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农田到餐桌安全的南阳做法

2018-01-26刘焕江通讯员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2期
关键词:渠首南阳市南阳

本刊记者 刘焕江 通讯员 程 挺

生态果树硕果累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增强农产品和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唱响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农产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农产品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南阳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中州粮仓”之美誉。随着粮食生产总量的连年攀升,南阳市生态绿色农业招牌越擦越亮。

2016年,南阳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两大金字招牌,2017年又踏上了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历程。

“我们借助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这张名片,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打造南阳农业生态绿色、优质安全的新形象。”南阳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农业局局长王宛楠表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地和核心水源区,生态绿色永远是南阳的一张名片。”

确立生态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好山好水,孕育优质农产品。水果黄瓜脆生生、灯笼菜椒绿油油、营养西红柿红艳艳……走进社旗县李店镇丙玉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合作社负责人张丙玉介绍说,有机蔬菜在栽培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只使用有机肥,从而保证了产品无污染、富营养和高质量等特点。技术人员每天对蔬菜棚内的湿度、温度、光照都有严格把控,装置了灭害虫的灯管,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味性捕杀害虫。

在南水北调渠首地淅川县中线渠首(南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虽是冬天,但基地蔬菜长势喜人,一片绿意盎然。基地负责人程海涛介绍,公司计划3年内建成10万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到2020年建成100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计划在南阳建立我国最大的有机农产品产业园,实现年交易额过400亿元的大型有机农业企业,打造南阳有机农业新名片。

上述情景只是南阳市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的一个缩影。好天、好地、好山、好水,使得南阳市完全具备了发展生态绿色农业的内外在条件和优势。

强化政策扶持。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支持、企业运作的要求,市县制定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全方位服务。

加强基地建设。制定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初步构建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推动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完善检测体系。建立首批15个质量检测室,实现基地准出;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置大型设备,引进技术人才,满足有机产品检测需要。

创建产品品牌。整合有关品牌,重新注册“中线渠首”商标。所有进京(津)的农产品统一使用“中线渠首”商标。从文化内涵挖掘、产品形象塑造和品牌包装策划等方面入手,打响“中线渠首”农产品品牌,着力塑造“生态南阳、绿色渠首、有机农业”的整体良好形象,实现水源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型特色产业形成优势、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和经济持续发展。

强化现代要素让产业强起来

起飞、悬停、喷洒……在空中盘旋的4旋翼无人机动作轻快敏捷,4个喷头同时工作,以每秒2米至5米的速度进行着喷洒作业。2016年12月22日上午,在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植保无人机正式入驻园区作业,成为南阳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亮点。

南阳市景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12台水陆两用植保机,8架植保无人机,平时大田农作物浇灌、生物农药喷洒,动动手指就有无人机帮忙干活。“过去就是人背着药筒打药,累还费时间,而无人机喷药均匀,省时省力,真是好得很。”该公司总经理唐云清自豪地说。

农用植保无人机项目是当前一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南阳正在不断强化诸如植保无人机、物联网等现代农业要素,力促南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让南阳农业产业强起来。

河南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色鸽乳业”)也是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打造农业“高精尖”的现实范例。近年来,三色鸽乳业将奶牛育种、饲养、挤奶、原料奶运输、加工、销售等关键生产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了奶业“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模式。

科尔沁肉牛南阳有限公司走的则是循环利用道路。作为目前南阳存栏最大、养殖水平最高的肉牛养殖基地,科尔沁肉牛建有高标准牛舍10万平方米,存栏优质肉牛10万头。科尔沁肉牛不仅在养殖环境、饲料兽药投入品和生产管理全过程实施“三项控制”,还按照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理念,全量收集养殖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能源化、肥料化综合利用。一个“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在这里脱颖而出。

围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农产品生产“产出来”;切实加强执法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管出来”;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打造品牌体系,强化农产品品牌“树起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重大需求,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强化现代要素集成运用,让农业产业“强起来”,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

产管并重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已经做成美味佳肴并上了餐桌的白菜,只要你没有丢掉其包装,拿起来扫描包装袋上的二维码,这棵白菜的“前世今生”很快便一目了然。何时被种植在何地、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肥料、有没有“生病吃药”、何时被采摘……每一个环节,都清清楚楚。从田间到餐桌,南阳市通过打造“一条龙”式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生产管理平台清晰地记录了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情况,自动生成追溯码,为追溯平台提供真实性数据信息来源。”在南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指挥中心,南阳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程挺介绍说,利用农产品追溯系统让农产品种养实现透明化。同时,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应用,降低了监管部门的执法难度,有利于监管部门对产品进行监管,加快推动形成上下贯通、相互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从而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环境可监控、过程可控制、质量可监测、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真正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中线渠首(南阳)农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程海涛(右一)介绍蔬菜基地情况。

淅川县九重镇河南仁和康源软籽石榴基地迎来学习的农民。

“在我们这个基地,几乎每一棵菜都有它特定的身份——从种子下地、肥水管理到采收上市,生产全流程记录备查,安全可控。”在社旗县丙玉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丙玉向记者介绍蔬菜生产质量监管流程。记者看到,合作社建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可以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地、人、农产品等全部物像化呈现。

农产品生产基地中,蔬菜水果安全风险因素较高,南阳市蔬菜水果产地检测室始建于2008年,有21家基地建立了检测室,开始产地准出试点。目前,全市有50多家蔬菜水果基地建立了检测室,对产出的蔬菜水果进行快速定性检测。

在西峡县,记者看到,从丁河镇黄狮村到简村,不少地头都悬挂着有机种植示范户的标识。已经种植猕猴桃近30年的庞大孔告诉记者,这里的猕猴桃,从基地的规划建设到技术指导,从肥料、农药使用到市场销售,都由县里的猕猴桃办公室统一指导管理。

南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产品品种繁多,质量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是质量检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不仅涉及各类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生产过程控制,还涉及产地检测、产区准出管理,检测任务繁重。

目前,南阳市“三级四层”(市、县、乡三级,市、县、乡、基地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已基本形成。全市已建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个和县级检测站12个,95个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室建设初步完成,50多个无公害蔬菜产地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形成了“市级为龙头、县级为骨干、乡级为基础,基地为补充”,分工明确,定位清晰的农产品检测体系。

“检测作为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双‘慧眼’,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丝毫侥幸。”南阳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闫玉新说,要尽其所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南阳市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检测网络体系,健全实施全程监管体系和推进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安全向总量安全、结构安全、质量安全、营养安全、生态安全五个安全并重转变,全市农产品连续多年保持无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良好局面,整个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大局安全、可控,有效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猜你喜欢

渠首南阳市南阳
烤烟新品种渠首1号对低氮胁迫的响应
昆仑渠首改建水力模型试验方案研究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南阳市
南阳:高质量开展人大工作评议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浅谈新疆多泥沙急流排沙系统运行管理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长距离输水渠道防冰和防冻冰技术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