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2018-01-26郑群

速读·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语文

郑群

摘 要: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重要性,语文课程具有浓郁的美育资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品析、美读、动手操作,以实现感知美、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的策略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素质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语文课程具有浓郁的美育素材,是语文知识的大荟萃,思想教育的“百科全书”,美育的“大观园”。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升华情感、陶冶情操等。总之,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的培养,我觉得应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析、美读、动手操作中去感知美、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

一、欣赏画面,感知美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实验发现,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着天然的喜爱。现代作家刘白羽先生也曾经说过:“要学会观察生活,要锻练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尔基形容契诃夫的眼睛像镜头,我们就要锻练有这样一双眼睛才行。”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挂图、幻灯、多媒体等,展现事物形象特征,激发学生审美意识。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课伊始,我播放关于桂林山水的录像,让学生欣赏生动明丽的画面,配以美妙动听的乐曲,学生马上陶醉于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中。这样,借助现代教育手段熏染了气氛,同时激起了学生的美感,为学好全文作了必要的铺垫。紧接着,我播放自己精心制作的PPT。学生看完之后,对漓江“静、清、绿”的特点言不由衷地发出赞叹。然后,我在投影仪上用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欣赏美,感知美。语文课本中,配有众多的插图,它既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助手,又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时机。我根据这个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对画面感强的文章,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画面,进入画面意境,感知画面的美,从而产生美的情感。如:《难忘的泼水节》,其中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着许多人围在周总理身边,一同欢庆泼水节的场景。我是这样利用插图进行教学的:

师:这些人中哪一位是周总理?

生:中间那一位。

师:怎么那么肯定是他?

生:他笑容满面地站在人群中间。

生:其他人面带笑容,围在他身边,好像很兴奋。

生:周围人都在注视着他,并欢呼起来。

师:哦,从神态看出。

生:我从课文第四自然段看出,课文写了周总理的衣着,而图上的那个人的衣着与第四自然段描写的相仿,所以,我认为是他。

师:你能读读第四自然段吗?(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图意,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

生:我从那个人头上水红色的头巾看出。

师:你读书真细心。

师:如果你也在场,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很兴奋,很激动,我终于见到周总理啦!

生:我真幸福,因为周总理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一同过泼水节!

生:这真是难忘的泼水节呀!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深入观察画面,从多方面作出辨析和判断,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伟大人物形象就在孩子们的心中打上了美的烙印。进而收到了“以美引善育德”的效果。

二、品词析句,鉴赏美

小学语文教材荟萃了自然美、人生美、社会美,艺术美。它为美育提供了丰富且形象生动、具体且理性深刻的审美对象,颇具审美价值。入选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可以说都是最优秀的范文,传递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借助教材向学生散播美的信息,渗透美的哲理,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如教学《秋天的雨》第二段的:“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可谓是下足了功夫:①让学生观看PPT,欣赏精美的画面,随着优美的音乐,去感受秋天的美;②让学生充分地读,并让学生动笔找出描写秋天景物的词语。(生说,师快速画简笔画:银杏树、枫叶、田野、果树、菊花);③结合看老师的板画,用上(的)来说一说这些景物都有哪些色彩方面的变化?(黄黄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黄的田野;橙红的果树;紫红的菊花;);④老师问学生从省略号中,你明白什么?(生说:菊花还有很多的颜色。)都有哪些颜色呢?(雪白的菊花;淡黄的菊花;深红的菊花……);⑤老师问学生明白了“五彩缤纷”的意思了吗?(生1:我明白了“五彩缤纷”是指有很多很多的颜色。生2说:我明白了“五彩缤纷”就是指有许许多多的颜色。);⑥进行拓展、美读。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此时秋雨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种颜色,你能用一个好词来概括一下吗?(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绚丽多彩……)师:是啊,秋天多美呀,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生1:很快乐生2:真开心生3:很幸福……)师:大家把对秋天的喜爱美美地读出来。(学生用快乐的语气开心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伴着淡淡的《秋日私语》,欣赏着孩子们美妙的诵读,那一刻我真的被感动了。我层层深入,思路清晰,引导学生剥笋似的品词析句,一次次地唤起学生情感的升华,从而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

如果说语文教材是美的矿藏,那么古诗就是这矿藏中的瑰宝。古代诗人们在诗中使用的字词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比如:“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绦”;“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不及”;“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又如:《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一堵高墙的“关”和一枝红杏的“出”形成了一对矛盾,突显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再如:教学《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我抓住两个关键字展开教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我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岭”、“峰”,并让学生比较两幅图,说说“岭”和“峰”有什么不一样?(“岭”的特点是连绵不断;“峰”的特点是俊俏挺拔。)这个“峰”字和“岭”字看似平凡,其实正是诗人的绝妙处。诗人能发现美,懂得欣赏美,能用准确的文字表现美。因此,我们在教学这样的古诗时,引导学生从品析词句入手,抓住诗眼,聚焦细节,全方位挖掘美,使学生在感受古诗语言美、意境美、内容美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了震撼,又体会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的美。endprint

三、入情入境,体验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通过深情并茂地进行入情入境地美读,使学生在读中把枯燥、单一的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并在头脑中再现课文的情境,从而进入作品中的意境,引起学生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即体验美。为此,教师可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音、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如教学《荷花》的第四段,我创设情景,让全班同学都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我让他们观看荷花的画面,并配上深情并茂地朗诵,让学生边听边发挥想像,我说:“此时此刻你也是这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这样,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我知道只有学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并把荷花当作有感情的人来想像,才能体会到作者对荷花的深深情感,才能进入到荷花的世界中。当学生入情入境以后,通过“美读”,从而体验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教材中的古诗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美育教育的乐园,只要深入地钻研教材,抓住诗中美的因素,入情入境,就能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与喜,从中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而且還将通过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理想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塑造美的心灵,提高审美能力。如教学《宿建德江》时,在配以委婉低沉的音乐的诗歌朗诵,一种凄凉的情调似乎在向学生述说诗人日暮黄昏,寂寞孤苦,仕途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故乡的思念……使学生把画面上看得到和看不到的融为一体,体味到诗人的愁情相生,思与境和谐的艺术境界,从这境界中感受到美,认识到美,从而理解了美。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的更高境界。

四、动手动脑,创造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非常注意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课上,我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四季的变化,倾听小草的诉说,触摸大地的脉搏;引导学生走入艺术的殿堂;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体验其中的情感,感悟作品的底蕴;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发现社会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通过认真的观察,专注的倾听,深入的探究,仔细的体味,把学生引向审美王国的第一扇门。记得,有一节作文课,题目是《美丽的校园》。我带着学生到校园里四处走走,观察校园里哪些地方很美?美在哪里?其中有一位学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静静地站在一棵芙蓉树下,此时,芙蓉万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很美。很多学生看不久就走开,唯独她还站在芙蓉花旁,我便问她:“你为什么还不走?”她认真地说:“老师,您看那两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中嬉戏,多好看!”我心里不由地闪过一丝惊喜,温和地说:“是呀,真美!你观察得真仔细,能把这动态的美写出来吗?”而后,她写的作文便有了一段精彩的语句“那两只漂亮的蝴蝶在花中嬉戏,时而上下翻飞,时而相互追逐,时而停立在花头,吮吸甘美的花汁,多么像两位飘然而至的仙女。我心里想,如果,我也是蝴蝶那该多好呀!”你看,这是多好的发现,多美的语言啊!

又如教学《月球之谜》,课前,我让学生大量收集有关“月球”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并图文结合制作一张手抄报。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有的从图书馆查找;有的从网上下载;有的从父母、同学中得知……在最后的手抄报评选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不论在版面设计,还是在颜色搭配、图文搭配等方面都很独特。展示了自己美的创造,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语文中学生创造美的方式还有很多,如:续编故事,画画,情景表演,搜集名人名言、谚语、邮票等。只要老师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就一定能组织好创造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创造出美。

总之,美育,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教育外,还要进行美育的教育。小语教学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儿童初步的审美能力,达到大纲提出的“陶冶爱美的情趣”为目的,使儿童“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任运昌.以美育美.小学语文美育摭谈[J].福建教育,2007,09:16-18.

[2]蔡荣旺.赏析语言美.提高审美情趣[J].福建教育,2007,09:19-20.

[3]刘春暖.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陕西教育,2005(10):31.

[4]张正江.蔡元培论美育的作用和意义[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5]叶国炎.让语文课呈现出美的魅力[J].语文教学之友,200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