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史传文学,提升核心素养

2018-01-25王剑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屈原文学思想

王剑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以正確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为基础,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充分利用一堂课的价值,集中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中华传统史传文学内容浩瀚,思想丰富,兼具文、史、哲等多种价值,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史传文学以《史记》选篇为主,包括《鸿门宴》(人教版必修1)、《信陵君窃符救赵》(苏教版必修2)、《廉颇蔺相如列传》(人教版必修4)、《屈原列传》(鲁教版必修4)等。四篇文章尽管并没有在同一部教材中形成有机的一组,但都是学生在高中阶段一定会接触的经典文本。笔者尝试通过这四篇史传文学的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一、古朴的文风

史传文学,尤其是《史记》,素来以古朴真切、雕琢有度著称,在实用性与文学性之间保持着理性的平衡,从不越以文废实、堆砌辞藻的“雷池”一步。这种表达与唐代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主张相仿,一方面成就了其简洁易懂的语言风格,学生在阅读时降低了难度;另一方面成就了其重内容、有思想、讲逻辑的文体特征,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吸收并借鉴,在议论、描写与叙事中巧妙地转化、应用。

以《鸿门宴》为例,文章叙事清晰,详略得当,先总叙历史背景,以“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一句简明地交代事件起因,而后快速穿插项羽、范增、项伯、张良、刘邦的语言描写,以极快的节奏展现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用意,以极其简约的文字,为鸿门宴故事的开端做足了铺垫。这种叙述方法不同于先秦儒家“五经”语焉不详的简短概括,是对《春秋左氏传》叙事风格的延续和发展。这种文风既不失精确、充分,又不亚于现代小说、新闻报道的流畅叙事,不流于华丽浮躁,与从汉赋开始,直到魏晋六朝文的虚无绮丽风格完全不同,是真正值得学生学习效仿的优秀“古文”。

中间详写的内容选取角度独特,不作第三人称评述,以白描手法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种种细节,将“鸿门宴”这样一个决定天下命运、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以环环相扣的细节娓娓展现。作者举重若轻的文风,后世千年也难以逾越。其中叙事最精彩的两处,笔者认为,一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以生动的神态描写体现人物丰富的心理、立体的性格,以及彼此间的矛盾交锋;二是樊哙心急入帐,要与刘邦“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这是情节最紧迫、情感爆发最充分的一处。

结尾余味悠长,“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在内容上以小写大,展现出了刘邦当机立断的性格和楚汉关系的变化,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让文章浑然一体。

这样一篇内容连贯、叙事精彩、结构合理、内涵丰富的文章,作为学生阅读写作的参考再合适不过。其手法之精练成熟不亚于教材中任何一篇现代文作品,且其作为一篇语言古朴典雅的文言文,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借鉴其文法、写作思想。以这一篇为“引子”,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史传文学的魅力,形成“文章写充实“‘叙事写生动”“注意细节”“详略得当”的认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作的拓展。二、实事求是的评述史传文学大都以严谨的史实传世,对人物的真实行为和事件发展过程作总结、概括,实事求是地加以评述臧否。一切论述都有理有据,一切叙事都有切实的目的,这是史传文学与其他文学形式的最大区别。很多学生做阅读题时提炼不出作者的思想,找不出全文的叙事逻辑,将关注点放在极偏狭的一两处议论中,因此所作的分析总是以偏概全;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不能正确立足论点选择论据,所选内容要么太多太散,要么“写偏”,使内容脱离思想,逻辑与事实不能充分结合、彼此验证。学生出现这两类问题,都是因为忽略了“实事求是”,忽略了以事实体现思想的为文原则。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在生动叙事的基础上,于行文中加入了自己的议论,使文章叙议结合,体现出了个人丰富的情感和价值取向。文章先以简略的文字概括写出了屈原家传、生平、遭陷被逐于是作《离骚》的经历,然后插入评述:“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既与人物的经历紧密结合,又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思想。叙事真正做到了为议论服务,议论也为叙事作了提炼,二者的紧密结合,让作者的思想得到了充分展现。后文这样的议论俯拾皆是,如叙述怀王因用人不当导致国破身死,而后插入议论“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展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最后一段“太史公日”独辟蹊径,并没有延续文中“论政”“论贤”的议论重点,而是转而围绕屈原的文章写其文人情怀,表面上是在避实就虚,其实与学生议论文常用的结尾升华作用相似。虚写一笔,却巧妙地让文章从高峻的政治思想层面“软着陆”,落到具体的人文关怀上,这种亲切而不失庄重、自然而不离主旨的结尾,不正是很多学生在阅读中难以理解、在写作中难以驾驭的吗?

把握文章脉络、提炼观点、恰当拓展,正是许多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难以准确把握的内容。以《屈原列传》实事求是、情感自然的风格引导学生学习,不失为一条终南捷径。

三、精确典雅的表达

史传文学大多以精确、严谨的表达见长,《史记》的表达精确到句读级别,几乎字字都有用、一字不可删,表达颇显作者的文学功底。部分句式极其整齐,形成的排比层层推进,气势如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不会感到堆砌,反而会觉得其节奏鲜明,文章气势更强。这些展现作者语言功底的表达,值得学生深入学习并鉴赏。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其中情节妇孺皆知,教师教学也多以分析其思想为主。其文章结构既无《鸿门宴》的首尾呼应、“略一详一略”的结构,也没有《屈原列传》的夹叙夹议,它内容精彩但表达方式相对传统、单调,重点作思想分析并无不可。但教师普遍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文章的语言。文中并列句式很多,如“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等。文章本身为廉颇与蔺相如的合传,在叙事中对廉、蔺二人进行穿插描述,文章论述的人物关系主要为“秦一赵”的二元对立和“文一武”的对立统一,在表达上也多以并列句式,类似于“彼则……此则……”“如此……否则……”,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索。这种句式大量存在于文中,在体现一种思辨性的同时,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结构之美。

用现代汉语作文,难以复现古汉语典雅优美的文辞、凝练深邃的表达,但可以借鉴古汉语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传统审美,写出文言文的气质。善用并列和排比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并列式行文展现出的典雅气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下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自觉地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应用。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作文能力都有较大帮助,对于学生理解并欣赏汉代之后的大多数文言文作品也都有重要意义。

四、中华文化精神的内蕴

史传作品表面上记人,其实是在记史、记时代、记道德,记一个个王朝的兴衰规律,记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其思想性与作者的文化使命感不言而喻,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值得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继承。

如《鸿门宴》记载的是相对敏感的政治话题,难以拿捏。但作者凭借自己的巧思和才華,既没有语焉不详,辱没史家的使命,又没有一味歌功颂德,败坏自己的操守,而是秉持一颗忠诚述史之心,客观地分析刘邦最终夺得天下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同时细腻地刻画了楚汉两个阵营中的人物,以生动细腻的人物形象代替了成王败寇的评述,体现出了中华文化崇敬前人、以人为本的人情味。结合司马迁本人的遭遇,《史记》更是体现了中国文人实事求是、为后人存真的精神操守,以及审时度势、巧妙经营的处世智慧。

《屈原列传》以屈原的个人事迹,展现了中国文人的政治理想和家国情怀,以作者的评述概括了一代代志士遭遇种种不幸而永不言弃的广阔胸襟。《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化意义较重,但其中对国家的忠诚、以大局为重的意识,仍然是值得学生继承的文化财富。《信陵君窃符救赵》体现了中华传统用人智慧:各尽所能、各有所长,体现了“君”“士”之间真诚相待的良好风尚,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有较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以《史记》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史传文学蕴含了丰富的文学价值和巨大的思想文化价值。高中教材中有大量《史记》选篇令人欣喜,教师应该正确充分地应用其中的教育资源,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核心素养。在以课内内容为基础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二十四史”,尤其是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其文辞古朴易懂,学生相对来说容易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对传统史书产生阅读兴趣,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也有较大的益处。

猜你喜欢

屈原文学思想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屈原之死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文学小说
屈原送米
文学
阿吾(一首)
屈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