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类?
2018-01-25吴安奕
吴安奕
小雨今年读大三,最近迷上了电视台男团选拔节目中的明星。遇见了一件特别堵心的事情:
她在微博上说了一句:“xxx的八塊腹肌好迷人啊!”然后这位偶像的粉丝就把她挂了(“挂”的意思就是转发到自己的微博首页上),说:“xxx明明只有六块腹肌,你不要给他抹黑!”随即引来大量转发和评论,大家都在骂小雨,认为她给偶像“抹黑”。
小雨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来到我这里咨询。她不明白,她明明也是这位偶像的支持者,为他投了很多票(这类男团出道必须是粉丝投票票数高的才能胜出,而粉丝投票必须用金钱购买),她还请假坐高铁特意去应援,为什么还会被这样误会?八块腹肌或者六块腹肌不都是因人而异的吗?就算她说错了,怎么能说她给偶像“抹黑”呢?
她为此十分难过,几天茶饭不思,有很深的挫败感,影响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我抑郁得想退圈了!”她说。
“什么圈?”我问她。
“饭圈!”
“饭圈”,其实就是早期我们说的“追星族”,现在有了新的名称,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饭圈文化。我曾经在自己的微博和个人信箱开通了一个关于饭圈的话题栏目,发现这个群体年龄跨度其实非常大,上至八十年代的那—代最早的追星族,下至现在年轻的“零零后”。但是真正在各种话题作为主要流量贡献者的,大部分是青少年。粉丝的主力军集中在中学生和大学生这个阶段,而刚出来工作两年之后的白领,“混圈”的积极性会大为下降,年纪大的追星族更加倾向于理性。
小雨的案例和来自我邮箱的很多学生的投稿,引起了我对青少年饭圈文化的思考:这种文化到底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提示呢?
怎么看待追星这回事儿
我经历过我国最早“追星族”的青少年时期,当时国内青少年追的大多是港台明星,在当时的媒体或者是教育界,对追星的这种行为几乎都是否定的。在新闻报纸上、电视节目上,曾经大规模地开辟专栏批评“追星”的行为,这种行为也反映了当时教育界在面对这种多元文化时的单一眼光,光是制止、否定,或者是直接对演艺圈从业人员进行贬低,我觉得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饭圈引发的问题。而且最初的那些追星族现在已经是不惑之年,虽然追星态度理性了很多,但照样还是偶像的忠实粉丝。不管是看待追星的问题,或者是现在饭圈的青少年文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应该更加理性客观,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贴上主观的标签。
“抱团输出”与归属感
拿着标语聚集在偶像搭乘班机降落的机场上接机;在偶像丑闻缠身的时候有组织地在网络上进行辩驳、洗白;在偶像有新作品登台演出的时候,穿着整齐划一的服装“应援”,给偶像支持的力量。
这种场景在现在很多饭圈里很常见,圈外人惊讶于这些粉丝的斗志和狂热,并且感到纳闷:他们何来如此整齐划一的行动?
现在的偶像明星已经不再是过去包装特定的人,推出作品之后再培养人气,而是让观众参与培养偶像的过程一“你想让你喜欢的偶像出道,你就得花钱花时间花精力给他投票,支持他。”这种偶像培养方式就是偶像经济更加商品化的—个重要转变,支持同—个偶像的人为了能让自己喜欢的偶像胜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抱团输出能量。
在这样的抱团输出里,能迅速建立起友谊和交情。
在这样的团体里,大家目标一致,甚至在爱的名义下,任何狂热的行为都能合理化,这刚好就符合青少年阶段特有的在狂暴和温柔之间游走的情感特征。
我收到的一封私信是这样写的:“前几天我发现我高中同学和我喜欢同一个男团,那种兴奋感,就是怎么说,长久以来没有办法和生活中的朋友讨论我‘爱豆的那种无奈,憋得慌的感觉终于有—个宣泄口了,虽然我高中和那个同学不是很熟,但是一下子就感觉拉进了之间的距离。(原文摘录)”
青少年容易产生孤独感,但同时也渴望被理解。
他们还不太懂得怎么和周围的世界建立一种和谐稳定的联系,也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同伴,所以“追星”这种共同的话题能迅速拉近距离。
易碎的“同盟”
但是这种条件下建立的友谊也是非常薄弱的,话题仅仅围绕着追星,而且很容易产生分歧。
比如我曾经收到过一篇关于某个花样滑冰偶像的粉丝投稿,她提到过这位偶像被黑子的某个称呼。这封来信匿名公布后,立刻激起粉丝的反弹,认为这个人并不是真正的粉丝,而是不留痕迹地给偶像抹黑。我接连三天收到不同的来信,都是极力要修正第一封信里粉丝的一些言论。
有些言论其实就我这种圈外人来说并无实质的攻击,比如有这么一段:
“XX有一条项链是迷信用的,比赛必戴,是什么水晶blabla。全球只有日本一个地方有,2000多都有粉丝买来戴……(原文摘录)”针对这部分信息后来的粉丝就来信说:“广义上来说某些无脑自萌的组织不应该算得上XX的粉丝……当然我不是讽刺某些人,只是想说明一下某所谓的粉也比某水平高得多。”其实第一封信所说的内容也算不上负面信息,但是在粉丝眼里就变成了不可饶恕的言论。她们不能容忍这样的言论是从自称是“粉丝”的人嘴里说出来的。
就像开篇小雨说的,哪怕发表了对偶像一点不同的看法,也许都会被打成“给偶像抹黑”,这种同盟关系就迅速地破裂。最严重的结果就是被开除“粉籍”,或者自动“退圈”,也就是不再混粉圈,也许心里还是会默默喜欢那个明星,但不会和大家参与共同的活动和话题。
这是粉圈里的人际关系既坚固又脆弱的一种表现吧。但是这种人际交往方式并不是我们现实生活里人和人交往的常态,现实中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并不会迅速热络起来,又因为对一些事情看法不一样迅速决裂甚至反目成仇。现实中的人际关系通常是更加缓慢,模糊,不那么泾渭分明的。
所以有些时候要注意提醒青少年,在“粉圈”里形成那种特有的交际方式和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现实生活里我们需要时间和耐心去了解一个人,也需要包容心和忍耐力,甚至在真正的工作中很难做到完全的决裂,只能控制一定的距离。
在学校里学习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很重要的一门人生课程,不要在网上一呼百应,卻现实生活中很难融入集体,这样的话对将来的生活是有影响的。
“爱”
很多青少年追星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种狂热和痴迷,其实和他们特定的年龄阶段是分不开的,
很多“迷妹”会表示喜欢某个男明星是因为他“很帅”,或者“给人非常阳光的感觉”,满足的是一种对爱的需求,甚至还有一些隐秘的性幻想在里面,这种性幻想是广义的,比如代替的是对美好的异性类型的一种期待。很多广受欢迎的男性偶像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质:英俊,高大,年轻,而从商业的角度上,公司在包装男性偶像的时候也会对市场做出细分,在高大英俊年轻这些其同的特质上还会做出一些符合女性性幻想需求的特质,比如“忠犬”,意为深情温柔的男性,比如“腹黑”,意为表面乖巧却有心计的男性。
粉丝对偶像的“爱”的方式隐约也投射出自己对“爱”的理解。
爱是什么呢?是你说的一切都对,我不顾一切地去维护你,我要打倒你面前的一切阻碍吗?但是在面对对方陷入甜蜜恋情的时候,为什么这种“爱”会变成怒气和悲伤这种负面情绪呢?
如何处理这种情绪其实也是青少年的“爱的演习”。
“爱的演习”需要走向成熟
我接待过一位咨询者,她读大学,是一位日本偶像的资深粉丝。因为日本那边有严格的版权制度,所以那位偶像的资料很少,她必须去日本本地才能追星。
这位女孩在偶像的激励下考上了国内非常好的大学,后来在去日本读硕士的选择上为难了:她想去读的专业和娱乐圈风马牛不相及,而她如果想进入那位偶像的事务所工作,她就要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她说这位偶像今年淡出,资源也不太好,她很担心自己如果不做一些努力,就再也不能在舞台上看见她一她的偶像是个女性。
她就偷偷去了那位偶像家人开的店里,想为自己的迷茫寻求答案。但是消费了一顿饭之后到结账,都不好说出来意。
收银的那位女士是偶像的妈妈,反而主动问她:“你是为了那个人来的吗?”
她慌忙离开。
这就是她对“爱”的理解。
受到激励,默默支持,但是却因为无法走近对方感到痛苦,即便如此,她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唐突打扰到别人。
我说如果当时你对那位收银的女士说明自己对偶像的支持和爱,会不会就不用这么苦恼呢?也许你根本不用去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不用进入她的事务所。你需要的可能只是—个表达的机会。这个机会和你考进事务所,去她家的店里消费又有什么区别呢?
她惊讶地说: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吗?
这是我听过的关于追星最为委婉和动人的一段经历。
爱一个和自己生活圈子完全没有关系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很安全的,因为这种感情是单向的,单向意味着不会受到拒绝,而且这种爱是广义的,但是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真正要学会的是双向的爱。
饭圈文化中的“爱的演习”表达的是这个年龄段对于自己心目中美好事物的投射,也是尝试着一种爱的方式,为偶像打call,为偶像战斗,这只是爱的第—个阶段,它表现的是忠诚,勇气和热烈。在现实生活中,爱的第二阶段就是“相处”,这是双向的。可惜追星的这个过程并不会包含这一个阶段,所以我案例中的那个姑娘飞到了日本,真正要面对自己支持多年的偶像吐露心声时,却仓皇而逃。
因为她“爱”了这么多年,对方却对她一无所知。这种信息的不对等是让人尴尬和害怕的,她只能赶紧拉开距离。
饭圈文化折射的是青少年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不管是教育者还是青少年本身,都可以从自己追星的这个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慢慢学习和这个世界建立起关系。作为教师,或者是长辈,也不应该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横加指责,应该帮助他们从中学习,慢慢看清楚“圈里圈外”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