到环境受周围同伴的影响。他们自我意识强烈,考虑问题多以自我感觉为中心,行为、思想不愿受到约束。他们容易自视甚高,但抗挫能力差,一旦碰到困难,就容易产生退却行为。同时,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有少数人结交异性朋友不当,对学习和个人成长负面影响较大,令人担忧。面对此种情况,老師工作首先要“晓之以情”。一是要结合教学课程,晓以“正面”教育之理,根据学生“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课本教材,影视作品,时事热点及时地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爱国、爱校、爱家、爱科学、爱劳动等积极的情感。在生活上要向低要求看齐,打击攀比消费;在学习上,要向高标准看齐,鼓励比超帮赶。二是要树立典型榜样。我总告诉我的学生要“沿着成功者的脚步走”,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我特别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秀品质,优良行为;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和新闪光点,及时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用学生中的模范人物作为榜样,在学生中起示范作用,规范学生的言行,使之符合学校的教育要求。德育除了“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三是要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学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信任他。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傲的误区,走出自卑的阴影,去玩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的幸福。四是要特别培养三种情:“父母恩”,“师生情”和“同窗谊”。我经常利用班会课,读书笔记评价课,念别人的文章,念同学们自己的文章,让三种情沁入学生心中,久久回荡。一名学生只有首先有了这三种情,才能成人成才。五是要生活上开心,学习上激发学生。我带的双语班,部分同学家境十分贫困。我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向学校积极争取各种奖励和优惠政策,有时,还私人拿出小额金钱,资助奖励他们。生病时,亲自带他们去医院。学生家长来探望,无论城乡,我一视同仁,热情接待,同学生家长坦诚地交谈,共同提高孩子的成绩。这些都有力的打动着学生,激励着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召启.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1(1):53.
[2]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