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导读

2018-01-26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圆面积育人能力

《用研究的精神从事教学——聚焦“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P4)一文中,郑毓信教授对本刊在2018年第1-2期上刊出的《求学问,需学问——落实“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之思考》一文从研究的角度在五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他认为研究的首要问题是认识“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区别与联系。作者围绕“课始”“课中”和“课尾”这样三个环节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作者认为,相对于“课始”与“课尾”而言,教师在“课中”这一环节如何很好地落实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应当说有更大的难度,因为如果借用“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提出新的问题”这一模式进行分析,“课始”与“课尾”显然都与“问题提出”直接相关,“课中”则主要集中于“问题解决”。对于教师在“课尾”这一环节如何提升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他提出“课尾,或者解决一个问题后,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想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的观点。最后郑教授强调,教师应当努力帮助学生养成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并通过教学努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从而真正做到善于思考!

《“圆面积公式”的误教与修正》(P10)一文中郜舒竹教授指出,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教师对“圆面积”的学习活动设计存在着误教现象。主要反映为在不是长方形的图形中,使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而郜教授通过历史考察寻找到误教现象的历史渊源,并对其进行了修正。

《小学数学“相异构想”的调正策略——以“图形与几何”(测量)为例》(P13)一文中王国元老师提出,儿童在学习某个数学知识前,自身会存有很多原初认知。这一原初认知与儿童即将学习的新知之间往往存有差异,且呈现多种形式的相异类型。对此,王老师着眼当前教学中对“相异”类型分析不到位,相应的调正、吸引、丰厚策略不到位的现象,提出基于相异构想的基本教学理念,以期正确评估学习过程中的相异构想及对应调正策略的实施。

《人教版估算内容的价值分析》(P39)一文中唐少雄老师指出,人教版教材在估算内容的编排上有了较大的改变,教材的估算内容彰显了育人为本的编排特色,突出估算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育人价值,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猜你喜欢

圆面积育人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六年级上册)如何让学生想到将圆等分成扇形来推导圆面积公式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试求证圆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他们用“五招”育人
关于一道数学题解答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