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课案例分析
2018-01-26沧州市运河区朝阳小学刘淑华
○沧州市运河区朝阳小学 刘淑华
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活动课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流于形式,以“玩”为主;有的内容偏难,类似“奥数”;有的只做练习,枯燥乏味。那么,怎样上好数学活动课呢?下面就三节活动课案例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课应做到“人人受益”,从“趣”字上下功夫,通过精心创设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好动”的天性得到释放,让“好奇”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唤醒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案例《七巧板》(一年级活动课)——
学生观看微课《七巧板》,了解七巧板的结构和作用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拼摆活动,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进行闯关。
第一关:用两块小三角形拼出学过的图形。
第二关:再加一块正方形,用这三块拼成学过的图形。
第三关:同桌合作,在三块基础上任意加上其他几块图板,拼出学过的图形。
第四关:模仿拼。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小狗、帆船等图形,同桌合作进行模仿拼。
第五关:拼轮廓图。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图形轮廓图,同桌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六关:创意拼图。小组合作用七巧板设计拼图作品,用胶棒粘贴在画板上。
学生们热烈讨论、巧妙构思,合作完成了一幅幅创意十足的精美作品,还给作品起了好听的名字。
拼几何图形时,逐渐增加七巧板的数量,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拼创意图形时,又设计了模仿拼、按轮廓拼和创意拼三个层次的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同桌、组内、全班等不同范围的交流,既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培养。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满足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巧妙设计形式,增进活动体验
数学活动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巧妙设计认真观察、动手实践、实验操作、材料搜集、思维导图等活动形式,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全身心的活动体验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案例《掷骰子》(四年级活动课)——
师:同学们看,掷出两个骰子得到了两个点数,想一想掷出的点数和,可能是几?
生:可能是2、3、4、5、6、7、8、9、10、11。
师:可能是1吗?12呢?可能是比12大的数吗?
生:不可能,因为掷出最小的两个点数是1和1,点数和是2。最大的两个点数是6和6,点数和是12。
师:如果把这11个点数和分成两组,2、3、4、10、11、12这6个点数和为第一组,5、6、7、8、9这5个点数和为第二组。你们想选第几组?
生:选第一组,因为第一组有6个点数和,赢的可能性大。
师:那好吧,掷出第一组的点数和算你们赢,掷出第二组点数和算老师赢。
(学生欢呼)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胜券在握了。为了让结果相对更公平些,游戏该怎样玩呢?
生:应该多掷几次,赢得次数多的才算胜利。
师:对,掷一次结果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只有实验多次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结论。那就请同学们开始小组合作,每人轮流掷两次,共掷10次,组长负责记录并算出两组分别获胜的次数。
游戏结束后,教师将统计结果输入电脑生成统计表,并向全班公布比赛结果。
生:我发现每次掷出的结果有的是第一组赢,有的是第二组赢。
生:每组掷10次的结果有的是第一组赢,有的是第二组赢,还有可能是平局。但是全班一共掷了60次,我发现第二组赢了48次,以绝对优势赢了第一组。
师:为什么第一组的点数和多却输了,第二组点数和少反而赢了呢?
生:我发现2和12这两个点数和出现的可能性特别小。
生:刚才我们在掷骰子的时候,也发现第一组的点数和不好掷,而第二组的点数和出现的次数都特别多。
师:接下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把每一个点数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记录下来。
生:我们整理出来了,掷出2的情况只有1+1,掷出3的情况有1+2、2+1……
生:通过计算,掷出第一组点数和的情况有12种,掷出第二组点数和的情况有24种。
生:这说明决定哪一组赢的可能性大并不是看点数和的个数,而是看组成点数和的情况有多少种。
这节活动课上,“探究哪一组赢的可能性大”这一活动任务由教师巧设悬疑提出,但“多掷几次才公平”的游戏形式是学生设计的,“每组的点数和掷出的情况不一样”也是学生通过掷骰子发现的,学生亲身经历了“把每个点数和出现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见,数学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引发的。
三、深度挖掘内容,开拓学生思维
数学活动课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培养数学思维、增强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显性的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启迪思维、激发潜能、掌握技能技巧、探索规律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剪纸》(三年级活动课)——
师:剪纸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剪纸作品。
生:我发现小猴子、蝴蝶还有双喜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生: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师:怎样剪出这样一幅剪纸作品呢?我们一起来观看微课《有趣的剪纸》。
生:我知道了剪纸的基本步骤是“折—画—剪—展”。
生:“折”就是折纸,我会对折、连续对折、反复折;“画”,在折好的纸上画出图形的轮廓;“剪”沿着画好的线条剪。“展”最后将剪纸展开就完成了一份剪纸作品。
师: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那就拿出一张这样的纸(教师示范),用现在的方法剪一棵小松树。
师:你来告诉大家,你对折了几次?
生:1次。(教师填在黑板的记录表上。)
师:对折1次,展开后,就是一整个,也是两个半个。(边说边填写到表里。)
师:如果要剪出连续的小松树,该怎样折?怎样剪?
师:我们填一填这张记录单,看看剪纸里又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
生:我发现对折次数每增加一次,得到的松树的个数是前一次的2倍。
生:我发现对折次数是几,得到的半个图形的个数就是几个2相乘。
生:这样知道了半个松树的个数,就可以算出整个松树的个数啦。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在剪纸之前先想一想:我想剪出几个对称的图形,我应该对折几次?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欣赏民间传统工艺“窗花”,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萌发了学习剪纸艺术的“雅趣”,也调动了学习剪纸的“兴趣”。如果活动只停留在“剪纸”这一层次上,似乎更像一节手工课,失去了数学的味道。所幸教师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观察剪纸作品,总结归纳对折的次数、半个图案的个数、整个图案的个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发现了其中的数学规律,这样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