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抑郁远离孩子
2018-01-26刘华清张晓鸣
文/刘华清 张晓鸣
孩子为什么会抑郁
1.有家族史,后代患病风险增加。
2.父母教养方式与婚姻质量差会增加抑郁发生。
3.长期寄宿、频繁转学,会增加抑郁发生。
4.内向自卑是抑郁的不稳定因素。
5.太看重学习成绩易抑郁。
6.体质差,情绪会受累。
与成人抑郁相比,儿童青少年抑郁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为网络成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等。儿童青少年抑郁也常被认为是“成长的烦恼”,缺乏心理学知识的人会以为,给予引导和鼓励,青少年的烦恼期就会过去。
但临床案例显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病情较成人更重,病程更长,发作时情感转折起伏更为快速且短促,部分发展为更为严重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缓解期短,对药物疗效更差,自杀率更高,整体社会功能遭受严重破坏,家人和社会负担更重。自杀已成为儿童青少年死亡的头号原因。
所以,一方面要早发现、早诊断儿童青少年抑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避免出现各种诱发孩子产生抑郁的因素。
早期母婴关系至关重要
婴幼儿期与母亲或主要照料者的关系,是人类个体最早体验的一种社会关系,也是建立和发展对他人及环境的安全感与信任感至关重要的基础。如果个体在生命早期遭遇到不安全的养育环境且得不到及时干预和治疗,则所形成不安全性的内部工作模式会导致个体的焦虑特质或抑郁特质,并会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甚至会贯穿一生。
研究发现,如果母亲与婴儿的分离成为一种持续性状态,婴儿常会感到悲伤,表现为紧张和退缩,甚至出现心理紊乱状态。母亲与婴儿间的依恋模式还被证实有世代传递的深远影响。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难以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一旦要进入重要的关系连结中,他们会主动逃离。
每个婴儿天生都有向外与母亲联结的自然本能。新生儿的生存完全依赖母亲,且与母亲处于一体的融合之中,尚未发展出自己的疆界,因此无法将自己与母亲区分开来。个体化的过程是从婴儿期到儿童期,一点点累积疆界结构与身份认同而形成的,这需要时间才能从“与母亲一体”发展到“自己是个个体”。若在人生早期因为某些原因必须与母亲分离,例如,母亲产后不久即过世、母亲生病,或母亲因某种原因而无法长时间照顾小孩,抑或婴儿早产,必须待在保温箱中。这时,婴儿与母亲的联结就被打断。婴孩太脆弱尚未成熟,无法像大人一样有能力消化这种分离的痛苦,也无法吸收与转化这种遭遇的影响,于是会有惊吓与恐慌。他的心灵会开始用各式各样的屏障与补偿来回应。
受到忽视的婴儿会有哪些表现?儿童发展研究专家记录了这个过程。起初,他愤怒、绝望地哭喊,持续不断地哭泣,直到有一刻,他安静下来。但这安静不是因为婴儿感到平静或满足,而是他放弃了,不再试图得到母亲的注意。他退缩了,退回自我的内心世界。
孩子成长过程需要肯定与爱
被满足,被善待,被尊重,被呵护,是一个生命特别基础的安全体验,也是获得价值感的重要来源。当一个生命在幼年阶段可以被即刻满足,或者在表达自己欲望和需求时可以被成人理解、看见,他就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被世界认可的,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自己是很重要、特别的,是被世界恩宠的,是幸福美满的、强大的。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与肯定,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个人在人格成长中得到的爱与肯定越多,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越强,罹患抑郁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假如一个人从小严重缺乏母爱,也没有来自其他亲近的人与母爱同等的温暖和关怀,这个人就会产生“被爱的渴求”。
同时,由于缺乏爱,他将很难学会积极的社会交往。因此,父母要从小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要倾听孩子说话。如果父母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会感到很孤独。
父母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回答孩子的问题,可以加深亲子关系,给孩子以安全感。父母还应注意孩子讲话的内容,并表达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不要对孩子的感情或意见武断地表示否定。给孩子以公正的评价非常重要,有些父母喜欢这样说,“你总是忘记……”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不要总是讲缺点,这样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确实要受到批评,也要私下悄悄地进行。父母要花精力去了解孩子对爱、尊重和安全感的需要,这样才能有效地与孩子进行思想、感情、生活体验等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