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慎用老药消渴丸
2018-01-26陆基宗
文/陆基宗
消渴丸的成分含有地黄、黄芪、天花粉、五味子、葛根、山药、玉米须,及西药格列本脲(优降糖)。由于它含有西药成分格列本脲,即“优降糖”,其降糖作用强而持久,血浆半衰期为12小时,降糖作用可维持16~24小时。所以,消渴丸既具有中成药整体调节、改善症状、作用持久的特点,又具有降糖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的特点。不少患者一贯的观念就是“中成药毒副作用低”,有些人“降糖心切”,不注意控制剂量,服药后容易引发低血糖症。
消渴丸多用于小于65岁患有2型轻中度及稳定型糖尿病,且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者。不适于较严重的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晚期,及严重并发症及肝肾功能受损者。
尤其要严禁用于胰岛细胞已经处于衰竭状态的1型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肥胖者也要慎用,因为磺脲类降糖药有增肥作用。这种药也禁止用于孕妇。
消渴丸的副作用比较明显,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害(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低血糖反应乃至昏迷、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炎,还偶见短暂偏瘫等等。
老糖友为何要慎用消渴丸
消渴丸中的优降糖是一把“双刃剑”,其降糖作用强大,毒副作用较多,故老糖友要慎用消渴丸。
为寻访消渴丸的使用情况、疗效和毒副作用等等,笔者又特地走访了几家大医院和社区医院,调查后发现,前者大多无消渴丸,后者全部有消渴丸;且社区医院中主要配给老年人。故关注老年人如何应用消渴丸、如何防止消渴丸的毒副作用,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忌盲目用药:治疗糖尿病,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各种个体情况综合决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及肝肾功能等情况,再决定能否使用消渴丸并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千万不能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增加毒副作用。
老糖友慎用消渴丸,必须应用者应减少剂量,并在家自测血糖值,以调节剂量,确保安全。特别禁止因急于求成而随意增加药量或给药次数,如此必定导致低血糖反应。
用消渴丸的老糖友,家中应备有家用血糖仪,定期自测血糖,以有效应对低血糖反应。如治疗中患者出现心慌、乏力、手抖和出汗等低血糖反应,应不失时机地给予救治(如口服糖水),否则将致昏迷、休克等。
如老糖友用消渴丸治疗血糖难以控制,必须联用其他合适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或改用胰岛素治疗。
多年来的药理学研究表明:消渴丸中真正起降糖作用的是西药优降糖。而优降糖是一种副作用比较大、隐含着多种毒副作用和未知的隐患、被很多国家淘汰了的降糖西药;只在中国还有,非常廉价,深受低收入老年人喜爱。应该特别告诫的是,消渴丸所含优降糖的代谢产物仍有很强的活性和降糖作用,在肝脏代谢,经肾脏排出。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消渴丸。老年患者(特别是65岁以上)肝肾功能较年轻者衰退,药物代谢减慢,规定剂量对老人即可能过量,故老糖友更易发生低血糖,应予特别警惕。有的老糖友精神状况较差,记忆力减退,常常忘记服药,或重复过量服药,更易致低血糖反应。
消渴丸可用,但不能长期(十几年)单独使用,否则可致多种毒副作用;用药期间,要检查肝肾功能;要定期自测血糖浓度,以此调整剂量。
如何评论消渴丸
优降糖有严重副作用,外国己不再推广使用,中国也正在考虑不再进入新版药典。但由于价格低廉,在中国(特别是农村、山区)仍使用广泛。
消渴丸主成分是优降糖,优降糖可能不再列入下一版药典,是因为其副作用较大,半衰期和作用时间较长,停药后其降糖作用还能持续5~7天,易致低血糖,增加了用药风险,特别是对老年病人风险更大,故此遭到许多医生和病人的撇弃。
消渴丸明确说明含西药优降糖。如经济条件允许,老糖友最好选用疗效更高、副作用更小的第三代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亚莫利)、格列波脲(克糖利),或新颖降糖药双胍类(如二甲双胍),只是价格有点高。
长期应用消渴丸的老糖友,容易并发糖尿病肾病,出现肾功能不全;代谢产物不易排泄,导致“蓄积中毒”,不但有损肝肾功能,且可致严重的低血糖(因代谢产物的降糖作用更强)。此时应改用糖适平,并联用胰岛素治疗。
药理学认为:优降糖为磺脲类中作用最强者,稍有过量,会产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致死。许多农村患者和老年患者误以为是“无副作用的中药”而超剂量服用消渴丸,有的服消渴丸时再加服其他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齐特),进行所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极易造成磺脲类降糖药过量而导致可怕的低血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