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中国
2018-01-26富丽
富丽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是南北朝时期周兴嗣所编《千字文》的开头。作为中国历史上流传很广的一部启蒙读物,《千字文》不仅教儿童识字,更通过对天地万物、文化历史、人生义理的描述来塑造儿童对世界的认知。面对如此宏伟的图景,该从何着手呢?《千字文》先以一句“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起首,再徐徐展开一幅大千世界的图卷。世间万象,周兴嗣却选择从天地的色彩入手,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让人不禁联想到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绝不仅仅限于颜色本身,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五色与五行的匹配,德行身份与颜色的关联,都体现了中国古人深邃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一部中国色彩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从色彩入手,在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汉字进行解读的同时,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奥秘。我们将这一系列命名为“色彩中国”。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色彩”的“色”字。
“色”在甲骨文中写成。一般认为,左边是“刀”,右边是一个跪着的人。多数学者援引著名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殷墟文字记》中的观点,认为“色”最初表示“断绝”之义。
“色”最初的意思早已不存。许慎《说文解字》:“色,颜气也。”所谓“颜气”,是指人面部的气色、表情。实际上“色”是借为表示此义。《论语·颜渊》中“察言而观色”,是说要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这里的“色”显然涵盖了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在古文中,有的时候“色”特指怒色。例如《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意思是说,赵太后的怒色稍微缓解了一些。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的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这里的“色”,具体指的是子女对父母和颜悦色。
之所以对人要察言观色,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是因为“色”是人内在的情绪、气质等在面部的反映。古人常把“形”跟“色”连用,因为二者内涵接近,一指外形、形体,一指神情、气色,都属于外在的表现。《庄子·天道》:“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借由对外表的观察可以深入了解人的内心。
由“面部的气色、表情”,“色”进一步指女子的容貌,特别是姣好的姿容。在《论语》中孔子曾两次说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好美色大概是人的天性吧。如果人们能够像喜爱美色一样喜爱美德,那该多好啊。可是在当时能做到这一点的能有几人呢?所以,孔子才会有此感慨吧。
“色”从指人的外表,进一步引申为指事物的外表,表示景象、情景等意思。在这个意义上,它跟一系列表示时间或自然景物的字词连用,从而产生了草色、春色、暮色、秋色、山色、水色、夜色、月色等一批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熟“面孔”。例如:唐代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紅杏出墙来”;唐代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
从人的面部表情,到女子的容貌,再到事物的外表,“色”所指的范围逐渐扩大,可以归结为视力所及的各种有形可见之物。外表的不同,就显示为种类的不同。因此,“色”后来又有了“种类”的意思。例如《北史·长孙晟传》:“客内无此色人。”“此色人”就是这样的人,也就是这种人。所谓“各色人等”,就是各种各样
的人。
今天,“色”最主要的意义和用法是表示“颜色”。那么,这又是怎么跟它表示“人面部的气色、表情”的意思联系在一起的呢?这是因为,人的各种情绪变化和健康状况反映到面部的气色上来,就会体现为面部的颜色。中医认为,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状况反映到面部,分别表现为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称为“五色”。《周礼·天官·疾医》甚至说,以五色能“视其死生”。
可见,“色”的“颜色”之义,应该也是源于“颜气”之义。从人的面部气色、颜色,扩展到万物的色彩。青、赤、黄、白、黑这“五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颜色概念,不仅跟五脏相对应,还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相配,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被视为色彩的本源,是一切颜色的基本元素,由五色生百色,最终形成以“五色”为中心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
在现代汉语中,“色”还有一个读音shǎi,多用于口语中,表示“颜色”之义,例如:掉色、上色。另外,游戏中用的一种各面带有一至六个凹点的小立方体,叫做“色(shǎi)子”。
从观“色”识人,到通过色彩认识世界,可以说,色彩对于中国古人世界观的建构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借由色彩认知世界,表达思想。关于色彩的字词、概念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那么,就让我们在今年的这个专栏里,与汉字当中表示颜色的字、词一起,步入中国古典美学的色彩世界,寻幽探微,撷珍揽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