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专业合作组织该怎样发展
2018-01-26李林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畜牧局
文│李林(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畜牧局)
近年来,河南省平桥区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畜牧业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依托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为广大百姓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解平桥区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促进畜牧专业合作规范运行,更好地为平桥区农村改革发展发挥积极作用,2017年8月,平桥区政府组织农业、畜牧等部门深入到全区各乡镇村组,并实地走访了明港金康养殖专业合作社、五里办事处国生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邢集镇顺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平桥稳发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平桥区孺子牛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明港喜洋洋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0余个畜牧专业合作社,对平桥区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一、发展情况
平桥区在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与中央、省、市关于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规范引导、积极扶持、稳步发展”的指导方针,大力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截至2017年8月,平桥区已发展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组织95个,其中,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56个,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28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4个,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4个,肉兔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特种动物养殖合作社1个。合作社社员总数654个,带动农户8000多户,年总产值超亿元,各项发展指标均位于全市前列。邢集镇顺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通过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提高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畜牧专业合作社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农村发展改革的有效载体,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保障,成为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畜产品质量风险的有力保证。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1.领导重视,合力推进。为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平桥区成立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区长任组长,农业、财政、工商、土地、规划、民政、林业、畜牧、水利、电力等部门为成员。区主要领导非常关心合作社的建立和运行情况,经常听取汇报、参加活动、提出要求,有力推进了畜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政策引路,强力扶持。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平桥区推进农业特点色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制定了合作社发展规划,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项目优先、鼓励人才四个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规定对获得区、市、省、国家级示范的合作社分别给予1万~5万元奖励。近年来,平桥区获得省级畜牧专业合作示范社1个、市级畜牧专业合作示范社4个、区级畜牧专业合作示范社16个。争取上级生猪和肉牛产业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生猪调出大县及现代家禽产业优势集聚区。
3.抓好指导,规范运行。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认真做好对畜牧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备案工作。帮助创办人规范登记资料,及时与工商部门搞好对接。对新登记注册的合作社,实行章程、制定、营业执照等复印件备案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合作社发展动态;对有一定发展基础的畜牧专业合作社,在服务质量、规范运行、市场开拓能力及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方面进行指导;对发展比较规范、有一定带动效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在品牌建设、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方面给予大力指导和帮助。
4.培育典型,示范带动。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区政府印发了《信阳市平桥区区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及管理暂行办法》。近几年,经合作社申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区政府考核认定,全区已评选出五里办事处国生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邢集镇顺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畜牧专业合作示范社16家,并积极推荐上报,有5家合作社被评为省、市畜牧专业合作示范社。通过典型示范作用,极大地带动了合作社的发展。
一是合作社的数量增长迅速。近三年,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增长了50%。二是合作社的管理不断规范。不少合作社纷纷到示范合作社学习,从章程设立、管理制度制定,到运行机制的完善,都有很大的改进。三是合作质量不断提高。许多合作社重视品牌建设,积极申报商标、专利,在打造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方面下功夫,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问题分析
1.畜牧专业合作社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组织化程度较低。平桥区大部分畜牧专业合作社还处在摸索阶段,只具有合作社的雏形,规模小,比较松散。全区93家畜牧专业合作社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只有11家。合作社的规模效益、增收效益、服务功能发挥得十分有限,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畜产品质量风险的能力较差。
2.畜牧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较低,运行不够规范。一些合作社虽制订了章程,有组织机构,但是人员的职责、合作社具体运行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面对如何有效运行、如何规范管理缺乏经验;一些合作社对发展的目标、成立的宗旨认识比较模糊;一些合作社的运作虽有一套比较成功的模式,但没有达到规范化、专业化,普遍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一批有头脑、懂经营、会管理的合作社领导人。
3.畜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普遍缺乏资金支持。合作社的社员贷款难、融资难的现象比较普遍,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4.畜牧专业合作社缺乏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由于缺乏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合作社在政策、项目、信息渠道方面的运行不够畅通,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影响了发展。
四、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指导。畜牧专业合作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要牢固树立扶持畜牧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和农民的观念。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畜牧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对全区畜牧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建立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区畜牧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服务,实施农超对接工程,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力抓手。
2.进一步规范畜牧专业合作社行为。畜牧专业合作社要依法成立,成熟一个,成立一个,批准一个。必须更加重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注重在规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逐步规范。防止盲目成立,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导致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现象的发生。建议成立规范的畜牧合作总社,指导基层畜牧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作。
3.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广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组织全区畜牧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扩大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其带动合作社发展的能力。重视发挥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畜牧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4.健全政府引导机制。畜牧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户,前提是自愿加入,政府不能强制,只能在引导上下功夫。政府要进一步出台有关扶持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重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不断完善产业、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为基层畜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5.加大对合作社发展资金的支持。一是要积极争取扶贫开发、农机、畜牧等项目资金,加大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二是要建立畜牧专业合作社资金担保体系,为有发展潜力、运作规范、具有较好信誉的合作社提供发展资金支持。三是制定扶持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的办法,降低贷款门槛。四是畜牧专业合作社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取银行贷款、互相拆借、股份合作、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
6.加强对重点龙头畜牧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大力开展畜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活动,使一批优秀的畜牧专业合作社率先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畜牧业经营组织。要注重培育畜牧产业龙头企业,树立典型,带动畜牧产业化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增强畜牧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