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解读

2018-01-26

统一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席次县市柯文

11月24日,备受关注的台湾地区2018年“九合一”选举投票结束。开票结果显示,国民党大获全胜,并时隔多年再度在浊水溪以南拿下高雄等关键县市,民进党则输到“几乎只剩台湾地区领导人”,在中部县市全面败退。这是岛内民意对民进党上台两年来各种执政乱象的不信任投票,也是岛内主流民意追求和平稳定、回归民生优先的集体发泄。与“九合一”选举合并举行的10项“公投”结果也充分印证了这一民意趋势。经此一役,扭转了自2014年“太阳花学运”以来“蓝消绿涨”的政治发展态势,深刻影响岛内政局未来走向,国民党、民进党乃至所谓“第三势力”面临全面重新洗牌的新局面。

一、选举结果概况

(一)县市长选举

相较于2014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只剩下新北市、南投县、苗栗县、新竹县、台东县、连江县等6个县市的窘境,此次国民党在稳住既有县市执政权前提下成功翻转拿下台中市、高雄市、云林县、彰化县、嘉义市、宜兰县、澎湖县等7个民进党执政县市以及金门县与花莲县等2个无党籍执政县市,共获15席。其中,除了金门县与花莲县国民党天然具有选民结构优势外,浊水溪以南高雄市、云林县属于深绿选区,是绿营长期执政十多年乃至二十年的县市,宜兰县、澎湖县也属于选民结构绿大于蓝县市,台中市、彰化县、嘉义市则属于蓝绿常年拉锯争夺地区。因此,作为“九合一”选举中最重要的县市长选举,国民党此役胜利不只是取得了基本盘稳固,也不只是取得了基本盘比较的优势,更重要是突破了北蓝南绿的岛内政治格局,扭转了自2014年以来的被动防守局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无党籍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虽然实现连任,但只比国民党籍丁守中多出3000多票,在千分之三可验票误差范围内,且因选举过程存在投票尚未结束已经开始开票的情形,丁守中阵营已提出选举无效诉讼,意味着台北市市长选举结果仍在选举诉讼争议过程中,尚未最终定案。

(二)其他选举

与县市长选举由绿转蓝大幅摆动不同,县市议员选举、乡镇市长选举呈现民进党失去的席次转移到国民党、民进党以外其他势力的趋势。县市议员选举部分,最大特点是民进党席次明显下降,由上届的291席下降至238席,原本主导的高雄市等议会翻转。国民党席次由386席上升到394席,攀升幅度虽然不大,但对关键县市议会主导能力明显增强。国民党、民进党以外的席次大幅增强,由原来的230席上升至280席。其中,亲民党拿下8席,“时代力量”拿下16席,新党、“台联党”、基进党等其他政党拿下22席,确保了小党的生存空间。乡镇市长选举部分,也呈现出与县市议员相似的趋势,即民进党席次下滑明显,由54席降至40席,国民党则由80席小幅上升至83席,其他势力由70席增长至81席。此外,乡镇市民代表及村里长选举维持无党籍阵营独大局面,原住民相关选举席次则基本上被无党籍和国民党瓜分。

由此可见,虽然县市长部分无党籍呈现整体衰颓,但在层级越低的选举中,无党籍的生存空间仍然延续此前的增长态势,表明台湾社会的两党政治格局在基层出现影响力下降趋势。

(三)“公投”结果

“公投案”是否通过门槛,必须同意票多于不同意票,重点是同意票达约495万票才算通过。10项绑选举举行的“公投”共通过7项,包括:国民党力推的“反空污、反核食、反深澳电厂”等三项民生议题均高票通过,马英九支持的“以核养绿”也顺利过关,反对同性恋团体推出的“民法应限定婚姻一男一女”“不实施性别平等教育”“民法外保障同性婚姻”三项也高票过关。未通过的包括:支持同性恋团体推出的“民法婚姻平权”及“性别平等教育”,“独”派推动的“东京奥运正名公投”。“公投”结果显示,台湾社会主流民意是关注民生、遵循传统、重视和平稳定的。

二、“政治海啸”产生的原因

(一)民进党当局执政乱象丛生是主因

一是权力的傲慢展现无遗。民进党为打击政敌不惜破坏法治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强行通过“不当党产条例”与“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强行设置“党产委员会”与“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相关官员公然以东厂自居介入选举,监察委员公然恐吓司法部门等。这种傲慢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产生对昔日支持者、同盟者的背叛,如对年轻人的诉求只做表面上的应付,却在实际上不仅堵塞年轻人参政之路,甚至在重大议题上牺牲广大年轻人实际利益。当权后对昔日盟友柯文哲防堵心态过重,导致柯文哲与绿营分手,进一步弱化民进党的选民基础。

二是各个阶层利益皆受损。蔡英文急于在没有选举的前两年推出系列改革,但各类改革往往缺乏配套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由于决策粗糙、缺乏沟通与民意反馈、官员狂妄自大,从劳工薪资、休假,到军公教年金,再到面临水果价格崩盘的农渔民,把各个阶层都得罪遍了。

三是民进党实质堕落成新的权贵政党。民进党全面执政后,重要人事任命沦为派系分赃,以吴音宁为代表的绿色政二代“拿着高薪、做着傻事、说着干话”却充斥政坛高位,让广大中下层支持者寒心。

(二)老百姓期盼生活稳定的需要迫切

蔡英文上台后,民生经济虽然受益于大环境,数据上有所美化,但主要是部分高收入人群获利,岛内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严峻的就业与薪资环境并未得到改善,马英九时期最为人诟病的阶层固化以及民众获得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相反,由于没有“九二共识”作支撑,两岸红利逐渐丧失,反而让旅游业、农渔业等相关行业既有利益流失。

(三)“韩流”带动起到凝心聚气、临门一脚关键作用

韩国瑜是外省平民家庭出身,早在同与陈水扁任民意代表时就因陈水扁歧视荣民的发言而暴揍过陈水扁,在深蓝群体中有天然的信任基础。同时,韩国瑜在老国民党的官僚文化中长期不受待见、得不到重用,却也让常年待在基层的韩国瑜养成了敢说敢做敢担当、有情有义有豪气的性格。在国民党连续经历2014、2016两次选举失败,以及党产被清算等打击后,国民党既有权力架构被打散打乱,韩国瑜才逐渐崭露头角。其台北农产运销公司总经理任内,国民党气势已跌到谷底,面对民进党傲慢的攻击与胁迫,韩国瑜有力有礼有节的回击,居然数次让民进党下不了台,从而一战成名。参选高雄市市长原本也是牺牲打,但韩国瑜以极大热情和充分耐性投入其中,大胆而率性的作风非常迎合南部人胃口,以“又老又穷”点出民进党执政问题,以一瓶矿泉水、一碗卤肉饭打开局面,“货卖得出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的简单口号深入人心,网络声量一度超越柯文哲。韩国瑜不同于官僚的、陈旧的、窝囊的老国民党形象,燃起了蓝营支持者的期望,也让部分中间及浅绿选民转向,让对民进党当局不满的人找到了精神寄托,在岛内政坛掀起一股“韩流”,选举外溢效应如同2014年的柯文哲。

三、深刻影响岛内政局发展

(一)绿营惨烈洗牌

一是提前宣布中断蔡英文连任机会。蔡英文原本就是非典型民进党政治人物,缺乏基本盘支持,在青年选民与中间选民相继离去后,已处于被民意抛弃的状态。经历此役后,蔡英文即便有意再争取2020年党内连任提名,也会遭遇党内上下强烈反弹。如果蔡英文硬要争取提名,将可能让民进党再经历一次大败。因此,才短短两年多就已经实质跛脚的蔡英文,将很可能成为台湾地区选举史上第一位无法连任,甚至无法获得党内连任提名的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二是派系与权力接班梯队重组。此役后,苏贞昌代表的苏系与谢长廷代表的谢系都成为历史。林佳龙代表的“正国会”几乎全军覆没。新潮流系虽然仍是党内最大派系,但陈菊、赖清德的领军地位动摇。台面上民意基础尚存的赖清德因为没有政治舞台,绑在蔡英文、陈菊的战车上不断消耗,支持基础不断萎缩;陈菊则不再是正面资产。新潮流系剩下的都是郑文灿、黄伟哲等比较温和的中生代,民进党内已进入群龙无首的权力博弈阶段,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陷入领导危机。在僧多粥少局面下,民进党要想在2020年产生出焕发生机的权力结构在当下看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蓝营倒逼整合

一是“自下而上”整合已经开始。民进党全面执政后,对国民党及国民党支持者的全方位打压,让蓝营中下层支持者怨愤交加,“反蔡反民进党”成为最大共识。此役中,原本针锋相对的本土派与外省籍精英出现和好迹象,原本不和的地方派系也成功整合,而所有这些行为都不是国民党中央主动推动的,而是各路菁英与支持者自发联合行为,已经形成为了胜选所有派系矛盾都要放下,所有个人得失都要放下的团结气氛,反过来将加速国民党世代交替。

二是韩国瑜成为影响党内权力结构最重要变量。“韩流”发酵以后,韩国瑜已经成为蓝营新“教主”,支持者希望看到一个崭新的国民党,韩国瑜的做法与看法将加速国民党改革,影响大佬之间的权力平衡。而国民党内有意参选者,谁能够顺应潮流,率先学到韩国瑜的精髓,做到接地气,谁就能在2020年卡位战中取得先机。

(三)两岸关系行稳致远

一是许多民众重新认识两岸红利。此次选举,国民党、民进党主流一开始都没有在选战中主打两岸议题,但两岸关系尤其是两岸红利却始终是选举热词,始终是民众关心的议题。尤其是那些曾经享受过两岸红利的相关行业业者,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深刻地影响了投票行为,包括宜兰的旅游业者、饭店业者;云林、高雄的农渔民等,都成为影响选情关键所在。

二是主流民意珍惜两岸和平。“独”派强推“东京奥运正名公投”,甚至为反对“两岸一家亲”而不惜强迫“柯绿分手”,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但“东京奥运正名公投”没有通过,连民进党的神主牌——“台湾价值”也在网络上、在年轻人中被彻底解构。尤为重要的是,民进党在选战后期屡屡强打统“独”议题,还故意制造金马奖颁奖风波,却并未引起多大反馈,更反衬出主流民意对“独”派操弄手法的厌倦,以及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主动维护。

猜你喜欢

席次县市柯文
小而美的“项目制”:县市报发展的有效突破口
统筹推进县市“多规合一”规划的建议
寒冷的子宫
县市报本土评论题材的深度开发
新传播格局下地方媒体的创新与发展——县市报观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