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
2018-01-26顾晋
顾 晋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融合共进的理论依据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这一历史过程就内在地要求二者相结合,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的融合。而另一深层原因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统一性,二者不断进行着历史与逻辑的整合、对接,只有积极建构两者之间的共生机制,实现良性互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思想融合不仅仅在于文化内涵、价值、范畴的趋同,根本原因是文化精神的相通。从东西方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来源于西方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东方文化,二者虽属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范畴,并且在概念、范畴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二者却在精神和价值观念上有诸多相通,这便形成了事实上的连接纽带。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面临着两种文化抉择:一方是批判封建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文化;一方是批判资本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文化或者马克思主义文化。两者针锋相对,鉴于中国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中国的革命任务既要反封建以争取民主,又要反帝国主义以争取民族独立,如此复杂的历史情势注定了文化道路抉择的复杂与艰难。最终,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也便有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管他是当时中国认为最先进的文化,但作为外来文化,它必须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并进行传承和创新,才能在中华大地上扎根发芽。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相结合,并致力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这也是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前提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动融合的机制构建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在精神、价值观上的开放包容是融合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在精神和价值观上具有相容和相似性,为从西方传播过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引入并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1.理想追求。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尤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传承,结合统治者当时的文化集权,使得中国历久以来追求的大同社会具有无为而治、没有剥削和压迫、共同劳动并分享社会财富的观念。大同社会的思想与共产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理想不谋而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统一的体现。当前中国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更加深入总结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天下为公”思想的契合点。
2.个人价值。自儒家思想占据传统社会主导地位以来,孔子便倡导个人自身的修养和对社会的回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观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倡导人们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贯通,推崇人的价值是整体人类的价值、人的尊严,接近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学说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
3.实事求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种价值选择的标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体现为“知行合一”。而毛泽东在将这句话进行阐述的时候,便凝练成了四个字“实事求是”,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亦是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更“接地气”。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双向融合的机制构建
通过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而创新中国文化,不仅是强化当前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促进的必然,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蓬勃发展。
1.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约、深厚,广泛涵盖哲学、法制、军事、政治、农商等,每个范畴都包含着需要不断批判吸收的成分,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包容性决定了它必须是将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辨证统一。离开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就无法在中国开枝散叶并指导中国伟大复兴事业的推进。
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实现现代化创新转型。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理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以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参照。当今时代,新型文化思潮出现并支配着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催生并影响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因此,我们更应理性认识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擦亮双眼进行辨别,同时不断扬弃,使其精髓不断凝练升华,并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开放包容性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有机统一。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元、多变以及交融、交锋的双重态势。面对这种挑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容可缓。
4.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国学者在探讨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时候,经历了一个由全面否定到辩证吸收继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是一个思想自觉创造过程。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看到自身的政治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立足新时代中国国情和发展态势,努力寻找连接纽带,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政治引领创新更具普及性、惠民性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
二者互动融合的机制构建,是通过民族形式来实现的,在新时
代便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注意将把中国历史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高度来说明和发挥。同时应在两种东西方文化内涵、范畴、价值观的交融下,逐渐对中国问题的过去、现实与未来及其改造途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态赋予新的时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将是一个动态交融的过程。在此动态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态和面貌将越来越清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之路,必须坚强化中国特色,既用马克思主义创新传统文化,又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新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进程,任何一方都是另一方的历史与现实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