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阅读 学好数学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1-26江苏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钱辉球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新知自学内容

江苏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 钱辉球

在长期数学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教师喜欢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也就是“题海战术”,而忽视了数学阅读对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阅读,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数学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理应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教给阅读要领,防止阅读走过场

数学学科重在理解,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很高,因而,数学的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重视数学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受其身心发展影响,他们的阅读能力发展有限,他们在阅读时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习惯死记硬背,正所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根据数学学习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确立相应的阅读目标,提出相应的阅读要领,才能有效地防止阅读走过场。

例如,在学生预习新课时,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教材,从中对新知有初步的认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不能要求过高,但必须要求学生按一定的程序(要领)来读。如按照“复习、通读、品读”的程序进行,就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即先做新课前的复习,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然后是通读,做到边读边想,并把关键词句划出来,力求领会后再往后读;最后是品读,让学生品味新知的由来,必要时可通过作图或举例来分析,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这样要求,既便于操作,又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保证学生的预习效果。

例如,课后的阅读,其要领可定为:①回忆当天所学内容,②阅读所学的知识,③选做一些习题。这样阅读不但针对性强,而且体现了学法,有利于学生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

二、授给阅读技法,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数学知识要领本身是抽象概括后的知识,由于小学生言语理解的水平还不高,他们在阅读时,如果缺乏感性认识的支柱,就将失去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很有必要教学生如何充分利用或捕捉感性材料的技巧和方法。

1.扣例法

扣例法是边读边与具体例子结合起来的阅读方法。如阅读分数除法的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时,可结合书上的例子读成 “除以等于乘以的倒数”。这样便能把抽象的法则融入实例中,使之变得形象具体且容易理解。

2.操作法

这一方法在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知识时,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中的许多定义、概念、公式等都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产生于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对数学文本内容的理解。如预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了便于学生看懂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又如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将圆沿半径等分成16份,然后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将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与原来的圆进行比较便可以发现:近似长方形的的长就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近似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为S=πr×r=πr2。 这样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阅读课本,不但能让学生读懂其推导的过程和方法,而且对公式的理解更为深刻。

3.联想法

联想法边读边想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事物,有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如预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的“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商店购两件学习用品,营业员是怎样找钱的,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预习的时候理解“a-b-c=a-(b+c)”的道理。

4.自言法

自言法即边读边用自己的言语来加以表达的一种方法。如阅读“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对定义进行重新描述:方程包含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必须是等式,二必须含有未知数。这种读法,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激发阅读兴趣,着眼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激发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自觉能力的关键。要抓住小学生爱自我表现的心理特点,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能体验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1.仿读法

在实际训练学生阅读时,教师可选择一些内容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仿读。如学习“正比例的意义”时,教师先提出阅读要求和问题,然后结合课本内容给学生示范阅读,再让学生仿读,并让学生结合问题互相释疑,学生在相互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增强了阅读的兴趣。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把阅读训练与兴趣的培养融为一体。

2.质疑法

教学新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研读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可通过质疑的方法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后,教师提出: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了分数,还要再有百分数?学生举手发言后,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让其他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使更多的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3.检阅法

当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可选择一些便于学生读懂的内容让学生自学,然后用作业的形式“检阅”学生的自学效果。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这一内容与旧知识“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便于学生类比。但在自学前,教师应提出一些要求或自学提纲;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指导和组织讨论,以提高中下段学生的自学效果;在学生作业后,教师要认真批改,并尽可能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或奖励,使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自学的乐趣。

总之,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而且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更好地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新知自学内容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主要内容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