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迪之城

2018-01-26殷倩

中国新时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迪米拉巴塞罗那

殷倩

在巴塞罗那,无论处于哪一个角度都轻而易举与高迪的作品或接触或相望:每一扇窗、每一道门都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好,他在建筑史上给后人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人们的理解中,大自然是上帝赋予的神圣礼物,所有东西都是原始状态慢慢发展的,没有所谓的笔直,或曲或直都不是绝对的状态。人类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并成为社会的重要角色。由自然蔓延出的人性,或奔放或纠结,或高昂或低谷,随着情绪的波动本色上演着。

“巴塞罗那”仅仅这四个字就会让你无法自拔——不可思议的建筑、冲击味蕾的食物和热情洋溢的人们会令你感叹这座城市的美妙。如果法国是浪漫的,那么巴塞罗那是任性的,你会感受到整个城市不可估量的艺术财富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继而被这座城市鲜活的“艺术细胞”魅力感染着。

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你会被平凡街道中的某一建筑唤醒灵魂,它们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点亮四周的光芒。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安东尼·高迪,你无法想象在他的人生信仰和创作生涯里,到底经历了什么才有了这些旷世之作。在巴塞罗那,无论处于哪一个角度都轻而易举与高迪的作品或接触或相望:每一扇窗、每一道门都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好,他在建筑史上给后人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旷世之作——圣家族大教堂

这是高迪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伟大的建筑。于1882年开始建造,至今仍未完工的圣家族大教堂已成为巴塞罗那无可取代的地标,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座经历了如此漫长岁月还在施工的教堂,像是一部未完成的交响曲,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而圣家族大教堂的建筑构思来源于山脉、洞穴、树木、动物等大自然给予的灵感,无数精美的雕刻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形容,彩色玻璃和自然光线照亮整个大厅,没有一丝人工光线的打扰,你会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涌出一种敬意,仿佛高迪无时无刻都站在身旁。抬头望去,整个穹顶如繁花似锦的森林,站在教堂里,很容易就沉醉在这迷幻的景色中。

这座建立100多年依旧没有完工的教堂,官方预计于2026年完工,如果完工后将会比现在的高度高出一半。圣家族大教堂的高度在设计时就比巴塞罗那的蒙锥克山略矮,这是因为高迪认为人类的力量是无法战胜自然的,也是他想表达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之心。你可以找到教堂修建的模型,它用颜色区分了已建和未建的部分。教堂顶部可以看到高高的吊车和脚手架,这也早已和教堂融合成了风景的一部分。高迪在设计圣家族大教堂时曾被质疑,因为100多年前没有这么高的吊车能够建设他理想中的教堂,但是他一直相信未来会有,这个执念成就了现在的圣家族大教堂。

巅峰之作——米拉之家

站在格拉西亚大街的街角,你会发现一座以柔美曲线替代传统直线的建筑,走在其中,似乎有一种淡淡的不真实,像是建筑,像是住宅,却又像是走在一个绘出的梦境里……米拉之家被人们用上千种形容词来描述,用各种解释来猜测。实业家佩雷·米拉及其妻子将这栋位于巴塞罗那扩建区的建筑委托给高迪设计,准备作为家庭住宅及出租客房,而高迪无穷的创造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米拉之家因其有着圆滑蜿蜒自然形状的外墙,酷似一座露天“采石場”而得名,分为两座公寓,通过内部的庭院和外部阳台而相连通。高迪在其54岁创作如日中天时设计了这栋建筑,这也是他的最后一座民用设计作品。

在米拉之家,高迪创新地将无数个小的通风内院合为两个大的空间,以极为有机的方式把整层融合,并以此获得更好的采光与通风。庭院墙面的装饰壁画带有各种颜色,主要以花草为主题;而两个入户大厅和主楼梯的侧墙和顶上的壁画则反映各种神话中的场景,带着五彩斑斓的细节。屋顶平台是一件无法归类、绝无仅有的作品。这个非比寻常而爆发出艺术能量的屋顶与同时期建筑物的风格完全不同: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外星人们组成一个幻想中的世界,其间遍布许多不同的物件:楼梯间、通气孔和烟囱以充满动态和象征性的方式来诠释自由,同时优先强调功能性。屋顶的水房早已不再使用,设置成仿生水滴,叮叮咚咚仿佛回到过去。

从屋顶下来,闯进高迪的世界——高迪空间,它位于米拉之家的阁楼,原为洗衣房和晒衣间,拥有270座由实心红砖所堆砌而成的悬链拱,是高迪生平及其作品的展示空间,通过模型、明面图、物品、设计、照片以及视频来呈现出高迪的创造力。

位于四楼的公寓,透过古董家具和家庭用品的陈列与摆设重现旧时代巴塞罗那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方式。这套公寓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内部房间的配置,也能让我们欣赏到高迪所设计的装饰物件。

梦幻之作——巴特罗之家

同样位于格拉西亚大道的巴特罗之家,夹在临街的建筑中,与米拉之家相去不远。这是高迪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你会发现在整栋建筑的里里外外,都体现出他对建筑艺术的另类思考。对“曲线”的展现发挥得淋漓尽致,凸出的骨骼支架、三角形的弧线窗台、波浪形的楼层线,还有大面积的碎陶瓷片拼贴的海底世界,迷离梦幻,魂牵梦绕。

这座公寓由经营大型纺织公司的巴特罗先生出资建造,现在仍有巴特罗的后人居住在此。因为公寓的日常支出昂贵,后人不得不将公寓的部分房间及顶层的两个阁楼开放,供游人参观。公寓提供的3D语音导览呈现给游客一栋立体完美的建筑。公寓内的所有装饰都充分体现了高迪“自然界并不存在纯粹的直线”的设计思想:一扇窗、一扇门、一个门把手、一个楼梯扶手、一处很小的通风口,都由曲线完美连接着。而建筑内用海蓝瓷砖拼贴出“海洋”的主题,使房子看起来就像漂浮在蔚蓝的海水中。步行上楼,一路上蓝色瓷砖开始呈现变化,越是往上瓷砖的颜色越深,而窗户越小,这样的目的,是使太阳光照射过来时,上层的瓷砖和下层保持一致,且透过窗口的光线也保持一致。

房屋中各处的线条都呈现自然扭曲的弧度,看不到直线和直角,充满了超现实主义色彩。高迪通过天花板留有的洞来获取自然的采光,室内也多使用百叶窗手动调节光线,以减少室内人为灯光的使用。endprint

这就是建筑大师呈现给世界的房子,而同样系列的工程在巴塞罗那有多处,每一处都营造出另类奇异的立体建筑画面,让人叹为观止。

童话世界——古埃尔公园

1900年,巴塞罗那已经是一座现代化都会城市,古老的城墙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拆毁。古埃尔先生买下佩拉达山坡的一块土地,并委托高迪在此建造一座富人家庭居住的庄园式社区,古埃尔先生希望每一栋住宅都可以得到阳光并可以俯览以大海为背景的巴塞罗那市容。

古埃尔和高迪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艺术家与恩客的关系,而是一段真正的友谊,古埃尔比同时代任何人都懂得高迪建筑的意义。高迪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整体性构思,开始着手一次非同寻常的艺术创作。

20世纪之初的几年里,古埃尔公园的工程进展颇为顺利,然而地块销售的复杂性、社区的特殊性以及交通的不变导致项目最终无法实施。1914年,古埃尔先生最终决定放弃这一项目,在他去世后,他的继承者们将这个未完成的社区提供给了巴塞罗那政府,政府于1922年决定买下这块区域,并于4年后将其作为公园向公众开放。

公园入口处有两座奇异的立体喷泉,一个代表加泰罗尼亚的守护神变色龙,另一个是加泰罗尼亚的徽章——巨型蜥蜴。上方是一处由86根有凹槽的大圆柱构成的有顶空间,顶上布满了彩色的花纹,灵感来源于古希腊陶立克风格。圆柱大厅其中一项用途是作为社区的自由市场。

沿着楼梯上行,便是自然广场,当时设想在那里举行露天表演。20世纪初,广场上举行过各种庆祝活动,包括体育赛事、热气球升空仪式,乃至各种社会活动。广场上一圈波浪形座椅,貼满了色彩斑斓的陶瓷碎片,形成一幅幅装饰画,犹如蛇般游走。即使是在室外,每一个椅子的背部都有适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公园的缤纷灿烂在这里汇集,回望整个公园全景。你会发现自己也变得简单快乐起来。

公园的另一处入口是个粉色样板房,这也是高迪早期的住宅,依然是波浪的外形和拼贴的瓷砖,色彩艳丽,就连窗户边也是圆形的彩色图案,内部的墙体以蓝色为主,或许是天空又或者是海洋,永远都无法摸索到这位建筑师想象力的边缘。外墙是朴素而天然的表现,凹凸不平的表面,粗犷中带着圆润感。最上方的窗户赫然可见高迪标注性的十字架,右边高耸的尖状塔型建筑上也是十字架的造型,处处透露着高迪的宗教信仰。

有多少人来巴塞罗那,只为一睹高迪为巴塞罗那留下的童话之城?这位天才建筑师虽然已经去世近一个世纪,但他在巴塞罗那人民心中的地位没有丝毫撼动。高迪的设计灵感大多来自大自然,他曾说过,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除了圣家族大教堂、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和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宫、卡尔维特之家、文森之家……都是高迪的作品,每一次走进高迪的作品,都会在细枝末节的地方发现大自然的美好,一直探寻自然是高迪毕生都在做的事情。这位伟大的建筑师如果不是因为车祸离去,或许还将在这个世间留下更多值得回味的作品。每一扇窗、每一道门、每一缕光线、每一丝空气……高迪都会用自己的智慧来打造。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迪米拉巴塞罗那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米拉的豁口
巴塞罗那NATEXO办公室
骑行游走 巴塞罗那
米拉的失误
从北京到巴塞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