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外文学篇日对比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2018-01-25吴海超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赵氏孤儿

吴海超

语文教材容量有限,其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大多以补全类型、充分示范为择选原则。这导致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庞杂、关联性不强,以零散篇章分布于中小学各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难以如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一样形成系统,因此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几乎毫无助益。笔者认为,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应加强与我国文学作品的横向联系,借助我国文学框架清晰、历史绵长、发展连贯的系统优势,构建起相应的教学联系。这样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研究外国文学,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解析外国文学作品,还能起到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的作用。

《哈姆莱特》(节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的一篇课文,笔者以之为例,将其与我国同时期戏剧作品《赵氏孤儿》建立横向对比,以此拓宽讲授的深度,凸显作品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增进对作品人文精神和中西文化异同的理解。笔者也希望借助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框架,为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提供借鉴,为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材课文与群文阅读之间的进一步融合提供参考。

一、对比文化价值观

中西戏剧艺术的高峰都在16世纪前后(我国元明两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哈姆莱特》与《赵氏孤儿》内容、题材相似,创作时间相近,唯独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由此展开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透过文本审视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发现中西文化的不同,进而以西方文化为鉴,体会、了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分析:

1.内容相近:均为复仇文学,围绕“宫廷恩怨”展开

悲剧《赵氏孤儿》和《哈姆莱特》是中西复仇文学的经典,由于文化差异,主人公复仇行为的表现不同,中国复仇文学偏重复仇事件本身,而西方复仇文学则更多地关注复仇主体的精神世界、性格变化等。中西复仇主题的呈现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性格与审美情趣。《赵氏孤儿》为元代作家纪君祥根据《左传》和《史记》中的内容改写,是元代四大悲剧之一,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悲剧文化精神;《哈姆莱特》演绎的是丹麦王室恩仇,将人物内心描摹得极富艺术魅力。这两部悲剧名著都是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来展开王侯将相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二者不仅题材相近,且都是作者对前朝(外国)史实的戏说和改编,作为一组群文开展阅读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认知,发现中国传统宫廷复仇文学与西方复仇文学的异同。

2.思想迥异:复仇行为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认知

《赵氏孤儿》演绎的是一个经过加工的历史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屠岸贾将军倚仗自己位高权重,在国君的默许下杀害了政敌上卿赵盾家族三百余人。尚在襁褓中的孤儿赵武,在门客程婴和一批同情者的掩护下逃脱劫难,长大成人后在新君及同情者的支持下,诛灭屠氏,报仇雪耻。因为当时社会文化偏重伦理目标的实现,所以作者较少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较少描写复仇主体的心理冲突,而是让主人公在经历惨烈的经历之后,淋漓痛快地雪耻,使人产生“恶有恶报”的愉悦。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隐忍对抗、不屈不挠的精神。《赵氏孤儿》虽为悲剧,但不像西方悲剧那样,以大毁灭的悲惨结局收尾,它的结局与中国大部分古典剧作一样,有一个大快人心的团圆结局。诚如孔子所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大团圆的结局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恶势力毫不屈服、勇敢抗争、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邪不胜正”乐观精神的集中体现。

《哈姆莱特》则不同,聚焦于复仇主体哈姆莱特的情感和思想变化,细腻地反映了他为了复仇一步步割舍爱情、友情、亲情的心路历程,将叙述重点放在哈姆莱特在心理矛盾重压下的“疯癫”上。作品以“生存,还是死亡”作问,演绎对“正义”与“慈悲”、“复仇”与“宽恕”的辩证思考,没有对主人公的复仇表示绝对的支持,也没有将弑君篡位的仇人塑造成绝对的“恶人”。全剧最终客观反映了人性的坚强与脆弱,表现了一种理性的思辨精神。复仇只是剧中人性矛盾的爆发点,而非要重点表现的价值取向。

通过上述对比,学生可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在弘扬社会公序良俗、迎合人民价值取向、反映积极乐观的抗争精神等方面的突出之处。教师就此进一步加以阐释,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曲、话本、小品文、明清小说等传统文学作品的思想取向,让学生在后续阅读中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立体认识。

3.风格差异:体现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

西方的复仇之作不像中國的复仇之作,使人产生善定胜恶的愉悦感,而是激发出人们对个体与命运抗争的悲壮感,震撼人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整个过程,也是个体的精神和肉体与丹麦的黑暗社会现实、与悲剧命运进行对抗的过程。这种抗争的不可确定性及其最终的失败带来强烈的悲剧色彩,使人随着复仇主体的内心及其行为产生强烈的悲壮感,并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相对大欢乐结局的《赵氏孤儿》而言,《哈姆莱特》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善恶人物最终都遭到了毁灭。莎士比亚的笔下,哈姆莱特承担的不仅仅只是复仇一事,还要承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是一项英雄的事业,一个不能胜任的人最终将会毁灭。剧中人物的理想没有实现,但是该剧用惨痛的结局,进一步深化了生活的本质、强化了对社会现实的控诉,是西方的悲剧观念的一个重要呈现。

对比两剧,学生可以发现中华传统“忠义”文化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思潮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矢志不渝、信念坚定的精神操守,及其背后蕴藏的悲剧之美和道义追求。

二、对比教学实例

《赵氏孤儿》中,为家族报仇的主题贯穿在全剧始终。贯穿全剧的人物中,程婴无疑是最鲜明、最令人敬佩的形象。“我如今将赵氏孤儿偷藏在老宰辅跟前,一者报赵驸马平日优待之恩,二者要救普国小儿之命。念程婴年近四旬有五,所生一子,未经满月。假装做赵氏孤儿,等老宰辅告首与屠岸贾去,只说程婴藏着孤儿,把俺父子二人,一并处死;老宰辅慢慢的抬举孤儿成人长大,与他父母报仇,可不好也?”为了保护赵家残存的一线血脉,程婴大义凛然,甘愿献出自己和儿子的性命,表现出了中国人有恩必报、坚持正义、反对邪恶的意志和愿望。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赵氏孤儿》更多地体现了复仇事件本身。程婴等人在整个复仇过程中,始终坚定复仇的信念,矢志不渝,即使面对死亡也丝毫不犹豫,竭尽全力帮助赵氏孤儿报仇雪恨。整个过程惊险起伏,惊心动魄,即使人物的情感有些许波动,也不会改变助人复仇的坚定意志。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却全然不同,剧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哈姆莱特的思考和犹豫。哈姆莱特在剧中一直处于思考与行动的矛盾中,所思考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复仇问题,因此,他错过了不少复仇的良机。

《哈姆莱特》中关于复仇的思考,不是在一开始就坚定地确定下来的,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呈现,而是一段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突然传来父亲暴毙的消息,使他格外震惊和悲伤,尤其是母亲竟然在父亲才去世一个月后,就嫁给了父亲的弟弟,这一切显得太突然和不正常。在这个阶段哈姆莱特还没有确定复仇之志,而是陷入了悲伤的精神世界。直到哈姆莱特听到已故父王的鬼魂道出被害真相:“那毒害你父亲的蛇,头上戴着王冠呢。”此时他才开始酝酿复仇的计划。但他在思索复仇计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单纯地考虑报仇雪恨。考虑到宫廷里边,克劳狄斯的耳目太多,他决定装疯试探。他犹豫不决,错失了几次复仇良机。直到在与雷欧提斯比武时,哈姆莱特听到雷欧提斯将奸王的阴谋和盘托出,才在临死之前杀死了仇凶。可以说,哈姆莱特在整个复仇行动中,不是一个主动的策划者,也没有主动地去寻找一切机会实现复仇目的,他只是在各种因素的累积下,真相已经浮出水面的局面下,才刺出了徘徊已久的复仇之剑。这个由于形势逼迫而最后实现的复仇目的,并没有凸显正义之举,也没有解决他所疑惑的问题。

在这两段情节的对比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熟读课文,然后思考为何程婴复仇目标明确而哈姆莱特“反复无常”、“哈姆莱特是否与程婴一样完全站在正义的立场上”等问题,引导学生总结两部剧作在社会价值、思想内涵等方面的不同,进而引导学生结合我国元明两代历史,分析剧作背后的中华历史文化。

三、对比教学价值

《哈姆莱特》(节选)作为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教育价值很明显:一是作为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打开学生阅读与鉴赏的眼界,让学生学习现代戏剧的叙事结构,品味译作的优美语言,提升语文素养和文学储备;二是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载体,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了解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化思潮,加深对人性、伦理的辩证认识,提升自身的文化包容能力。《赵氏孤儿》作为课外拓展阅读作品,可以让学生从题材相近、情感类似的中西文学作品中发现文化的异同,通过古与今、中与西、传统文化与人文思想的对比,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个性和深厚内蕴,为如何辩证地扬弃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进而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情感取向、文化立场,寻找答案。

教学中首先要立足剧作语言、情节展开对比教学,而后再联系作者的创作时代确定其创作立意、作品的主题思想等。进而可以总结中西方文学发展的不同历程,让学生对我国文学史产生初步认识,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具体可以从民族性格、审美情趣、文学传统等方面作阐发。

复仇主题的不同呈现,体现了中国和西方各自不同的民族性格与审美情趣。西方悲剧以主要人物毁灭作为结局,主要是因为西方的基督社会相信人死后会面临末日审判,而死是一种充满牺牲精神的高尚行为,能够使灵魂得救。哈姆莱特的“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著名的独白就体现了一种哲思性。西方悲剧强调悲壮的风格,剧情的发展倾向于一悲到底,结局往往是主要人物的彻底毁灭。用人物的死亡给悲剧画上句号,体现了西方悲剧冲突的严峻、悲壮和不可调和的特征。

中国传统美学重视文学作品的情感感染作用,作家不吝于在作品中表达自己鲜明的爱憎之情,在艺术效果呈现上,使得情理结合,体现出一种“中和”之美,这使得戏剧创作不会像西方戏剧一样具有极大的张力。这种独有的中和之美成为戏剧史上另一道独特的光景。此外,民族精神的影响使中国古典悲剧含有巨大的伦理力量,这种伦理力量形成了一种道德美,既凈化和陶冶了人们的心灵,也影响了人们对这种道德美的认同和追求。中国美学讲究真、善、美合为一体,真的言行、善的德行、美的内蕴,形成了中国古典悲剧的一种民族特征。而中国广大民众在历史生活中,形成了爱憎分明、心地善良、乐观向上的典型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既影响了戏剧创作,也对观众的审美心理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坏人霸道横行,观众就期盼他能够受到惩戒;好人遭遇了不幸,观众就希望他有一个好的结局,即使最终悲惨地死了,也希望他能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因此,为了满足观众的这种期待心理,剧作家会在主人公悲惨的遭遇中,运用各种手法制造一些欢乐的气氛,结局往往是一种“团圆”的模式,让沉浸在主人公悲惨经历感伤中的观众,能被圆满的结局所感染,并坚定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当然,以上内容只是在“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基础上作的外延与伸展。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其本身亦是在保障教学本真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教学提升需要有所凭借,由教材现有内容发展文化教学,并以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反哺教材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可以形成“固本培元”的良性循环。

本文将原本不易深入开展教学的《哈姆莱特》与同时期我国古典剧作《赵氏孤儿》建立联系,通过文化引发产生文化思索,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文化认知,拓宽个人思想视域。笔者希望能以这一教学实践丰富当下语文教学,为课内外对比教学、课外延伸阅读、专题群文阅读等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为课堂教学创新带来更多可能。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赵氏孤儿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应县河疃村赵氏家族4年对49位优秀学子颁发励志奖牌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清单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赵氏孤儿
药王孙思邈
赵氏的祖先造父
梦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