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中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2018-01-26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贾贞锋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5期
关键词:成果交流思维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贾贞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眼下自主合作学习型的课堂教学顺应了改革要求,成为教师们常态课的基本形式,它以“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为出发点,以“严格有序的思维步骤”为参与方式,以“构建积极有益的学习活动过程”为目的,以“明确的三维目标”为行进方向,解决了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较低和学习无效等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作用的表现形态和形式决定了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的效果与质量。为此,自己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几点总结:

一、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活动指明方向、搭建桥梁

课堂就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舞台,课堂教学就是在这个舞台上传递信息、感受体验、互补收获、产生共鸣的一种方式。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有新鲜事物产生的过程,而问题是推动课堂进程的主要因素。当然,“问题”包括引入新课的问题情境和围绕学生活动的中心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老师为纠正学生的思维方法而即时的提问,通过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达到活动建构的目的,起到指引搭桥的作用,问题设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参与度,为此,问题设置有如下要求:

(1)问题的任务表述要简洁明确,不要让学生感到模糊茫然,不要让学生在文字游戏中产生障碍,而要正常获取文本内涵。

(2)问题的思考过程要具备一定的含金量,具备典型性、代表性,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变化、思维本质,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科素养。

(3)问题设置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思维障碍和盲点的基础上。平常教学中,我们为学生不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着急发火,甚至埋怨学生,实际上很多时候是我们设置的问题高出了学生的认知要求。可能老师自己觉得简单,不了解学生的实情,建构主义告诉我们: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并以此进行教学的。

(4)问题的结论应具备发散性、开发性,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无尽的收获。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在认知水平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道题目的思考,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都有成就感。

二、组织学习活动严而有力,能使活动进展有序有效;安排思考过程遵循规律,能使逻辑推理能力循序渐进地发展

第一,发挥管理的督促激励功能。有人说教育教学是三分教、七分管,课堂中活动纪律严格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质量,通过老师对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方向的把控,及时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

第二,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遵循规律,循序渐进,不能颠倒次序。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出思考问题后,首先是自己独立思考,并把得出的结论记录下来以备交流;其次是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并整理,组员按顺序依次发言;最后是成果展示,每一小组的代表发言,后面的顺次发言者只做补充,不要重复。

三、构建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形式

长期以来,单调呆板的学生活动形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降低了兴趣,减少了激情,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降低,很大一部分学生成了课堂中的旁观者、昏睡者。为此,积极构建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发挥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功能,真正实现做数学、用数学的理念。活动形式包括情景角色扮演、黑板板演、个人回答、集体作答、学生充当小老师讲解、操作演示、个人演算推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质疑补充、实地实物测量等。

四、充当学生角色,参与小组探讨

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班级的一员,参与到一组或多组中去,在小组交流中把自己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思路视野回归到学生角色,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特别需要关注在探讨交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体验、喜怒哀乐、每个同学的参与度,不断提升自己设计问题、掌控课堂的能力。

五、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全方位调控,仔细阅读学生

在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时,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答案中不规范、不正确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反思,逐步反馈矫正。教师要仔细阅读学生的面部表情,从整体层面上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疑惑概率,了解各组学生的接受效果、成果的深度、广度;在观看成果展示中要及时调控课堂节奏,让每个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别人经验思想,学会质疑思考成果的正确性以及与自己的区别、联系。

六、珍视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特别是错误资源的挖掘利用,把课堂中的所有因素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课程

很多时候,课堂在教师的掌控之下平平静静,自始至终没有波澜和曲折,学生的思维在教师铺设的管道中顺畅流淌、没有创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情景交融的、心灵感应的课堂,当学生在进行成果展示或思考探究时,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抓住学生转瞬即逝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标准、规范,当学生的答案出错或思路出现故障时,教师要利用错误资源的价值,通过对错误资源的分析,既能发现学生的知识障碍、思维惯性,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更加透彻地去理解知识的本质及外延。

七、教师的过程性、多元评价

课堂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师生平等基础上的交流对话方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思考方向、思考深浅度也不一样,在交流观点建议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思维的火花,只有碰撞才有生成,只有生成才有创新,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发自内心、经过思考探讨而出现的一切有意义的认识,都不能简单地给予是与非的两面评价,而应是多元评价,充分肯定答案中的正确因素,对于错误的思维成果,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断给予赏识的眼光、赞美的话语、鼓励的手势、振奋的情态等方式进行评价。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隐性主体作用与学生的显性主体作用是互相依存的,教师的作用是后盾,学生的地位表现是外观,两者只有融为一体,共同发挥,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在课堂这个平台中,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共同支撑这幕剧的展现。

猜你喜欢

成果交流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此交流,太暖!
思维跳跳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验收成果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