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忠:点赞园区的“走出去”路径

2018-01-26李楠

现代苏州 2018年2期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工业园区走出去

○记者 李楠

“苏州工业园区的输出绝不是把高耗低能的产业转移出去,而是由专业的规划、建设、招商团队根据产业规划需求合理布局,是一种不同于母体的创新发展。要像苏州工业园区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一样,不照搬,有创新,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苏州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陈忠称赞园区:“近年来,园区‘走出去’发展得有声有色,合作建设了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新疆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和苏相合作区等多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全面启动,将对中国的‘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走出”城市未来打造未来竞争力创新之路

“引进来”是园区开发建设这24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创新和实践。而“走出去”是园区当下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园区未来竞争力的创新之路。

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经历了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加周边乡镇-苏州东部新城-中心城市四个发展阶段。苏州工业园区要在定位和功能发挥上实现“工业园区——城市——中心城市”的综合提升。

什么叫中心城市?有辐射能力的城市才叫中心城市。那园区的辐射力靠什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经济的辐射外,园区有那么多体制机制的创新,这种体制机制改革中的经验是属于软件部分。这部分的辐射能力更强,辐射的影响力更大。

苏州工业园区的“走出去”方式主要是以输出先进开发经验和理念为主,注重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开发机制的充分转移。这种特殊的“走出去”方式在全国也较为少见,它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苏州工业园区自身取得的巨大成功。这种“走出去”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产生了外生变量,并在植入后却产生了极强的内生效应。

在借鉴苏州工业园区高效管理、“规划先行”等理念的指引下,各“走出去”项目均在计划内甚至超前完成了高标准的基础实施、高起点的城市规划布局。

园区的最大法宝亲商的服务理念与品牌

在陈忠看来,园区最大的优势是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理念。园区把“亲商”演绎成了一场政府放权、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多年来,园区先后实施了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出一套材料、一窗受理、后台流转、协调办理的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要想企业的发展不受限制,‘走出去’很关键,同样,扶持企业‘走出去’也能为园区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实现共赢局面。”陈忠说。

显而易见,这种合作模式,既输出了园区经验,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创新实践了中国开发区的示范品牌。

怀揣梦想的园区人“走出去”,在大江南北复制“园区经验”,走出了精彩,也走出了城市未来。

提出“亲商”的理念,是他们吸收了新加坡园区发展的经验,要求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政府部门为园区的客商提供最高效率的服务和最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让“亲商”更到位,中心不断创新手段,延伸“一站式”服务内涵。立体化的咨询服务体系,让企业能够全方位获知政策法规、办事信息、操作流程;加工贸易手册电子审批的应用,使中心成为商务部在全国的第一个试点单位;免表网上审批系统的开发,使区内进出口企业全面实现网络新干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这样的转身之间,彰显的正是园区“先行军”、“试验田”的担当和诺言。

从“拉手”到“推手”从国家战略出发的创新摸索

园区也在不断通过政府援建、国企走出去,在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拉手”到“推手”角色的转变,对苏州工业园区来说,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创新摸索中。

根据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来说,目前园区两端发展较好。即以纳米和医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研发水平高,以金融和市场为代表的市场服务业发展态势好。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两端高附加企业的转变。此外,园区实体经济取得显著的成功,园区产业的升级换代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走在了全国前列。

现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在尝试输出品牌和管理,带动更多的区域实现城市转型升级。园区在“走出去”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管理团队“走出去”变得日益重要。要通过企业输出管理经验,进行规范化管理,开展有效嫁接和合作,作出全国示范。

作为国家经济创新试验区,园区站在国家战略上考虑问题。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上的复制考虑到“长江经济带”甚至“一带一路”。不断出手援建新疆霍尔果斯、苏宿工业园区等地。如果能够把园区中外合作的管理体制标准化复制到“一带一路”上去,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起到很大作用。

陈忠期待,苏州工业园区要借助自有三大优势:投资创业经验优势、人才集聚优势、资金充足优势,按照“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蓝图,立足园区,心怀天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大型战略。

猜你喜欢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园区走出去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磐安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二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
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