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加快美丽城市建设的做法与思考
2018-01-25李亮生
建设文明与美丽城市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要求。一直以来,兴国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完善城市配套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显著增强。
一、当前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兴国县紧紧围绕“完善城市功能、解决民生问题、提升宜居环境”的目标,全力开展“城市双修+扩容提质”,大力推进文明与美丽城市建设,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市更加靓丽、更富活力、更有温度。
城市规划日臻完善。以规划为引领,推进“全域规划”“多规合一”,聘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研究总院等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综合交通、公共设施、绿地、给排水、环卫、电力、慢行系统、通信设施等10余项专项规划。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围绕城市双修,着力解决停车难、买菜难、上学难、就医难、上厕难等城市问题。3年谋划新型城镇化攻坚项目34个、投资57.35亿元,在全市年度考评中始终站在前列,其中2016年名列全市第一,2017年名列全市第三;城镇人口42.18万人,城镇化率达49.8%。按照“重生态、强民生”理念,高标准建设的潋江国家湿地公园,接受了2017年全市六大攻坚战考核,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和市民的一致认可,已成为兴国的一张新名片。
城市管理不断提升。以“十大整治”为抓手,持之以恒开展城区环境整治,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2017年拆除违规广告牌匾近10万平方米,整治小街小巷14条,完成了主干道的亮化美化,新建公园和小广场近10个,新增绿道20公里、公园绿地200万平方米,被评为省级森林城市。全面推行城区环卫保沽市场化服务,在全市率先推出共享单车,被评为全市最美县城。
二、城市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兴国县城市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规划水平不够高。在城市风貌塑造上,地方特色还不明显,在反映地域文化、留住城市记忆方面仍有差距。在建筑设计上,“精品建筑”少,存在有“房子”没“建筑”现象,城市特色不明显。
城区净化有盲区。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区域,仍然存在乱堆乱放、乱披乱挂、乱搭乱建,施工现场围挡不规范、进出道路没硬化、工地物料没篷盖、场地洒水清扫不到位等现象。
市场运作不通畅。2017年11月1日起,兴国县城区实施环卫市场化服务,城区及经济开发区内433.75万丌12的保洁实行外包。但对中标企业未严格目标考核,环卫保洁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管理体制未理顺。职责边界方面,具有城市管理职能的部门众多,不同程度存在职责交叉、边界不清、推诿扯皮,工作合力尚未形成。管理方式方面,仍停留在问题式管理上,哪里出现问题、哪里接到群众投诉或领导批示后才去处理解决,没有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市民意识还不强。部分市民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参与意识不强,甚至有不理解、阻挠整治工作的现象。市民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比如,在整治沿街店面橱窗广告时,部分市民不愿配合,甚至采取过激行为进行阻挠。
三、加快美丽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强化设计促提升。加快引进懂城市、懂设计的专业人才,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设计城市建设。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问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对各类建筑单体、景观环境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和引导,凸显城市风格和品位特色,体现兴国特征和时代风貌。
全面覆盖抓治理。按照全覆盖、全时空的思路,瞪眼较真碰硬,持续推进小街小巷整治,尤其是对无规划审批、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的路灯广告、屋顶广告进行集中整治。加強城区施工工地和闲置空地管理。对施工工地的围挡设置、进出车辆清洗、出入口道路硬化、喷洒降尘设施装配等方面加强检查,绿化和美化闲置空地,实现施工现场100%封闭管理、建筑垃圾及渣土100%密闭运输、裸露场地和土方堆场100%覆盖。
完善机制保质量。健全道路清扫、园林绿地养护、生活污水处理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切实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化运作科学有序。一是加强事前、事中监管,防止领导干部随意插手或干预招投标等现象,保证市场化运作公开透明。二是加强对企业标后履约监管,督促中标企业严格按照合同履行职责,确保环卫保洁服务质量。
理顺职责强管理。探索城市执法权与管理职责分离。政府职能部门履行管理职责,城市管理部门主要保留行政执法权,实行管罚分离,管理前置,执法后移,实现城管从“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同时,加强综合执法,落实监管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和全面化。
人民城市人民管。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让群众成为文明与美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主人翁,实现全体市民共建美好城市、共享美好生活。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让文明与美丽城市建设宣传进社区、进庭院、进楼道、进家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让群众动起来。二是发挥公职人员带动作用,发动群众从房前屋后实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三是开展“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等活动。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一个个家庭来影响整个社会。
作者简介:李亮生,兴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责任编辑:余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