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语文教学研究新看点聚焦

2018-01-26戴正兴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语文课新课标核心

□ 戴正兴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语文课程改革和中国改革一样,同步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纵观2018年语文课改不平常的行程,确实是一路风景一路歌。限于笔者的识见和有限的资讯,要对语文课改的进展作一宏大的一个时期的全向度的论述,难以做到,只能聚焦以下几个新看点加以综述。

一、实现课堂教学革命性的改变,是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命题

2017年9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强调:“深入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具体化,又是坚持内涵发展,加强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重要内涵。

怎样认识“课堂革命”的实质?有识之士认为,“课堂革命”不应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改良,而应是在高视点的理论引导下的实践性变革,最终目的是实现基于素质教育、生命关怀和均衡发展的优质化的课堂脱胎换骨的“革命”,是一种“心灵革命、观念革命、技术革命、行为革命”。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课堂革命,势在必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怎样变革,有志者开始了新的探索。

(一)学本课堂——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和生长力量的课堂

学本课堂,遵循的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倡导的是“以学定教,以学促学,教为学服务”的教学观,追求的是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享受学习的效果。浙江省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的臧学华老师是“学本课堂”的实践者,秉持“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致力于“学本课堂”研究,将理念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教学坡度,真正实现“教为学服务”。

(二)共享课堂——提升语文课堂共享机制的实践创新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过度重于教师单向、单一的“教”,而轻于学生可以“共享”的“学”。周一贯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认为,在语文课改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探索语文课堂的共享机制,以大幅度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应当成为我们在改革课堂教学时思考和实践的一个根本问题,必须大声呼唤语文的“共享课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共享”机制,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开展班级集体的“合作分享”?周先生在文章中提出六条举措:共读共享、共议共享、共用共享、共练共享、共教共享、共参共享。呼唤“共享”的语文课堂,绝不是只有以上所涉及的六个方面,其丰富的内容关系到语文“改课”的深水区;也不只是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效益,它更关系到教育对未来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格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活语文”课堂——语文关键能力落地生根的开放性课堂

“活语文”课堂是针对“死语文”课堂而提出的。许兵在《江苏教育研究》撰文认为,“死语文”的课堂更多的是一个封闭的狭隘的静止的实体,追求稳定性与程序化的操作范式,而“活语文”的课堂则是语文关键能力落地生根的简约性课堂、多元信息多维流动的开放性课堂,彰显师生生命价值的共生性课堂。在这样简约而灵动的课堂上,学生能够认识并发现最好的自己,语文关键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

构建“活语文”课堂,必须打破程式化的教学。教师要有一套科学、民主、独具个性的“活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文章提出五种策略:用活教材、用活教法、制定活目标、教学活内容、布置活作业。构建“活语文”课堂,还必须根据儿童的生活需要和学习兴趣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语文”学习中成就最好的自己。鼓励学生在思中学、在问中学、在读中学、在说中学、在做中学。

(四)T型课堂——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样态

“T型课堂”是南京市朋苑第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团队针对“少慢差费”“内容分析”“串讲串问”三种课堂教学现状,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践中,受到管理学中“T型”结构启示,感悟并提出的一种具有原创性的教学主张。林春曹在《教育视界》撰文,分析了“T型课堂”的内涵元素。主要由三个结构元素构成:一是横画。一横的宽度,代表的是一种教学的视野,它基于某一节课的具体内容,但又绝不囿于这一节课中,它前面有源头活水,中间有思维攀登,后面有延伸拓展。二是一竖。一竖的深度,代表一种教学的方向,具体是指在“三核备课”——核心内容、核心问题、核心练习的基础上,形成一条课堂教学的纵向路径,产生一种课堂教学的“核心力”。三是交点。“T型课堂”的核心密码,就聚焦在一横一竖的这个“交点”上,没有它,一横一竖彼此游离,教学就会失去核心。

“T型课堂”中的三个结构元素,让教与学的脉络变得简明清晰,追寻的是一种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样态,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五)双课堂——虚拟、实体水乳交融的教学形态

“互联网+”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无限可能,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在这种背景下,“双课堂”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它既具备双向传播的特色,又拥有面对教学与实践的优势。

“双课堂”,顾名思义是指“两个课堂”:一个是在网络平台上开设的“虚拟课堂”,一个是在班级教室中开设的“现实课堂”。两种课堂各有特点,各司其职。两种教学过程在内容上根据需要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相互支撑。

李卫东、王屏萍在《“互联网+”背景下“双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着重探讨了“双课堂”这一教学方式的产生背景和结构功能,并以语文专题教学的实践应用为例,阐述了“双课堂”的教学流程,分析了虚拟和实体两种课堂的教学特征及效果,最后指出双课堂虚实相生、相互支撑,将教学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真正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中心,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有论者提出,“双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将线上线下进行叠加,虚拟、实体水乳交融的教学形态,使它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有效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为“全景教学”“融合教学”等“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践可能。

当前核心素养语境下,在时代浪潮中,还创生了“智慧课堂”“生本课堂”“三生课堂”等课堂教学新常态。构建“学为中心”的教学观,成为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必然。

二、2017年版新课标,彰显语文课程向纵深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现时代特点,凸显创新精神

2017年版高中新课标于2018年1月正式颁布。新课标在深入总结语文课改经验、汲取他国智慧的基础上,对语文课程作出结构性重组,以适应语文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新课标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专题学习”“学业质量标准”四个关键词将助力语文课改理念软着陆。诸多研究者聚焦课标理念、课标内容以及创新点进行深度解读,帮助一线教师精准把握课标诉求,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课程目标。2017年版新课标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深入提供强有力的参考。

(一)新课标正式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近年来,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研究者由于各自的学术背景的不同,出现多元化的阐述,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语文课标组专家团队经过将近三年的研究,提出了由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构成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应该说,这是一个更加全面、更有高度、更具学术意义的框架。

冯晓云在《福建教育》撰文提出,新课标从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用四个核心素养描绘课程目标蓝图。第一个核心素养深刻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另外三个核心素养的培育,尽管其他学科也可以有所作为,但语文学科始终强调第一个核心价值观素养的培育贯穿全过程。一方面,这三个核心素养始终伴随着“语言建构与运用”。另一方面,语文课程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做出语文学科的独特贡献。四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二)新课标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何为“学习任务群”?新课标修订小组组长王宁教授这样解释:“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应用系统。这种有人文主题的任务群,是在学校课程总体设计和实施的环境下由学校和教师组织并有计划地引导完成的。它与过去的教学模式有内在的区别——课程中有文本,但不以文本为纲;有知识,但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完备;有训练,但不把训练当作纯技巧进行分解训练。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师生互动。”

对于“学习任务群”这个关键词的概念表述,大多数一线教师可能是陌生的,但有些教师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开始探索了。有专家提出,面对18个学习任务群,每位教师都是一个创造体,教者要思考如何有逻辑、有序地把这18个学习任务群落实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获得身心成长中所必需的生命体验,从而形成在未来生存所必需的核心素养。

(三)“专题学习”高频率出现在新课标中

什么是“专题学习”?张秋玲教授和郑国民教授在“语文专题学习设计指导丛书”的导语中提出:“专题是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是以‘题’(问题、话题、课题、主题)为最小学习起点组合而成的一组学习材料。”这段表述将“专题”这个关键词提炼了出来,“专题学习”语境中的“题”不是指向语文学习的凭借物——文本,而是指向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必然经历和面临的问题。“专题学习”中的“题”指向的一定是学习中的个体的学生,而不是阅读材料中的文本,这点也是专题学习区别于“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的关键所在。

褚树荣在《语文学习》撰文认为,“专题学习”有以下特征:一是学习主体,学习者的主动性、差别化、选择性是专题学习的基本原则。二是学习内容,专题学习,教师和学生具有空前的学习选择权,不必拘泥于建议的课程结构和现行教材框架。三是学习情境,专题学习必须拓宽课内外通道,课内学习应模拟生活情境,课外学习则直接进入生活。四是学习质量,通过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索、表达与交流,对学习专题进行探究,力求发现,并形成建构,使得高质量、学术性的学习成为可能。

(四)新课标中“学习质量”是基于学习任务群对“教、学、评”的综合表达

新课标对学习质量内涵的界定是:“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新课标首次将学业质量标准作为重要内容,把四个核心素养直接作为考试评价的四项要素,引导教学更加关注立德树人,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考”指明了方向。

三、在走进新时代的当下,处处透射出全力推进语文课改的新思维、新见地

2018年,中国新时代喷薄而出,新一轮语文课改发展大潮正在天际线深处奔流涌动。新时代新征程,语文课改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有识之士表达了他们的真知灼见,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探讨空间。

(一)语文教育面向时代大潮,要有大视野、大胸怀

当前,语文教学正处在时代进步、社会变革、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有识之士指出,语文教学应直面现实,顺应潮流,面向未来,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放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在《小学语文教学》撰文,针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及面临的挑战作了缜密的论述。文章认为,语文教学面向时代大潮,需要有大视野、大胸怀。从高处俯瞰,从全面部署,从长远着眼。当今世界教育改革总趋势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指向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指向人的智慧生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强调课程内部结构的优化,课程之间的渗透、融通、整合,强调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与学生心灵世界的沟通。同时,也注重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结,和大自然的联通。

(二)面向新时代的语文教育,要有新思考新作为

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感到欣逢盛世的喜悦,更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在《语文学习》撰文提出,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有一点新思考,破除迷信,改变望“洋”兴叹、望“古”兴叹这两种心态,建立中国语文的自信。语文自信源于语文自觉,是语文教学自我反思、自我觉醒的过程。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扎根中国,根据中国的学情,根据中国语文的基本特征来进行改革。树立自信,就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形成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看法主张,拒绝抄袭模仿,拒绝平庸。自信绝非妄自尊大,应清醒地认识自己,着力在新时代里有点新作为,用心用情探索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的途径,引领学生生命涌动,投入母语怀抱,学习、思考、实践,使心智与能力共同成长。

(三)迈进新时代,语文教育质量要有新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报告首次提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党中央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毋庸置疑,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应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质量是学校安身立命之“魂”,是语文教育发展之“根”,而质量保证与提升的立足点在课堂。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然是语文课改的核心话题之一,引发诸多研究者的战略思考。

思考之一:以“课程标准”为标,积极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现状,力求构建全新的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实施8年,2017年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已颁布实施,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课标”,并将课标精神落到实处。研究者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一是提倡“真教”。孙绍振、温儒敏等著名学者大声疾呼,语文教学需要摒弃“假教”,提倡“真教”。所谓“真教”,指教学应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努力做到“实”与“活”的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二要倡导“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的学习处于真实状态,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王旭明在《语文建设》撰文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具体表现为:让学生读书,而不是看视频;让学生看书,而不是听音乐;让学生真读书,而不是摆样子、假读书;让学生在识字、写字中激发情感,而不是在音乐中煽情;让学生在识字、写字中爱国,而不是在其他的行为中被灌输情感。一句话,就是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

思考之二:“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要有新进展。

核心素养是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构想,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细化。如何将理论话语转化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话语,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2017年对核心素养实践层面的研究,仍属于初始阶段,如何使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构建核心素养语境下的新课堂,教学策略与途径的考量,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需着力探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诸多很有见地的新策略。有论者提出,如何使“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不仅只限于技术层面上的绕来绕去,要坚守整体观改革课堂教学理念,以创造性的实践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还有论者提出,欲使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精准落地,必须遵循语文学科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着眼于不同学段,进行素养发展的层级化设计,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发展的层次性,同时要体现核心素养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思考之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关键是教师。迈进新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有新目标。

2018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意见围绕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给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既要有教书育人的正确态度,又要有迫切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意识,努力做到“育人”先“育己”。

迈进新时代,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在何方?笔者认为,一是心中有榜样。要像斯霞、霍懋征、于漪、钱梦龙等名师一样,对语文教育事业有执着的追求。二是行动有追求。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确立自己的发展计划,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从读书、为文、做人等方面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思考之四:深入理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统编教材使用的面越来越大,对于新编教材的“新”和新时代的“新”之间的关联性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指出,教好统编教材须增强国家意识、目标意识、文体意识、读书意识、主体意识和科研意识。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杨再隋强调,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教材的编辑思想、编辑思路、编写特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要深入理解教材,用足教材,用活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语文课改40年:我国基础教育的“长征之旅”

20世纪末,我国基础教育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掀起了一场盛况空前、全面深入的语文课程改革。从1978年至今,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语文课改已走过40年不平凡的历程。

纵观40年语文课改的历史进程,大致每20年会呈现出一个阶段的发展态势。以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为分界线:1978-1997年为第一阶段,1998-2018年为第二阶段。每个阶段都设有标志站点(即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第一阶段语文教学改革以《语文教学大纲》引领,第二阶段语文课程改革以《语文课程标准》导航。

40年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脚步,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和融合中奋力前行。回望历史、直面现状、展望未来,对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综论语文课改40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语文课改在哪里生成?又是怎样发展的?有哪些经验与教训值得总结?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语文课改的方向、思路、着力点是什么?是每个语文人希望求得阐明的问题。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总结40年来我国语文教育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语文教学通讯》C刊等主流语文报刊设置专栏,刊发“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特稿,对语文课改40年作出全向度的论述。笔者根据获得的信息,梳理出以下几个要点,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如何看待语文课改这个既漫长而又短暂的40年?

回眸语文课改这40年,有识之士这样评说:“激动与困惑并存,欣喜与思考并存,成效与阻力并存。”这40年是语文教学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40年;是“理性反思,科学实践”的40年;是语文教学摆脱混乱,回归本位的40年;是进行整体改革实验,探寻优化高效之路的40年;是对语文课改哲学基础进行反思的40年;是着重于观念探讨日益向实践层面深入的40年;是语文教育观重建的40年;是深入探索如何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精准实施的40年。40年的时间,40年的征程,40年的理论创新,40年的实践探索,对每一个语文人都有太多的回忆。

(二)语文课改40年有了突破性的变化,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语文课改40年的历程值得回顾,40年的成就值得回味。

40年来,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人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课程意识。

40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

40年来,语文教学研究的品质不断提升,各种“高端论坛”“主题研讨”互通信息、成果共享,有力地推进了语文课改向纵深发展。

在全面深化语文课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对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和讨论升温,助力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精准落地。

40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催生十余套国标语文教科书。进入新时代,随着统编教材的问世,我国语文教科书的整体格局和呈现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语文课改40年,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应引起高度警觉?

回望语文课改40年,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突破,然而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以及一些失衡的现象。有识之士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课改中出现的种种倾向。

语文教学改革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课改的不良因素究竟有哪些?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一是由于人们对课程改革在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致使课堂教学一度出现失衡现象。二是社会上出现的虚假、浮躁、功利化之风影响了语文教学领域。三是学习外国的现代化教学理论固然有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忽视我国汉字、汉语特点的问题,强化了横向的借鉴,弱化了纵向的继承。四是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四)语文课改40年,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哪些创新之处?

先进的理论创新是语文课改的先导,语文课改亟须理论的引领和理性的思维。课程改革理论研究的创新,开阔了一线教师的课程视野,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改进一步的发展。

40年来,语文教学观念有许多创新和突破,蕴含了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新元素、新思维,笔者从中梳理出以下几点:(1)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研究,有了新的阐释;(2)对如何构建“语文教学生命观”,如何关注学生的人格建构和精神建构有了新的探索;(3)课程目标和内容如何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有了新思考;(4)对“共生教学”“主题教学”“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有了新见解;(5)对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文本解读有了新要求;(6)对如何构建科学的写作训练序列有了新设想;(7)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新目标;(8)对“核心素养”语境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寻求新突破。

回眸40年语文课改历程,总的来说是理论研究走向精准化,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语文课改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提出了诸多很有见地的新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快速推进、课堂实践面临重大转型的背景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学实践,给语文课改带来了新的启发和一系列宝贵的新经验,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2018年“步履匆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年轮的鼓点震荡在心头。年光似水,课改如涛,让我们在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和智慧。

猜你喜欢

语文课新课标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语文课上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