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分组教学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2018-01-26欧婷婷
欧婷婷
1 “合作学习”分组教学模式概述及实施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Koonts首先创新并使用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教学理论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1]。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民办学院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入学民办高校的学生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以闽江学院海峡学院为例,有些学生可以用较流利的英语与外教对话,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自信地参与课堂学习;而大部分学生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语言水平低产生自卑心理,使其不敢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学习中。如何让成绩好水平高的同学带动成绩差的同学,让学生共同进步,这成了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的难题。
语言学习重在互动与应用。然而,传统教学中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 “填鸭式”教学方式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直没能得到提高,英语教学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良好效果。实行分组教学,将班级学生分成人数大体均等的若干学习小组,布置教学任务,既可以完成统一的面对自然班全体学生的教学计划,又可以关注班内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低的现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2]。
2 分组教学的优势
2.1 学生参与,分工合作
以闽江学院海峡学院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4(中)》课程为例,分析单元“Travel”里的课文“The Weird and the Wonderful-That’s Tourism!”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案例,教学模式安排如下:(1) 课前预习。教师在上一节课前将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单词和词组布置给大家进行课前预习,每个小组选定其中不同的3-5个单词或词组,课下小组成员一起预习掌握这些语言点的发音、意思及用法,上课前由每个小组在班上进行讲解。有遗漏或不足的地方由教师作补充说明或解释纠正。(2) 文章内容分析。案例课文一共有七个段落,教师负责讲解第一段。其余六个段落由各个小组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自己负责的段落,在课后收集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深入了解课文的背景和内容,对每个段落提出问题,设置分值,包括对内容的理解和对句子语法的分析,对于一些难点向老师咨询讨论。(3) 课堂展示和共同学习。每个小组对自己负责的段落提问,每位成员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由其余组成员进行抢答,答对即可加上这个问题所对应的分值。这个环节教师同样作补充说明或解释纠正。在分析讨论完所有段落之后,老师对本次任务的结果及展示给出评价,并把每个小组抢答正确的分值加入小组的平时分中。通过小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促进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性[3]。
在分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给学生布置了research project,dubbing activity等活动。Research project是一个小组内的辩论活动,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话题准备一场辩论,组员分为正方反方,有自我陈述这样的个人展示,也有自由辩论这样的小组展示。Dubbing activity是一项配音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段英文视频进行配音。学生必须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自己擅长的领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优劣互补。比如dubbing activity,动手操作能力强并且擅长计算机软件运用的学生可以负责视频剪辑,并把音频合并到视频中,通过小组任务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比如在准备段落的问题过程中,学生必须集体一起准备,否则会出现提出相同问题的可能性;另外在课上抢答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时,学生一起找出答案,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为小组赢得了自己的分数,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准备research project的过程中,小组的成员们要协调好各自观点和辩论内容,以免观点冲突,影响展示质量,用协同工作的方式展现出一个团队最好的辩论。
2.2 师生平等,共同进步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教师成为了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由原来的单方面灌输知识变为和学生一起学习。由学生分析学习内容,提出问题,给出答案解决问题,实质上就是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薄弱的欠缺的知识点和教学的重难点, 以此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3 活跃课堂,激发兴趣
民办高校的学生基础不扎实,语言水平较低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羞于开口,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此,传统课堂的氛围低迷,学生缺乏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分组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尤其是学生间的互动,小组的每一位组员都必须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所长,以合作的模式完成整个小组的任务,从而让大学英语课堂充满活力,推动课堂活动有效开展,提高了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式教学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互动活动和小组竞赛,让学生有效地投入学习,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4]。
3 分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如何分组
根据这几年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如果把分组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亲疏喜好分组。这样就带来一些问题,喜好相当、性格相似的学生坐在一起上课容易不受约束,私下聊天玩笑;学习成绩相当也导致了学生学习没有动力,不容易进步。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分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教师可以选择对小组成员进行定向安排的办法。
以闽江学院海峡学院大学英语课堂的授课为例,一个班25-30个学生,把学生分成4-5个一组。按照他们高考英语成绩(大一新生)或上个学期的英语总评成绩(大二学生)和性格表现分组,每一组既有学习成绩好,态度积极主动,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也有基础薄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同组成员之间兴趣、爱好、英语水平有一定差异,但是小组间的实力却比较均衡。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开展小组活动,避免了性格相似学生分在一组争着回答问题或无人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的尴尬,形成良性竞争;也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了落后的学生,使性格外向的学生发挥组织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3.2 如何点评
小组活动展示之后,针对活动的优缺点,教师应及时点评。如果教师只重视任务完成结果而忽略了准备过程,就会削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分组教学模式的效果大打折扣[5]。因此,教师要把小组内部评价与对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当成一个团队进行评价。不仅要表扬那些主动参与表现好的学生,更要对不太活跃自主性差的学生进行鼓励,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任务中有更好的表现。因此,教师需要具备课堂组织协调能力,还应该提高评判水平。在小组课堂上准备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将点评与指导相结合,一方面在巡视时参与成员的准备过程,对准备不当的地方进行指正,另一方面观察小组每个成员的完成情况,给予点评。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小组活动活而不乱,散而有序。另外还要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让小组间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小组内部成员进行互相评价[6]。这样的点评既全面合理又公平有效。
3.3 如何设计活动,建立规则
分组教学的灵活性使得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透彻分析教材,做好设计的活动与任务,根据学生小组
的不同特点做相对应的合理分配。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激发课堂活力,但是也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把控好课堂秩序,建立一定的规则和标准[6]。这样学生既不会消极逃避,课堂秩序也不会混乱。
4 结 语
以“合作学习”为模式的分组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挑战,不仅能够满足高校英语课堂的需要,而且能够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值得各大高校去尝试并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实施分组教学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推动分组教学的有效利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欧国芳.基于TBL模式的大学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11): 126-128.
[2] 王薇.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班内分组教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6):191-192.
[3] 冯芳英.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例[J].广西教育,2015(47):135-136.
[4] 韦娅.互动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下),2016(2):223-224.
[5] 屠献芳.“合作小组”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校园英语,2015(28):84-85.
[6] 张玲.大学英语课堂中分组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2(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