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牛皮蝇病的综合诊治
2018-01-26李坤河南省平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文│李坤(河南省平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牛皮蝇病是由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该病发生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牛消瘦、贫血、食欲下降等,严重影响牛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
一、发病情况
2017年8月5日,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某镇几个村的黄牛突然发生了一种以食欲下降、消瘦和贫血,甚至母牛流产等为特征的疾病。发病后,养牛户们用常规的青霉素和链霉素等药物治疗,均无效,而且发病的数量逐渐增多。某养牛户于8月9日,向笔者求助。
二、症状
病牛表现精神不安,狂跑,食欲减少或废绝,体重下降,皮肤瘙痒,不断用尾巴扫背部,严重的可见消瘦、贫血等。牛的背部有隆起的小孔,用力挤压可以挤出虫体。
三、诊断
根据当地牛群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结合触诊,确诊为牛皮蝇病。
四、治疗措施
1.立即封锁发病的牛场。用3%的苛性钠或福尔马林等消毒液对病牛接触的舍内外环境、食槽等用具进行紧急消毒,1天1次,连用7天。同时,用1%的敌百虫对全牛场的牛群体表进行喷洒,杀死产卵的雌蝇和由卵孵出的幼虫,可杀灭传染源。
2.隔离治疗。将发病的牛群进行隔离治疗,对发病牛群按7毫克/千克肌内注射倍硫磷乳剂,1天1次,连用3天。同时,对贫血、体表发炎严重的病例做好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另外,在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多种维生素等,增强牛群的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治疗措施,治疗3天后,该牛场没有新的病例增加,疫情得到控制。7天后,电话回访,牛场的牛群整体恢复良好。
五、防治措施
1.消灭寄生于牛体内的幼虫。消灭寄生于牛体内的幼虫,对防治牛皮蝇病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减少幼虫的危害,又可以防止幼虫发育为成虫,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该病的传播。
2.做好消毒工作。要保持舍内外卫生,定期对舍内外、用具以及饲养人员要做好消毒。另外,夏季是该病的高发期,在皮蝇流行的季节,要用除虫菊酯等药物对牛舍做好灭蝇工作,也可以用2%的敌百虫对牛体进行喷洒,每2周1次,连用1个月,可杀死产卵的幼虫,减少该病的发病率。
3.预防是降低患病率最有效的措施。在该病的流行季节,可用伊维菌素按0.1毫克/千克皮下注射,对牛群进行预防。
六、分析与讨论
该养牛场饲养管理条件差,对饲养用具、牛舍以及牛体消毒不严格,舍内蚊虫乱发,饲喂的饲料也比较单一。另外,该养殖户受传统饲养模式影响,平时只重视口蹄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病的防治,而忽视对牛皮蝇病的防控,以上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诱因。所以,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意见。
1.加强防控。由于该病传播的媒介主要是皮蝇,皮蝇广泛分布我国各地,成蝇出现的季节,随各地的气候条件和皮蝇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就该地区而言,牛皮蝇一般在6~8月出现,所以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在每年的5月可用灭蝇的药物对圈舍或牛体进行消毒,杀灭传播媒介。另外,在该病的高发季节用伊维菌素等药物进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或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2.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养殖户要加强对牛群的饲养管理,对牛群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护理,避免到蚊虫多的山区进行放牧,避免在雨季或潮湿低洼的地方放牧,减少该病或其他寄生虫病感染的机会。另外,还要加强牛舍内外环境的卫生管理,保证通风条件良好,饲养密度合理,饮水的安全和搭配营养均衡的饲料等。同时,还要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和多种维生素等,增强牛群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提高对牛皮蝇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减少发病机会,可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3.提高防控意识。加大对牛皮蝇病防治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养牛户认识到该病对牛的危害,提高养殖户对该病的防控意识,定期做好驱虫,搞好对该病的预防,减少或避免该病的发生。
4.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
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原则,可以避免或减少疾病的传入和传播。如需引种,要到无发病区域的阴性牛场进行引进,引种前要做好牛皮蝇病的检疫工作,检测为阴性的方可引进。另外,引进牛只后要隔离观察2~6周,确定健康无异常后方可合圈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