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晨起一杯水并非人人有益

2018-01-26莫鹏郭志红

益寿宝典 2018年4期
关键词:脾阳水湿痰饮

文/莫鹏 郭志红

晨起喝水阳气不升

晨起喝水对身体强壮的人妨碍不大,但对另外一些人可能会带来疾病,尤其对体弱多病、经络堵塞、阳气少者是很不利的。水属阴,对阳气生发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造成阻碍。原本水湿运化障碍者,会加重身体损伤,水湿积聚没有得到改善,身体衰退老化更快。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阳气弱不弱呢?可以通过观察面色来判断,是光润明快还是涩滞暗淡。面色光润明快,表明体内阳气充足;面色涩滞暗淡,代表体内阳气较少,阴气偏多,这种人起床后应鼓励阳气生发,不宜饮水。如饮水会使阳气生发受阻。

临床上医生发现,很多女性患者晨起后饮水有不少问题,如出现明显头晕、面部浮肿、晦浊,有没洗干净的感觉,可能是水湿造成的问题。特别是脾胃虚者,面部很易有痕迹,因阳明胃经分布在面部。这些人水湿代谢不健全,尤其早晨,阳气不足,喝进的水运化不起来,造成水湿弥漫,上蒙清窍,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乱喝水会伤脾伤肺伤肾

如脾阳不足(脾阳即指脾胃功能),水的消化吸收不能完成,不能变生气血。特别在不需要水时喝水,会让脾阳受到伤害。脾胃功能比较差,如食欲差,易恶心或呕吐,呃逆频繁,腹胀腹泻,胃脘不适等症状,在早晨脾阳还没有生发的情况下则不宜喝水。

肺对水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肺除有呼吸作用外,重要的作用就是“主治节”,包括“通调水道”。水道指水液运行途径,即肺有调节水代谢的功能,主要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进行。肺气可使津液输布散发到全身,也可促使水液下输膀胱,保持小便通利。若肺功能障碍,易出现胸闷气短、喘息心悸、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的患者,对水代谢很差,不宜乱喝水。

肾对调节维持体内水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肾脏功能紊乱,饮水就更要注意,否则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人体是整体系统,五脏六腑都参与水的代谢,任何脏腑出了问题,都会对水代谢造成影响。因此,机体不需水时,应把身体维持在气血平和状态,不要轻易打扰它。

多喝水可能成致病“帮凶”

水的郁积可致百病。观察一下身边喝水太多的人,几年下来,他们往往老得比别人快,因为脾肾的功能由于饮水过多受伤,喝水太多使心肺负担过重,脾肾负担过重,所有脏器的负担都会加重,自然比别人老得更快,随之而来的各种慢性病也会比别人来得更快、更多。

体内水液积聚凝练后能形成痰浊,痰浊进一步积聚浓缩,成为痰核,如瘰疬、瘿瘤等疾病;或与瘀血互结形成各种结节、肿块等。最初是良性,时间一长,再遇到不良刺激,就可能转为恶性,但都是从水液积聚开始的。原本无害的水,因身体脏腑功能失调及代谢障碍等综合因素,能生成各种有形物质。临床中一些囊肿病人因不当饮水导致疗效降低,当改变不当饮水习惯后,疗效会明显提升。

痰饮、痰浊,是中医学特有概念,是由水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病理产物,分有形和无形两类。有形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黏稠的叫痰,较为清稀的叫饮。无形的痰饮可引起很多症状,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气短胸闷、心悸或癫狂、昏迷等,但看不到实质的痰和饮,按照治疗痰饮的方法去治疗,会有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痰浊和身体免疫、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以及精神病等许多疾病都有关系。

喝多少水要因人而异

喝水必须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活动量、排泄能力、需求量、年龄、体重、工作状态、饮食状况和生活环境而定,并不是每个人都要遵循同一个死板和固定的饮水量。

运动员、体力劳动者,身体消耗较大,代谢又很旺盛,口渴了需要喝水,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不需加以限制。中医有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意思是女人35岁后脾胃功能下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脾胃已经很差,吃的食物都要比年轻人少很多,如喝的水和年轻人一样多,身体自然无法代谢,无法承受。

还有人认为每天必饮八杯水;多喝水可有效排毒;喝水应按时按点,从早6点到晚10点,不同时段喝水有不同效果。在中医看来,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自我本能系统的需求,以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问题。

猜你喜欢

脾阳水湿痰饮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好事近·中秋感怀
阎小萍教授运用“益脾阳,滋脾阴,健中土”辨治风湿病经验※
从脾阳虚浅论抑郁症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护脾阳、防脾湿脾好身体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