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中村”改造的冷思考
2018-01-26随笔
文∣随笔
如今,各地的“城中村”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在这样的“热潮”下,我想作一点“冷思考”,以期能引起大众对“城中村”的再关注、再思考、再讨论。
“推倒重来”可能会重蹈历史错误
“城中村”给人们的印象,大多是一派“脏乱差”景象:农居混杂,农民与居民混居,本地人与外地人混居;建筑零乱,到处是“握手楼”“贴面楼”;环境恶劣,污水横流,垃圾成堆;案件频发,秩序混乱,藏污纳垢。因此,“城中村”被视作中国的“贫民窟”、都市的“棚户区”、城市的“牛疲癣”,似乎只有彻底清除,才能推进城市的现代化。于是成批的、整村的农居房,在推土机下被推倒、被清除,原有的村落移为平地,原有的村民住进了“洋楼”,原来的租客被迫被赶到远郊、甚至辗转他乡。而城里的人也越来越难找到低价的保洁员、保安员等服务从业者。
这使我想起了八九十年代的“旧城改造”,通过房地产开发,将成片成街的低矮的、破败的老房子大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万宅一貌的“火柴盒”式的多层或高层住宅。截至上世纪末,杭州已有许多有价值的老建筑在城市化中“灰飞烟灭”,使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痛定思痛。人们开始反思,将城市建设思路从“拆老城、建新城”调整为“保老城、建新城”,这才使一批剩余的老宅老院保留下来,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一批外迁的工厂企业作为工业遗存保留下来,成为文化创意园区和特色小镇;一些历史古镇古村保留下来,成为田园综合体和特色休闲民宿园区。
我们现在搞千篇一律式“推倒重来”,是否会重蹈历史错误?不少地方一方面大力度地推进农居房拆除;另一方面又在原地大规模地兴建写字楼,搞“创意园区”“特色小镇”。这“一拆一建”“一个要补偿,一个要投资”,会给社会财富造成损失、给政府财政造成负担?
“城中村”≠“无价值”
所谓“城中村”改造,顾名思义是改造“城中村”,而不是拆除“城中村”。那就应在“改”字上着力,不能一个简单的、粗暴的“拆”字了之?我们应该看到,现在散落在城市周边或被城市包裹着的“城中村”,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富裕起来的农民建起来的现代住宅。
从建筑年代看,除了少数的农居房是建国前后的传统土泥茅屋、砖木瓦房外,大多是近三四十年中新建的住宅,代表了一个时期新农村的建设成果,反映了城郊农村社区的生活状况。
从建筑质量看,大多建筑以多层公寓楼、小排屋、小别墅为主,是杭州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历史见证。如果我们认为解放时期那些50年以上老房子都需“应保尽保”,那改革开放后农民建在宅基地上的有价值的新式住宅,同样值得保护与利用。
从建筑功能看,这些住宅除了农民自住外,大多用于出租。在高房价的城市中,它提供了一批难得的低价租赁房,接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和创业大学生,同时也为大量农转非人员(原村民)提供了充裕的生活来源和丰富的经济收入。
从地理环境看,不少“城中村”坐落于环境优美的山水、田园、河网地带,甚至有田野间的小排屋、依山傍水的小别墅。虽然可能卫生不如城区,但自然环境较为优越,有的还保留着当地历史院落建筑和地方文化。
从社区管理看,公共服务、道路设施配套虽然不如城市社区齐全,但随着“撤村建居”的推进,配套设施正在日益完善。“城中村”虽处于城郊地区,管理不精细,加上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不泛失业闲杂人员,治安事件较之城区稍多,但总体而言,原住民与外地民工、外来创业者还是能和谐相处,共同分享低价廉租房带来的实惠。
打造2.0版“都市村庄”
我们认为,除了对与城市用地规划相悖、住宅建筑毫无特色、环境状况脏乱不堪、治安问题十分突出的“城中村”给予坚决拆除处理外,对其它“城中村”应在“改”字上动脑子、做文章,通过保护、改造、提升,变身为城里人、乡下人、外地人共享的“新天地”。
要让一部分“城中村”成为历史建筑的“博物馆”。对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人文印迹、保持着传统村落形态、具有山水田园风光和水网农家生活状态、反映着现代农村新貌和改革初期乡镇工业形态等不同特色的村落,应全部或部分予以保留。通过综合保护与整治,保留部分原住民生活状态,使它成为能让原住民记住“乡愁”的历史博物馆。
要让一部分“城中村”继续成为外来者生活创业的“栖息地”。要保留一部分城中村,继续为年轻外来务工创业人员提供一个低价租房洼地,以应对城市老龄化的挑战。杭州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已占总人口的21.55%,远高于10%的标准线;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4%,高于7%的标准线。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增加,因此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依赖也日趋明显。而城中村的低价租赁房较适合低收入人群,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栖息地”。如果大量拆除,再去新建公租房,则会造成社会财富不必要的浪费。
要让一部分“城中村”成为“三生融合”的“特色综合体”。要像当年将老厂房视作工业遗存,将有特色、有价值的“城中村”视作农村遗产加以保留,并适度改造利用,或调整布局、疏解密度,或调整结构、修缮配套,使之成为具有一定产业特色的“创意小村落”“特色小园区”,吸引大学生创业者来此创新创业。同时,自然环境较好的城中村可以改造成为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度假需求的“田园综合体”“养老康复地”。
总之,通过对一部分“城中村”的适度梳理、改造、营建,让年轻学生在此创新创业,让外来民工在此生活栖息,让城市居民在此游乐休闲,让原住民们在此生活盈利。将“城中城”改造为2.0版的“都市村庄”,使之成为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的“特色综合体”,城市人与外地人、农民与居民共享的“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