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避世主义的探源
2018-01-26陈齐招夏奇奇
陈齐招 夏奇奇
(陈齐招陶瓷艺术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
前言
传统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儒家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物画上,这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成教化,助人伦”的政治需求。而佛道两家对中国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统山水画中(以佛像及神明为主题的绘画是例外),佛道两家都提倡离尘出世,淡泊名利,追求心性的空灵和人生的彻底解脱。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人们追求空灵悠远的思想境界,避世主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得以产生,并在传统山水画中得到了充分的抒发。避世主义和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结合,为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内核,是其艺术灵魂的立足点。以宁静悠远为艺术特点的传统中国山水画迎合了人们追求思想解放和人生解脱的内在精神需求,获得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1 山水画的兴起和避世主义的产生
山水画萌芽于晋代。东晋的顾恺之所著的《论画》一文,第一句便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和顾恺之处于同一时期的宗炳写的《画山水序》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理论著作,它主张画作应重视精神性和理性,为中国画的创作风格奠定了理论基调。
山水画的出现比人物画的形成和成熟要晚一些,这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在当时的思想界占据了支配地位,魏晋之前的绘画就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担负起“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大量的绘画,或表彰功臣孝子和明君贤后,因此社会需要的是人物画。山水画在诫世育人,传播儒家思想方面的效果肯定不如人物画。
东汉中期以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随着东汉王朝分崩瓦解,军阀割据代而取之。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德行的儒家思想失去了它的作用,曹操就明确提出“唯才是举”,主张录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书”的人才。在思想界占据统治地位达三百年的儒家思想彻底垮台。由于长期的战乱,导致城市破败,商业衰微,地区间的经济缺乏联系,封闭性的士族经济得到饿了发展,自然经济完全占有统治地位。
为了巩固世家大族地主的自然经济,当时的思想界出现了主张君主“无为”的思潮。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已被破坏的儒家思想不能为之服务,就连刑名家的思想也无法适应。而主张“清静无为”、“虚”、“淡”的老庄思想完全符合当时占经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阶层的利益诉求,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和提倡。《文心雕龙》曰:“迄今正始(240-248),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矣。”这里的聃、周指老子和庄子,尼父指孔子。这也标志着以老庄为中心的玄学的兴起。
老庄思想主张“不谴是非”、“知足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反复强调虚静之心。而山水林泉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极其符合清静自然的理念。因此,当时的社会风潮乃崇尚老庄,而归于山林。当时的名士“登山临水,竟日忘归”,这样的记载数不胜数。这种离尘出世,隐匿山林的无为思想正是传统山水画中避世主义的直接来源。
除了上面所说的军阀混战,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日益激烈。东汉中叶以后,宦官和外戚外僚之间的斗争导致了两次“党锢之祸”。宦官阶层取得了胜利,造成大量的士大夫和批评朝政的官僚被杀被捕。黄巾起义被镇压以后,士族豪强、下层豪强和宦官之间又展开了一场大屠杀,紧接着又是军阀混战,灾难惨重。后来更有“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当时,上至皇族国戚、公卿王侯,下至平民百姓,人人生死无常,朝不保夕,只能在玄学和佛学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而士大夫们看透了仕途的坎坷和官场的残酷,厌倦了你争我斗的生活,纷纷选择退隐或半退隐,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隐居当首选山水林泉之地,士大夫们精神上依托老庄思想,生活上寄情于山水之中,或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其时的士人对山水的迷恋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竹林七贤“登山临水,竟日忘归”,宗炳“每游山水,往辄忘归”,袁崧欣赏“山水之美也……流连往宿,不觉忘返”。类似于这样的记录还有很多。在这种社会思潮背景下,只有山水和游山水的人使人感兴趣,其他诸如节操伦常、忠臣义士等不为人所重。宗炳“眷恋庐衡,契阔荆巫”,当“老疾俱至”时,唯恐“名山恐难遍游”,于是“凡所游历,皆图之于壁,坐卧向之”。这反映出人们不仅喜爱山水,更欲将山水画于纸上,以便能时时赏之。至此,绘画的主题也随之从先前的人物向山水转移。
此外,士大夫阶层加入绘画队伍也是山水画的兴起的原因之一。汉代之前的画工都是靠为宫廷绘画为生的,他们只能绘画宫廷指定的题材,为统治者服务。到了东晋,才有大量的士大夫、文人加入绘画队伍,他们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可以随心所欲的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他们的兴趣如前所述就是山水,他们的绘画也都是山水画。只有在山水画中,人们才能完全把自己安放进去,使自己的人生和精神得到解放。由于同一经济基础的影响,田园诗、山水诗和山水文学大量出现,陶渊明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山水文学的兴起也对山水画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山水文学和山水画其实起到了共振的作用。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自诞生起,便带上了鲜明的避世主义情结。绘画者游走于山水之间,躲避世间的纷争,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这种情怀投射到绘画上,促进了幽静淡远的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
2 避世主义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山水画自产生起就和“淡”、“空”、“虚”、“远”等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观念对后人的山水画创作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山水画由庄学精神外化而来,起初人们更重视的是其精神内核,在绘画技巧上的进步则要晚得多。晋代及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多以线条描绘山水,技法上不是十分成熟,现在我们比较熟悉的水墨山水画到了唐代才出现。中国山水画之所以以水墨为统宗,这是和山水画的玄学思想背景以及由这种背景所形成的性格密切相关的,而玄学的理论根基还是主张“空”、“淡”的老庄学说。可以说,水墨山水画的出现是玄学思想和山水画绘画技巧成熟融合的结果。
到了宋代,出现了文人画的概念,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苏轼,他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一语对后来的文人画影响最大。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指的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的作者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以画传情。传统的中国文人浸淫在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氛围中,自然而然的萌发了离尘避世的内心情节。他们通过绘画,特别是山水画,抒发的情感自然也是寻幽隐逸的精神诉求。
至元明清三代,中国山水画不断发展,无论在技法还是精神面貌上都日趋成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山水画的技法日臻完善,而其精神面貌未曾改变,都是以追求淡泊悠远的人生和思想境界为主题。元代是文人画发展的巅峰期,以“元四家”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们把隐逸离尘的精神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元四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艺术成就,为后人所敬仰,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元代是外族入侵中原建立的一个朝代,汉族处于被统治压迫的地位,他们要么受到元人的压迫,要么受到排挤,怀才不遇、流离落魄。这和山水画诞生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要向山林之中去寻找心灵的归宿,以排解心中的忧苦。“元四家”之中的倪瓒被后人赞为四人之中逸格最高,亦是因为倪瓒几乎一生都颠沛流离,过着压抑苦闷的生活,他只能在他的高冷山水之中抒发他心中的痛苦和压抑,寻求精神的解脱。他的作品被人称为不食人间烟火,高逸峻冷,后世仿其者甚多。倪瓒被后人所尊崇膜拜,也侧面反映出文人们对高孤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避世主义在倪瓒的山水画中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时至今日,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们仍然在从前辈的画作中汲取营养,学习他们甘于平淡的艺术精神。从政治经济环境来说,现今的社会和古代社会已发生了天壤之别,当今的山水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们并不会完全像古代画家一样去追求离尘出世。然而中国文化的内核一直未曾改变,都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这一点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不会发生根本的转变,隐逸山林、心生出离的基调也不会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