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块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探索
2018-01-25肖勇
摘 要:本文回顾了语块理论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以《英语精读》课程为例探讨了语块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块;英语教学;英语精读
一、 预制语块理论
人类语言中充满大量的语块(chunks/formulaic sequences),有研究表明,语言中约有50%-70%左右是由语块组成的,说本族语的人通常能流利、自然地使用本族语语块,从而表现出语言使用的地道性、准确性和流利性。有研究者比如Nattinger &DeCarrico(1992)声称,决定语言流利程度的并不是学习者掌握了多少语法规则,而是取决于学习者掌握了多少预制语块。因此,二语学习者一旦能熟练使用二语中的语块将对其二语习得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提倡词汇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的Lewis(1993)指出,“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并强调“词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帮助学习者提升对语块的意识”。
语块(formulaic sequence)又称预制语块(prefabricated chunks)或者词块(lexical chunks)等。研究者们对其有不同的定义。比较普遍采用的说法包括:Weinert(1995)认为语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分组成的语言单位,具有一定的语法、语篇功能。Wray(2000)认为,语块是一连串的词语,不依语法规则随机生成,以预制形式事先储存于大脑记忆中,是可以直接、整体提取使用的语言序列。总而言之,语块通常被认为是一门语言中由多个单词构成、形式固定且充当词组使用,具备词汇与语法特征的短语或词语序列。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对预制语块的分类也各有不同。N.Ellis(2012)根据固定及替换成分的不同将预制语块分成三类:固定表达、句式、构式。固定表达中替换成分最少,在句式中固定成分与替换成分各占一半,而在构式中表现出少量固定成分而有大量替换部分。Lewis 将预制语块分为四类:(1)聚合词(Polywords)即所谓的固定短语,比如for example,on the other hand,in fact。(2)习惯搭配(Collocations),比如be born with,learn of,take care of。(3)惯用句型(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比如It is simply that,neither nor,feel in ones heart。(4)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比如first of all,secondly,last
but not least。
二、 语块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倡导语块学习的外语教学模式中,通过语块的形式记忆、存贮、应用语言,一方面能提高学习者处理语言信息的效率,另一方面更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语言产出的流利性,从而对二语习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语块在教学和使用中始终是整体记忆,并且以整体形式提取,学习者不需要临时构建,一定程度上缩减了信息加工时间,所以能够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同时,由于减少了许多因语法重组、母语干扰、文化差异等因素造成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语言的流利程度。尽管如此,有研究表明,相比单个词汇语块更难习得(Boers & Lindstromberg
2009)。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学习者缺乏语块意识,也许根本无法注意到目标语中的语块,从而使语块成为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差距最大的部分。
三、
语块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精读》是高职高专英语各个专业(包括应用英语、商务英语、英语教育等专业)的基础阶段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覆盖英语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篇章、文体等语言知识,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語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提高学生词汇意识、词汇能力是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基于语块的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讲授语块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辨识文本中的语块。在每一篇课文内容的学习、理解及分析后,要求学生提炼文本中的语块。以《英语综合教程》第2册第二课为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Education》,在传统的篇章分析后,要求学生标注、罗列文章中出现的语块,比如:drop out of,take advantage of,its true that,the opportunity of a lifetime,care
much,be aware of等等。
其次是对个别重点语块进行适度的讲解和操练,并帮助学生进行口笔头替换练习。比如:doing sth, doesnt automatically do sth、Its fine to do sth, but not
if等。之后,要求学生使用本课学习的语块复述整篇课文或者某一个主题。最后是定题作文或者是自由写作,要求学生尽量在文章中应用学过的语块,并标志出来。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或有控制或有创新性的口笔头练习,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学得的语块,并帮助学生把这些接受性的词汇知识转化成产出性词汇能力。
这种教学设计吸收了当前语块理论对二语习得的有效性研究,同时关注了语块输入、输出频次效应对学习者产出性能力提升的积极影响,以促进高职学生英语产出能力及产出表现的提高。
四、 结语
基于预制语块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二语输入效率、输出质量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进行预制语块的讲解和内化练习。同时,学习者不仅在课堂内更应在课外学习中,不断加强语块意识以及语块积累、语块学习、语块的应用,增强自主学习语块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提高外语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涛.预制语块与二语输出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19-20.
[2]屈典宁.国外语块实证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学刊,2016(2).
[3]靳洪刚.有效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中的作用[J].世界汉语教学,2017(4).
作者简介:
肖勇,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