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堂质监人向“质量强县”进军

2018-01-26/文

西部特种设备 2018年2期
关键词:金堂县特种设备全县

芦 舟 /文

2017年春天,风从东来,成都市金堂县加快推进“质量强县”战略,率先在全市设立“政府最高质量奖”,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巨大反响。这个举动获得成都市副市长田蓉的肯定:“金堂县以质量发展为支撑,以质量强县为抓手,服务和推进经济大发展的做法值得充分肯定。”如何执行好“质量强县”战略?金堂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坚持以服务发展和强化监管为主线,从2016年起,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三大安全作为突破口,跻身于领跑者的第一梯队。

“三大战役” 护航特种设备

2016年,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该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方针,以“三大战役”、安全大检查为重点全面出击。据统计,该县注册登记各类特种设备4034台,其中锅炉112台,压力容器873台,电梯1913台,起重机械953台,厂(场)内机动车171台,游乐设施8台(套),压力管道4条。针对金堂实际,该局组织三大战役,确保特种设备处于安全线内。

在2017年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该局对全县7家充装站(CNG充装站4家,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站2家,工业用气充装站1家),11家液氨、液氧使用单位和9个有压力容器的天然气配气站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本次专项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84人次,检查压力容器410台次,气瓶600余只,发现安全隐患5处,处置安全隐患5处,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5份;在液化石油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对全县2家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单位进行安全检查。

城市公园环境专项整治中,对梅林公园的7台游乐设施开展了安全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4人次;在电梯安全攻坚战中,制定了全县电梯安全攻坚战工作方案,对全县的所有电梯进行了重新统计,及时报送了相关报表信息;在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中,对全县4家燃气公司的压力管道数据开展了统计工作,目前全县共有燃气管道35条,总长138千米(中石油、中石化的除外)。

“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制作了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展板3块和特种设备宣传资料;组织成都众和为物业有限公司和四川华鑫机电有限公司开展了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演练、金堂大众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在充装站内开展了液化气泄漏事故演练。“安全生产月”期间,共出动检查人员51人次,检查企业11家,检查特种设备94台(套),发现安全隐患2处,排除隐患2处,有效地遏制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工作中,主动联系成都市特检院,对2台10吨以上的燃煤锅炉进行能效测试、29台锅炉烟尘检测。

2017年,该局将加强电梯3D防伪二维码维护和使用,督促维保单位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维保、检验信息公示;加强金堂县电梯应急救援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全县电梯维保人员作用,形成“互救互治”的新局面;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不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五个亮点” 突出食品卫生

2016年,该县县委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常务会共计召开会议研究食品安全9次,有序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特色亮点纷呈。

以筑起群防群治食品安全防线,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水平为目标,着力打造了5个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县级“食品安全示范村(社区)”。通过食品安全示范村(社区)的引领,进一步筑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的食品安全监管和宣教网络,真正做到食品安全监管和宣传县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使村(社区)食品安全监管和宣教工作群众化、常态化。

2017年5月,率先在淮口镇启动农村群宴“掌上监管”试点,分别以“金堂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和“智慧食药安APP”作为群宴申报和监管平台,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农村群宴网上申报和审查、现场指导的分配管理工作。截至10月底, 3040桌农村群宴已通过手机平台申报成功。

在成都市新增5个饮食用药科普宣传站的任务下,该县食安办自加压力,在21个乡镇(街道)建设了139个饮食用药科普宣传站,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目前,139个科普宣传站已正式投入使用,居民就近就能阅读到科学实用的饮食用药书籍,感受食品安全宣传氛围,基层食品安全宣传阵地实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

按照重点引导、分类进行的原则开展小作坊整改帮扶工作,对升级改造达到生产许可准入条件的小作坊实行备案制管理。确定4家小作坊为标准化改造示范点,指导、督促其进行厂房整改、制度规范、设施设备更新换代,经现场检查合格后核发《小作坊登记表》,达到在全县“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要求。并组织10多家小作坊业主参观学习,业主们纷纷表示愿意主动整改,加入“正规军”。

7月,在县域内完成了9个食品安全风险哨点挂牌设置,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点体系,系统收集、分析和评价食品污染数据,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7~10月共收到各类食品安全风险信息27条,其中桶装饮用水的案例作为风险监测成功案例,被市局采用。

2017年全年,各级电视、广播播出该局相关新闻140条次,金堂电视台“我要说两句”栏目制作食品安全话题6期;《新金堂》开辟食药安全科普专栏,刊登相关报道80余条;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发布有关信息320余条。

“四化”监管 筑牢药品安全

2016年,该局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基层”为主导,实施药品安全常态化监管。

信息化——监管平台预防在前。全面建立完善7家药品生产企业、1家药品批发企业及313家药品零售企业基础数据库、监管责任网格、行政执法、企业动态监管等系统,落实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和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实现动态监控、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实时监控辖区内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响应,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规范化——监管前沿模范领先。一是日常监管对履职全过程的文字记录、图片等进行系统留存和管理,做到日常监管有章可循,责任追究有据可查,奖罚分明有据可依;充分发挥药品抽样检验技术支撑作用,实现“数据说话”,提高监管权威性、科学性。根据安全风险、市场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抽检计划,实现重点品种、单位、区域全覆盖;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市有关双随机检查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市局开展药品流通监管双随机试点工作,及时上报监管人员信息。

常态化——监管效率提档升级。提速行政审批效率,全力推进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二证合一”,高效便民;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准入门槛,先后开展药品GSP认证及跟踪检查,办结药品经营许可证核发5件,变更102件,GSP认证检查28家次,跟踪检查112家次,覆盖面达36%;配合省局、市局开展赵镇、淮口镇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核发现场检查、GMP认证检查以及企业后期整改情况检查,确保企业符合药品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对辖区内原料药生产企业开展出口欧盟原料药(地奥司明)的生产和质量情况认证检查,为促进企业进军欧盟市场以及该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细化——监管支撑助力防范。确立辖区内首家药械安全性监测哨点医院,组织全县48家医疗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会,增强各单位药械不良反应监测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和质量。截至目前收集评价药品不良反应424例,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有效消除安全用药隐患和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撑。

据2016年底初步统计,该局食品药品监管覆盖面100%。共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5000余户次,开展食品药品抽验3000余批次,调查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81件,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23件,移送公安机关1件。2016年金堂县局荣获成都市食药监局“食品药品稽查执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今日,金堂县的“质量强县”方兴未艾,金堂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将肩负重任,乘胜前进,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金堂县特种设备全县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承压类特种设备受压元件壁厚测定问题的探讨
更正启事
金堂县青少年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调查研究
“小胖组合”
金堂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带来的经济影响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金堂县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