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二、三轮复习方法的思考

2018-01-26贵州李昌艳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8年3期
关键词:做题基础知识题型

贵州 李昌艳

经历了几届高三的一线教学,笔者作为一个教学新手正处于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期间有收获也有困惑与质疑,特别是高中生物二、三轮的复习曾让笔者陷入迷茫。但遇到困惑、困难时笔者并没有停滞不前或放弃,通过积极的思考与对学生模拟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后发现学生失分原因如下:

大致分为两点:一是识记类的基础知识失分,而且失分情况比较严重;二是未将所学知识内化(特别是一些概念的理解),导致无法获取信息或信息推理能力不强。基于以上两点失分原因考虑,在高中生物二、三轮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把部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时间去整理、吸收必备的基础知识;二是认真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哪些知识还未掌握,对此就要加强训练与巩固,直到学生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题。笔者经过几年一线教学的不断思考与摸索,对于高中生物二、三轮复习方法有一定的思考,笔者把它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整理如下,希望对在教学中产生困惑的教师有所帮助。

1.归纳法

1.1 复习步骤

1.1.1 考情分析

至少对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各个专题的考查先进行考情分析。

1.1.2 基础知识的强化

在进行某个知识点强化训练之前,必须要保证学生有一定时间去巩固和记忆那些学生记不住或反复出错的基础知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要注意知识量的控制。

1.1.3 知识点突破

在每个专题上学生都可能存在对某些知识点不懂或掌握不扎实的情况,教师就应该做到对学生的学情充分了解,明确学生对哪些知识不懂、掌握不扎实。依据学生的知识短板,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做题、选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直到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完全内化为止。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自己多做题、精选题,选择那些适合学生做的题,最好选用高考真题与模拟试题适当搭配。试题的训练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为了达到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因此选取试题的量要适中。

在做题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一段时间后,选出几个小组为代表对试题题型进行分析。这样做比教师直接分析和公布答案好,因为在学生陈述分析过程中,教师才能发现学生是在哪个知识点上存在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1.4 知识点的网络构建或整理

题型训练是教师为了巩固某个知识点而事先预设好的,在对涉及某些知识点的题型分析处理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存在对另外一些知识点的掌握不扎实或遗忘的现象。因此课堂中还应预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或网络构建,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整理,温故掌握不扎实或遗忘的知识点。

1.2 适用对象与优点

笔者认为归纳法比较适合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在课堂上经过思维的碰撞后整理、温故某个知识点,这样做不仅能涉及多个知识点,而且针对性强、记忆深刻。

2.演绎法

2.1 复习步骤

2.1.1 考情分析

至少对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各个专题的考查进行考情分析。

2.1.2 知识网络的构建

教师经常在学生面前强调二、三轮复习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意义,并把它作为作业,要求学生一定要完成。但笔者认真观察后发现,构建知识网络一段时间后,多数学生表现出困惑与怀疑,学生不仅不知道怎样去构建知识网络,而且也没体会到知识网络构建的意义与好处,反而觉得浪费时间,最后放弃,一心扑到题海中,认为只有不断地刷题才是复习。

笔者分析后发现,在二、三轮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时间给学生回归教材,对已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并构建网络。当学生自己不会构建知识网络,或构建的知识网络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上不能体现时,教师要点评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如何修改或指导学生一起进行构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构建知识网络对检测和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及对知识点间进行有机联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一旦学生学会后自然会类比地去完成,且坚持下去。

2.1.3 考点突破

在对基础知识进行再次整理和巩固之后安排学生进行题型训练。题型的选定应依据学情,即为了突破某些知识点进行选定。做题分析的程序与归纳法雷同,都要体现以学生思维为主。

2.2 适用对象与优点

笔者认为演绎法适合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还不能将知识点进行有机联系的学生。本方法的系统性较强,学生觉得把每个基本知识点都弄懂了,但是考试时却不会进行知识联系。经过构建知识网络的训练,学生学会将知识点进行关联,在养成关联知识点的习惯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学生能够完成考试时知识点的迁移思维、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思维,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还能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

三、总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本文提到两种高中生物二、三轮的复习方法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比如,在整个二、三轮的复习过程中,不同的专题学生掌握情况不一样,这两种方法有可能被穿插使用,即便是同一种方法在考点的突破与题型的选择,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和班级都将有所区分。

猜你喜欢

做题基础知识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掌握基础知识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