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典藏工作探讨
2018-01-26姚宇龙
姚宇龙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高校图书典藏在图书馆各项工作居于重要地位,作为文化枢纽,它可以有效地对藏书运动方向进行控制。高校图书典藏工作是把图书馆所购图书经过收集以及分编后进入各个图书馆部门中间环节,工作内容包括验收、入藏图书,监督图书分编,以及把新入的图书进行布局、分配,对原有的图书进行调拨和剔除等等。而另一方面,在使用藏书的过程中,各类反馈信息可以有效地对藏书运用的方向、速度以及范围进行控制,从而藏书流同读者实现相互沟通,进而实现有序结合,藏书体系更加完善。这也为高校图书馆信息传播服务拥有资源保障。在图书馆的各项业务中,图书馆典藏是其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部分。
一、图书典藏工作
(一)图书典藏工作的特点
图书典藏工作是依据图书类型、所属学科、流动特性和适读人群特征、教学目标、科研导向等等因素将新图书进行分编,进一步的将图书分配至各馆藏点。
(二)严把质量关,优化图书馆藏书的质量
图书典藏既包括验收环节、分配环节,也包括统计环节、调拨环节等等,本质上是将所入藏文献进行的完整的审核过程。新书典藏工作既要在分编中严把质量关,更多的是,图书复本往往数量有限,而各种图书又与多个馆藏地点相对应。由于各校区的读者层次、专业开设、科研任务不同,每个馆藏地点对各种图书的需求有所差异,因而针对每种图书的调配,典藏人员均需要依照需要进行细致、准确的分析,从而明确图书所属的馆藏地,使图书的馆藏工作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统筹,使馆藏图书可以始终维系其时效性、连续性和系统性,那么我们读者可以高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以最便捷的途径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图书馆可以真正的成为读者的信息源。
(三)剔旧工作的正确开展
一定意义上说,图书剔旧对图书典藏具有辅助作用。作为样本库,它既保留入馆的各种图书,保证了藏书体系具有完整性以及统一性,进一步的,这也帮助其它书库剔旧工作顺利进行。将使用频率较低、价值较低的图书进行剔旧,该工作要求细致分析、大胆进行,剔旧工作在具体开展中要不断简化和持续推进,提升馆藏书本质量,尽管我校馆典藏图书在服务读者上具有优势,但是随着读者直接性需求以及间接性需求的不断提升,为满足读者需求我们还需更好利用典藏文献系统特点与全面的优势。一方面,我们尽最大努力满足读者进行直接选书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我们工作人员需要对阅览工作、服务工作进行深化。
(四)研究调查工作
图书典藏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该工作非常讲求技术性。我们的典藏人员需要熟悉图书分类、图书编目的各种知识,熟悉图书著录原理和规则,更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囊括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方面,并且具有较高综合判断能力。图书分配工作高质量的进行需要深入调查,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调查和研究有利于更合理的对图书进行的分配。因而典藏工作要求我们对各个部门的馆藏状况有准确理解,对现有图书的质量、数量、复本、种类等等状况具有更好地把握。我们需要调查分院的专业的开设情况和教师课堂的教学内容、各分院进行的科研项目。依据馆藏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典藏人员需要制定更好的图书分配规则,从而图书在不同部分有所差异、各有侧重,最大可能的满足我们读者的要求。读者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样重要。高校图书馆受众群体包括教师以及学生。图书既要满足老师和同学们科研需要、学习需要以及教学需要,还必须满足老师和同学们追求个人精神生活和推进个人进步的需求。因而,典藏工作人员需要耐心接受来自于各学科、各部门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我们可以使用读者信箱,接收来自于各学科、各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也可以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与读者加强联系,剖析读者的层次,了解其阅读兴趣,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对图书进行分配,在图书分配过程中避免片面性。
二、高校图书馆典藏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已经基本上实现业务流程计算机化。图书馆中的业务管理工作重心一般包括两方面:“前台”中藏书的流通以及阅览,“后台”中藏书的采购以及编目。而典藏环节作为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们普遍对这一环节不加重视,进而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典藏工作现状
图书典藏工作包括组织藏书以及管理藏书。组织藏书是把收入的文献进行分析、调查,并按照书籍分类对其布局以及排列。图书清点过程本质上属于典藏工作,管理藏书指我们的工作人员对在利用藏书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第一,典藏工作者需要对书籍的利用和流通率进行分析,进一步的依据图书的种类进行数据归纳和分析。总结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对书籍的流向进行控制,保证目标读者人群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去选择所需书籍,从而书籍流通可以始终处于最好的状态。图书馆中进行的典藏工作需要对文献分类,除此之外,还要将文献顺序归类。我们针对高校图书馆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很多的图书馆中,工作人员将典藏工作视作为简单的环节,负责范围往往非常有限。在组织藏书过程中,我们往往是对新图书进行加工、编目。在此基础上,按照编目将书本进行分配至各个馆藏地点。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图书馆无法重视典藏工作,在典藏工作开展中,技术性不被强调,已经逐渐磨灭。
(二)科学管理的功能被弱化
在图书的典藏工作中,藏书组织、藏书管理是两个重要方面。目前来看,很多图书馆典藏工作只强调针对文献资源开展基础组织,机械性、简单化的把图书和资料分配至各馆藏地。却很少关注、研究在用户利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统计数据,更不会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很多图书馆,其典藏工作的基本范式是将新书入编后,我们典藏人员依据事先确定的原则将新书实施分配。在分配工作中,其原则是基于各校区差异化的教学专业、目标用户差异化的需求层面。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相对机械与被动。在馆藏管理活动中,将新书发送到特定地后,经常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我们才进行再一次的调配,藏书点之间流动性不足。即便馆藏点之间有流动,其也多是以被动的形式。
(三)创新不足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图书馆的典藏工作近些年来也涉猎到了互联网。但是,究其根本来说,依旧存在众多的不足。图书馆建设往往历史悠久,很多设备较陈旧,无法以先进的设备和现代化的设施在图书馆管理中开展典藏工作。这加大了典藏工作困难程度。
(四)典藏工作新特点
在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中,典藏工作的开展需从传统手工化走出来,转向自动化方式。2005年以来,我国部分高校的图书馆已经逐渐使用国际图书集成管理系统。新的图书集成管理系统使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开展典藏工作,克服了传统工作中的局限和不足,强化细节处理,规范文献典藏。
三、高校图书馆典藏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图书馆工作越来越趋于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广大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断提高,典藏工作需不断改革、创新。
(一)及时调整、合理配置
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提升图书利用率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第一,保证图书馆新书的采购质量;第二,对入藏图书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使馆藏布局可以实现最优化。因此,典藏工作既要对新书进行分配,又要依据对藏书的利用效果、目标人群需求和书本利用率等数据进行配置。
(二)文献典藏动态调整
依据校区的专业设置、结构变化和高校的专业调整以及科技发展、人才需求变化带来的专业结构调整,图书典藏需要持续调整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变化。我们典藏人员需要加强与学校教务处、科研处的联系,从而可以及时的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从而可以作为典藏调整的根据。依据读者借阅偏好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针对读者借阅倾向进行统计分析或定性分析。
(三)定期调整、剔除,优化藏书布局
典藏工作既需要分配入藏的新书,更重要的是开展针对原有馆藏书目的调整,真正的担负起文献布局中动态管理的义务和职责。依据学校教学、目标群体需求的调整和变化,对藏书布局进行持续的调整,既包括图书的调拨,也包括图书的剔除,实现馆藏点间藏书的良好流动,进而我们可以提升馆藏图书利用效率,使得藏书布局可以维持科学化以及合理化。
(四)为文献采访提供参考数据
图书典藏的各项工作中图书采购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图书典藏实质上为图书采购工作的延续。典藏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文献的实际利用情况,使用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藏书建设的动态调整有所把握,进一步的将数据分析不定期的反映到采访部。
四、优化图书馆典藏工作的措施
(一)强化图书馆典藏人员的素质培训
一定程度上说,图书馆的典藏工作终究是人为的,还是需从事典藏工作的人员进行开展。因此,我们需要培训典藏工作的从业人员,增强其自身的专业素养水平。首先,我们要针对典藏工作从业人员开展道德培训;其次,我们要对典藏工作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二)健全图书馆的管理制度
目前来看,图书馆无论在管理人员方面还是管理书籍方面,其制度均不完善、不健全。因此,这也严重妨碍了典藏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正确开展。因此,图书馆应从以下方面建立、健全制度:一个是职工管理,另一个是典藏工作制度。
(三)提高工作创新能力
在典藏工作中运用互联网,对图书馆的各种书籍展开典藏工作。可以应用互联网建立数据库,把图书馆的书籍录入数据库,避免图书遗漏、丢失。实际工作中,典藏工作者要注意创新,要有创新思维,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为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