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邢台市第二中学多元化育人纪实
2018-01-26吴冠斌通讯员张磊
■本刊记者 吴冠斌 通讯员 张磊
邢台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邢台二中”),始建于1951年,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该校的金字招牌,为其赢得众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坚持“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拓展多元化育人途径,促进学生全面成才、人人成才、人尽其才。
在活动中促进德育教育
走进邢台二中,首先看到的是“育名生,出名师,办名校”的办学目标。校长李志义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邢台二中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于“一草一木能说话,一砖一瓦可育人”,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假山碧池,翠竹雅石,名花异草,曲径秀枝,一派园林风光;邢襄文化、牛城历史、名人故事、嘉言警句,育人谆谆,寓意深长。
着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是邢台二中立德树人的又一重要策略。当谈到“德育活动化”时,李校长说:“德育是一个很虚的词,我们要让它有层次、成体系、可操作,使德育‘有血有肉’。”他说,德育必须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才能在身体力行中不断进步。在全国人民喜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那段日子,邢台二中开展了“喜迎十九大传承好家风家训主题队会”“喜迎十九大主题升旗仪式”“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主题班会”,促使学生们与党的十九大零距离、深度参与。
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当下,吃苦教育成为一种逆流而上的风潮,邢台二中号召全体学生,一是生活“不怕苦”,不比吃穿用;二是纪律上“能吃苦”,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三是学习上“敢吃苦”,让勤奋好学成为一种习惯。让“吃苦”融入学生生活的全过程,从小培养孩子不怕吃苦的精神,长大了用智慧与双手自主创造美好的未来。
每年的清明节、国家公祭日,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赴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缅怀先烈,颂扬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每年3月的学雷锋活动月,学校还开展“知雷锋、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同时,“最美学生”评选活动褒奖了真善美,传播了正能量;“为灾区群众献爱心”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得益于抓住了德育活动化这个‘牛鼻子’,学生的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学校也因此找到了立德树人的‘真经’。”李校长说。
个性化课堂破解教学质量难题
在邢台二中,记者没有见到放诸四海皆准的固定教学模式和方法,学校推崇的是个性化的授课教师、多元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执教方法。校长李志义坦言:“以育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本应是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过程,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必然拘束教师生命力在课堂中的体现,从而使课堂教学缺少激情和活力。”为此,学校将规范教学行为和创新教学模式相结合,鼓励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邢台二中先后制定了《邢台市第二中学习题课的要求》《邢台市第二中学关于课时案的具体要求》《邢台市第二中学听评课制度》《邢台市第二中学尖子生培养制度》,严格落实集体备课说课、周公开课、教学常规检查抽查、领导干部推门听评课制度。而在具体的“备、讲、批、辅、考、评”活动中,学校要求教师备求全、讲求精、辅求活、批求细、考求实。
“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竞争力提高的标志”。基于此理,邢台二中制定了“校内特级”评定办法和“低职高聘”奖励方法,并设立了“校长特别奖”,鼓励教师为教学创新工作出谋划策。一时间,校园里掀起了“打造高效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热潮:高一年级组依据学生实际,提出了“滚动式教学法”,明确了“日清、周测、月考”的操作模式;青年教师牛宝玲大胆尝试,通过“小组教学”打造多彩课堂;张丽娜老师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如今,邢台二中的课堂充满活力,气氛和谐热烈。教师将社会热点话题、生活常见问题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用平等、融洽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沟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
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指向主体生命的优化,活动则是重要的途径。为此,邢台二中搭建了“三大节三体验”活动平台。“三大节”指学校每年定期开展的体育节、艺术节、社团节活动,整个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环节学生都全程参与。“三体验”是指高一军训、每周升国旗、学期家校交流活动,每年暑假,学校组织高一学生参加军训,磨炼意志;每周升国旗时,年级选派优秀学生代表讲话,树立榜样;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形成教育合力。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书画大赛、校园微型小说大赛、演讲辩论赛、诗歌朗诵比赛、校园舞蹈大赛等,激活学生天赋。
据介绍,邢台二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开发了多种校本课程。例如,“儒雅博学教育”这一校本课程中,语文教研组从《论语》《毛泽东诗词》《培根随笔》等名著中选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文章,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方法指导课;开展“读书成果展”和“情景剧展演”活动,鼓励学生边读书边积累边运用。
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搭建起了一座绚烂的舞台,在这里,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找到释放自我的空间。
其中,机器人社团是学校精心准备的“竞技场”。2014级的王怡健,平时文化课成绩并不冒尖,但特别喜欢动手做一些小的手工,思维特别活跃。他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了机器人社团。社团指导老师在辅导过程中,发现这个学生对机器人结构的搭建特别有潜质,就指导他学习编程,王怡健进步很快,经他大胆的改进、创新所制作的机器人,在2016年参加河北省、全国机器人综合技能竞赛中均获奖。社团活动,激发了王怡健的优势潜能,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北京理工大学。
“三师型”教师为学生多元化成长护航
在邢台二中,“能上选修课,能上台演出、能进行学术研究”是一名真正优秀的专业教师的标志。学校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艺术涵养,培养“德、智、艺”兼备的“三师型”教师,为学生的多元化成长提供支撑。
德的培养,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增强法制意识,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组织观看《师德启思录》《焦裕禄》等影片,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畅谈学习心得体会,立志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国好老师”。
智的培养,学校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先后开展新进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参加远程研修。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走出去,请进来,长出来”的教师发展战略,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座,为教师们答疑解惑;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观摩取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素养的提升,催生了一批有着坚定教师信念的老师。患有腿疾仍坚持在教学一线的贾老师说:“教师这一职业让我有限的生命得以延续,每当看到孩子们一点点的改变,我更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艺的培养,学校在开展师德教育和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影视教育媒介优势,培养教师对美的欣赏,使教师在职业岗位上更注重自身文明礼仪修养,塑造亮丽教师形象。今年9月,学校教师受邀参加了邢台市“中国梦·劳动美”教育系统庆祝教师节文艺汇演,一展“三师型”教师的风采。
德、智、体、美、艺,不失偏颇,是全方位育人真正的全面发展,更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教育的论述。几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邢台二中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河北省新课程改革样板学校”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