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8-01-26黄巧丽
□ 黄巧丽
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地把读者定位、阅读需要、阅读期待等因素纳入自己思维活动之中的心理过程。浙江省特级教师张化万认为,“必须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在沟通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懂得写作文的意义,增强作文的社会责任感”。
在平时的学生作文教学中,不乏这样的现象:教师的辅导是为了完成课程任务,学生的习作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为了学生“有东西可以写”用范文引路,结果读了作文后,很多学生就照搬照抄,写好作文后也掖着藏着不给人看,缺少心与心的交流。教师改作文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学生的作文教学与“读者意识”似乎绝缘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读者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一、写前指导,萌发作者的读者意识
在开始写作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搞清楚两个问题:写给谁看?希望达到什么目的?只有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学生才能根据读者的身份、地位等,通过习作与之倾诉、交流,并尽可能地达到写作目的,让作文与生活密切结合,把作文呈现给真正的读者。
(一)直接告知阅读对象
阅读对象如果离学生的生活不是很遥远,是他们熟悉的父母、同学、老师等,教师不妨直接告诉他们,让作者可以有针对性地考虑读者定位、阅读需要、阅读期待进行写作。笔者曾让学生写关于红军的故事,一名学生在了解了一位老红军的事迹后天马行空地展开了所谓的想象,说那位红军在行军路上斩毒蛇、遇洪水……写得简直就是《西游记》的翻版,根本没有搞清楚阅读对象是谁,他们想看什么。笔者先给她讲述了“红军”的历史由来,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她,文章是要发表在地区级日报上的,日报是纪实性的,阅读的对象很广泛,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把文章写生动而虚构的事实。事后,这位学生走访村里已故老红军的后人,真实地记录了红军的故事,文章得以发表,深受读者好评。
再如,教师辅导六年级学生写《关于校园环境整治的倡议书》,明确告诉他们是要给校长看的。学生对此兴致极高,把他们所想到的、所愿意看到的都逐条列出。有些学生甚至议论校长看了后会有什么反应。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期待,他们觉得“哦,作文原来不是仅给老师改的”。因此,阅读对象越明确,学生的写作目的就越清晰,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著”的主张就越近。
(二)设定假想的阅读对象
情境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这种方式在写作教学中可以穿插运用,特别是创设一些离学生生活较近的、可亲可感的写作训练情境。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根据教情与学情,利用课件、图片及自制的教具等创设情境,模拟教学。
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导游词的写作”时,就创设情境——带学生到本市旅游景点方岩春游。先让学生交流事先收集的方岩的资料,用课件进行补充介绍,然后让学生自荐当导游,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有限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材料的收集与有效整合,化难为易。由此假想的阅读对象从抽象变成具体可感。
长此以往,“读者意识”会在学生的心里萌芽,他们会知道原来除了语文教师外,爸爸妈妈,亲戚朋友,甚至他们歌颂的医生、警察,痛斥的社会上的不文明者……都可以是他们的读者。写作的兴趣也会被激发。
二、批改过程,树立教师的读者意识
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从作业(作文)的批改者、审判者转变成为学生作文的读者,这就要求教师要蹲下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才能走近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作者的劳动过程。
(一)用欣赏的态度读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是最恰当不过了。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赞美。对于学生习作的赏识可以分层进行。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赏识他们的取材与众不同,文章结构安排得巧妙,或是文笔优美,等等。对于中等即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则应该联系前几次的习作,从结构或用词等方面选一两个进步比较明显的角度进行赏识教育。对于学困生,更应该给予关注,要有“点滴赏识”的态度,细心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四字词语的恰当运用,或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句的出现,都值得教师及时肯定。曾经有一位学困生,简单地写了和爷爷上山砍柴,爷爷一边砍柴一边唱歌的事例。教师在班上表扬他,并说由此想起了俄国文学家契诃夫笔下的经典著作《凡卡》,夸他有契诃夫的写作风格。那位学生从此把契诃夫的作品都找来看了个遍,写作信心大增。可见,教师用欣赏的态度来读学生的习作,对学生来说是写作的催化剂,教师的欣赏会极大地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用沟通的态度读
“我手写我心”,学生的作文是学生心理的真实反应。小学生的作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们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反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生活经验有限,认知能力缺乏,他们的写作中难免有一些把问题扩大化,对遇到的问题产生迷惘、流露消极态度的现象,有的甚至暴露出有失偏颇的行为倾向。教师读到这些作文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简单、粗暴地给学生“当头棒喝”,而是首先感到欣慰——学生能够写真话,接着要沉着冷静地分析学生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对内向型学生应以鼓励性的评语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必要时还可以面谈,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诚恳地与其进行沟通。这些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文是受重视的,是受尊重的,从而在下一阶段的写作中更乐于说真心话,更乐于把真情实感表达给愿意与他沟通的人看,达到新课标所倡导的真情实感的回归。
三、多元解读,升华师生的读者意识
(一)品评鉴赏同学的作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阅读者对同一文本的阅读理解、感受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作文阅读也要打破传统,阅读对象不再囿于教师一人。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参与同学作文的阅读。提倡同学间的批改,不是“批斗”,而是先找“亮点”,找出认为好的部分,说说理由,再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直接与作者面对面交流,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作者。此外,互改形式可以多样,如分小组进行互改,由小组长写评语,或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学生一起赏析、修改。比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学困生所写的爷爷上山砍柴那件事,学生向他提出可以加上“什么时间”“爷爷唱什么歌”“你们还说些什么”,等等。在同学的帮助下,该生的作文写得比原来详细了。还有学生兴致勃勃地假设某个片段,提出自己写作的设想,“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引发大家讨论,大家越说越激动。互阅互改有效利用了同辈资源,培养了学生的读者意识。当然学生的水平有限,如果每次评改都随意分发的话,会引起一些无意义的讨论,浪费较多的时间。所以组织评改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文系统地进行阅读,对其选择、分类,做到“有的放矢”,让阅读、评改同学的作文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技能有所提高。
(二)拓宽渠道展示师生作品
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对许多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概念,要想让每个小学生的作文都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显然也不太现实。那就需要教师想办法,从实际出发,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的作品有较多的展示机会。通常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利用中队角展示师生的作品;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朗读师生作品。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语文教师要多写下水作文,向学生展示下水作文。笔者多次将自己写的下水作文、发表于报刊上的文章,特别是学生时代在校刊上发表的作品,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有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觉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写得像老师一样好,甚至比老师更好。对于学生写得特别好的作文,要有选择地推荐到相关杂志上发表,拉近学生与“发表”之间的距离。这样,每个小作者才会认真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地检查、校对,以求更好、最好。展示平台的搭建能够为学生的作品吸引更多的阅读者。小作者们会对读者的反应与反馈存在强烈的猜想与期待,从而升华读者意识。
(三)有效利用网络阅读写作
教师要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创立班级群,鼓励学生开通个人空间,班级里的学生可以在群里自由地交流心得,在空间里发表自己的作品,邀请教师、同学、家长进行阅读、评价。如笔者曾布置学生写《绿山墙的安妮》的读后感,学生在QQ群交流后形成了众多新颖、独特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内心的真实感受。同学之间还互相评论,兴致勃勃地比较空间的人气,比较文章的点击率。
如果学生有一个真正能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个性表达的空间,就会感受到读者就在身边,自己的作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阅读,从中获得写作的愉悦感,进一步激发写作积极性。
(四)让特殊的阅读对象读到属于他的作品
根据学生作品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与作品中涉及的对象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肯定学生敢于抒发真情实感的行为,对学生进行鼓励。
笔者曾辅导《________,我想对你说》的习作训练,有学生写了劝爸爸不要吸烟,不要喝酒、赌博的事例,情真意切。笔者觉得应该抓住契机,让家长听听学生的心声。家长惊叹于孩子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表达的流畅,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亲子关系进一步密切。可谓是达到了课标所倡导的“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目的”。
总之,学生有了“读者意识”后,才会把写作文当成一回事,才会在习作中抒发真情实感,才会把写作当成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工具。批改作文的教师有了“读者意识”后,才会与学生及学生的作品进行民主、互等的沟通,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作品通过多种渠道,被众多读者多角度地解读,参与者之间所产生疑问与意见,促进了深度的交流与沟通,读者意识在“环环相扣,丝丝相连”的教学环节中被参与者进一步体会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