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李春光
2018-01-25倪乃华
摘 要:问题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基础,只有提出问题并将问题进行解决才能获得一定的进步,此种说法在课堂教学中同样适用。通过问题将教学内容引出,并借助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将“问题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构建,即是将问题作为中心,将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改善课堂教学的气氛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还可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且运用知识。
关键词:问题式;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一、 “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式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细化,然后总结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最终通过问题形式进行提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学习,可视性合作学习分组探究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最终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
二、 “问题式”课堂教学优势分析
(一) 体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对“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正式提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将其进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开小差、教学效率低的情况,其原因是教师教学过程没有考虑全体学生,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作为教学活动旁观者的想法,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学习兴趣减退,注意力也无法集中。“问题式”教学模式可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此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设置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针对学生认知水平提问不同等级的问题,从而使得全体学生都可参与其中,其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不断提升。
(二) 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及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侧重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严重忽略,而“问题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自身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此外“问题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采用由简单向复杂逐层递进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有效锻炼。
三、 “问题式”教学中问题设置的基本原则分析
(一) 教学问题设置需要遵循教材作为核心的原则
“问题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需要将教材作为核心,紧抓教学目标的关键点并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进行不同等级教学问题的设置,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二) 教学问题设置需要遵循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则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为了应对当前阶段不断发展的教学需求而创立,所以需要与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进行统一,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并且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由浅至深的问题对学生逻辑性、发散性等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三) 教学问题设置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问题设置时需要结合当前阶段学生学习的根本需求进行,了解掌握所教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现实情况,保证教学问题的科学性,从而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
四、 “问题式”教学基本步骤总结
“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行可总结为四个步骤,第一,提出问题并引发学生思考;第二,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第三,对疑难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第四,教师总结以及巩固训练。“问题式”教学模式最为基本的特征是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而且教学重点十分明确,借助问题讨论的方式推进课堂教学进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可对学生各种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1.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教师在进行问题创设时需基于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和学生实况完全掌握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并设计成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问题设置要具有针对性,可代表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2. 学生小组讨论及合作探究。教学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可参考教材对问题进行解决,如自身无法解决可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进行合作探究,利用不同思维的碰撞达到教学问题解决的目的。3. 疑难问题解决。学生知识水平毕竟有限,如小组讨论及合作探究也无法对问题进行解决,可将其归类为疑难问题,此时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4.
教师总结并进行对应的巩固训练。教师将所有学生的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归类总结,结合当前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宜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此外可利用课后习题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学生知识记忆的同时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问题式教学通过抽丝剥茧和自主学习的方式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锻炼,符合当前阶段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核心,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求。
五、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家长等对素质教育越发重视,因此对于教育方面的要求随之增长,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问题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符合我国新课改及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和原则,将课堂归还学生,教师由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注重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总而言之,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前阶段已经取得相对理想的成果,可以考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简介:
李春光,倪乃华,吉林省德惠市,吉林省德惠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