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离不开生动实践

2018-01-26

中华环境 2018年1期
关键词:损害赔偿文明方案

2017年12期封面

再看“生态文明”

学习时报:

《着力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文明”作为价值观在发展模式上是绿色,只有绿色发展才具有人类性、未来性和生命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本质上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辩证扬弃。这种生态文明观肯定自然的价值,从而能够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实现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具有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新华网:

《生态文明时代:从“+生态”到“生态+”》——生态文明时代城乡空间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命题,要转变工业文明时代“做大规模、做大工业、做大城镇”的惯性发展路径,但目前既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也没有既有案例可以套用。

2017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实施,将有效杜绝类似祁连山事件的发生,从制度层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对生态环保领域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等,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转化落实为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图和路线图。

顶层设计不断取得突破,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支撑,与此同时,生态文明的推进也需要各地、各行、各领域的具体实践,在因地制宜中探讨、提炼生态文明的可行范本。塞罕坝的奇迹、安吉的绿色发展路径、开化生态富民的创新等,无不是生态文明进程中生动具体的案例,在富一方民、绿一方水的同时,也为全国下好生态文明一盘棋提供了经验。地方政府之外,社会力量的尝试起到了有效补充。例如首届海峡两岸环保社会组织论坛,两岸环保民间组织共享经验、交流方法、寻求合作,从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着手改善环境质量。例如千百家环保社会组织分别在河流保护、大气污染防治、信息公开方面不懈努力,无数个具体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上有制度、下有实践,上下联合才能实现各项设计与路线图。只有各行各业均秉持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心,社会每一员都以绿色发展为己任,每个细胞都积极主动地运转,才能汇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浩浩大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损害赔偿文明方案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审理模式之反思
烂脸了急救方案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违约损害赔偿之比较分析
路产损害赔偿视角下的公路超限治理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