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长兵:双城记里的“苏虞梦”

2018-01-26邹孝听

现代苏州 2018年2期
关键词:外派常熟市产业园

○记者 邹孝听

从湖西到“第二故乡”,100公里,每天路上来回4小时。

“离别的回忆,有点哽咽;曾经的苏虞,坚持我们的苏虞梦;过去三年是非常值得难忘的岁月……祝苏虞红红火火,早日实现美好苏虞梦!——我的苏虞梦。”这是陆长兵在2016年5月14日发出的一条朋友圈。

他是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站式服务中心主任,三年前,他曾是生物公司入驻服务部的总经理,后被派到常熟苏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用他的领导的话来说就是“职位升了半级”,当然陆长兵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作为最合适人选,“出征”常熟海虞

2013年2月,园区管委会与常熟市政府签署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协议。陆长兵作为生物公司入驻服务部的元老,被推为最合适人选,“出征”常熟市海虞镇,分管产业政策与企业入驻服务。他坦言得到这个机会的时候很兴奋,虽然一开始担心两地跑会对家庭有影响,但这并非一个有去无回的外派,并且能有锻炼的机会。他反过来说服家人,走马上任。

但是去了之后发现和想象的不一样,原本以为轻车熟路的工作能免去加班,但新项目的开发,免不了各种应酬。而且每天要在高速上行驶100多公里,即便能保证当天来回,但加起来花在路上的时间也要4个小时。“我家住在湖西都市花园,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出发,司机还要一路接同去的同事。晚上9点多下班之后往回赶,到家的时间比在苏州加班的时候还晚。”

陆长兵表示,那段时间坐车坐得腰都吃不消,但始终对园区有种归属感,再晚也要回家。他直言工作环境有落差,“在园区,很多事情在一站式服务中心就能办到,而且距离很近。在海虞,我们去常熟各局办办事开车得40分钟,光去市区也得半小时,那时候整天就在工地和办公室跟客户开会”。

不过,慢慢地,他和同事开始打心底里融入当地的工作和生活。他说,当地政府和企业在有限的条件范围下,尽可能地提供最好的协助让他们颇受感动。比如说主动接受他们在苏州的企业文化,置办咖啡机,每周开设下午茶促进双方交流互动;每个生日月给大家集体庆生……从起初的缺乏归属感,到后来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们把海虞当成了第二故乡。

见证了一片油菜花田变千亩产业园

刚去海虞的时候是五月份,正值小麦收割的时节。陆长兵跟记者分享了一件趣事,他说当时那里就是一片田地,油菜花和小麦让他们见到了久违的乡野风情。从城里来的同事误将小麦当成了稻谷,他给大家科普农作物时着实有种别样的心情。每天穿梭于城市与乡野之间,那种到离开镇子三五公里,吃饭去大食堂的感觉让陆长兵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他笑称江鲜很好吃,还时不时地将行走于苏虞之间的点点滴滴分享到朋友圈。

三年,他见证了一片油菜花田变为千亩产业园。他的职务也从前期的分管产业服务到后期规划、产业建设、设计、入驻企业流程申报等整体对接,管辖的范围更广,所需精力也更甚。在自己熟悉的工作内容和业务领域中,陆长兵很快便能适应新的工作任务。他说常熟市政府和各局办没有把他们当外人,使得他们很快地融入当地的工作环境。

那段日子,他也在常熟发展了不少朋友。工作闲暇之时,大家偶尔也会约约饭,唠唠嗑,他还被邀请到同事家的葡萄园吃葡萄,当地人的热情让奔波于双城间的陆长兵倍感欣慰。曾经有一位同事嫁女儿的场景令他记忆犹新。“我第一次体验露天搭棚办喜酒,当时看见五六十盘猪肝在那儿摆着,特别震撼,后来听说这种叫流水席,要吃三天,以前从没见过这种场景,很有意思。”

充当两地协调员,全情投入全力以赴

当时外派的主要任务是大建设、大招商和大服务,虽然预期跟实际执行情况有所出入,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全情投入、全力以赴的斗志。陆长兵充当两边的协调员,努力将园区好的经验带出去,把海虞当地的需求带回来。他的用心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也让外界更深刻地体会到园区的亲商服务和园区国企走出去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采。

当时园区生物产业园的一家名为“海翔药业”的企业想要入驻海虞,因生产刚需急于寻找厂房。但由于常熟和苏州两地的审批政策不同,企业自建厂房的审批有难度,陆长兵作为园区外派的代表,提出以常熟产业园的名义做代建,再把厂房转售或租赁给企业。虽然后来企业自己解决了问题,但也对这种亲商服务深表认可。

在此事件中,陆长兵也第一次认识到了新工作所带来的挑战。他说,“园区这边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主要以研发孵化、小试中试为主。而常熟则定位成产业化基地,虽然企业数量不多,但规模都很大,对入驻场地条件和生产要求很高。这对他们工作而言也算是一种探索。”

海翔药业现在已进入生产,这一切得以顺利进展与陆长兵的热情付出也离不开关系。当初海翔药业的总经理举家从浙江搬迁于此,陆长兵为对方小孩儿落实学校而奔前走后,甚至拿出了自家的房产证帮其登记报名。这件事后来广为流传,大家都为园区来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点赞。陆长兵对此表示只是举手之劳,他说每一个外派的人都在全力以赴。

还有一家叫“纳微科技”的企业想要产业化,但海虞的土地指标有限,陆长兵就事先了解清楚企业的规划和需求,再把对方的要求带去常熟协调最终协助企业成功通过审批,进而拍得地块。

类似这样的工作还有很多,对他而言也算是边做边学。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他坦言非常有意义,结识了很多朋友,思想的碰撞相互促进。“犹然记得时任常熟市海虞镇书记的马维刚的一句话:人生是一种经历,幸福是一种体验,学习是一种态度。人生有三个8小时,分别是8小时工作、8小时学习、8小时休息。”陆长兵表示马维刚的好学和进取心对他颇有影响,跟这样的人共事,也让自己有所成长。

猜你喜欢

外派常熟市产业园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五(5)未来星中队
No Gain Without Pain
A Clever Rabbit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三(6)炫彩中队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令人头疼的排班表
巧解企业外派人员个税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