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2018-01-26刘娟
刘 娟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为丰富
中华文化内在的包含了思想、文字、诗词、歌赋、节日、民俗等种类繁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恰好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战国至秦汉年间《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所畅想的“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主义者力求实现的共产主义都是对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真善美社会的憧憬。宋代诗人陆游在《病起书怀》中所书“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句传递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与今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弘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寄托着对亲朋好友思念之情的春节和中秋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表达对逝去亲友哀思的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这四大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意义同样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新的灵感。这二者的融合,相信可以让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思想政治教育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在学校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是青少年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教师要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汲取了各家理论,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其中必然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而一旦要成为学习材料,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中所包含的有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必定是要经过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认定为适合添加进学生教材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融入的传统文化也必定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文化精华。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能够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重视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
学校是开展教育最主要的场所,优秀传统文化要真正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课堂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我国,正式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在小学阶段,但它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在语文课上学习汉字、古诗词,数学课上拨弄算盘,音乐课上了解二胡,美术课上欣赏国画等等,这些内容都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小学生年纪尚小,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只是进行简单抽象的说教,他们接受起来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假若教师能够在上课期间,抓住每门课程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如借助上述的古诗词、算盘、二胡、国画,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诗词、传统工具和乐器的魅力,就能以更浅显易懂的方式引导他们陶冶高尚情操,树立国家自豪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更要在立足本学科的基础之上,适当融入部分传统文化,借传统文化这一“利器”切实承担起“德育”的重任。初高中时期的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初步树立的关键时期,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变化,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课本里涉及到的传统思想、礼仪、民俗以及建筑等入手,切实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教育影响力。大学阶段,学校可以通过增开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等形式,促使大学生增强爱国意识,培育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二)在课外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地融入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除了有效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之外,还需要借助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机会。首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与孩子一同探索学习传统文化,如通过参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兴趣班,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借机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其次,学校要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如增添历史名人塑像,增设优秀传统文化展列长廊等。还可以邀请传统文化专家进校园演讲,不定期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志愿者活动。让青少年置身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再次,社会主流媒体要利用现代媒体的广泛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载体,吸引青少年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关注,争取让人人都能成为既有文化修养又有道德修养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
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要坚持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才能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化为青少年的自我修养,最终使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