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感疫苗到底该不该打?

2018-01-25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47期
关键词:流感疫苗毒株流感病毒

天气一冷,身体不舒服的人便多了起来。如果发高烧、浑身酸痛,很可能是流行性感冒,也就是常说的流感。

欧美发达国家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在60%以上,而我国普通人群的接种率,大约只有9.4%。流感疫苗到底该打不该打呢?网络上流传很多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误区,我们必须清楚。

误区之一——“适当生点病可以提高免疫力,所以不应该打流感疫苗”。这句话,错在两个地方。

第一,生病不能提升免疫力。免疫和血糖、血压有点像,都属于系统工程,受很多种因素影响。虽然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增强免疫力的小窍门,但是还没有哪一种得到了科学证实。正确做法是:1.相信自己的免疫系统,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免疫系统的运转;2.尽量避免感染。勤洗手、生熟菜板分开,不要给各种细菌、病毒侵袭自己的机会:

第二,流感不是一种适当的疾病。

对于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来说,在没有合并感染的情况下,流感的预后尚可。对于特定人群,孕妇、儿童、老人、有基础疾病者,流感则可怕得多。流感不是小病,可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严重的负担。

误区之二——“以前接种过流感疫苗,今年不用再打”。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而流感病毒不止一种,变异速度很快,每年的流行毒株,都不太一样。所以——因为流感病毒种类多、变异快,所以今年流行的流感毒株,未必与去年一样;而疫苗,一方面具有针对性,疫苗和流行毒株匹配,防护效果才最好;另一方面,流感疫苗提供的保护,通常只能维持6个月。

誤区之三——“就算打了流感疫苗也会得病,所以不用打”。

流感疫苗有保护力。多项研究表明,在疫苗与流行毒株高度匹配的情况下,流感疫苗可提供70%-90%的保护。实际情况,往往没那么理想。

对于儿童,有学者选取了近3000名6-59月龄的儿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大约在42.3%左右;对于老年人,北京市西城区的对照研究研究表明,3个月后的保护率是64.29%;对于18-59岁之间的成年人,保护率为47%。也就是说,大约有一半的人,原本会得流感,因为接种疫苗而成劝避开。

流感疫苗能形成屏障效应。只要接种的人够多,便可以形成屏障效应。比如说儿童是流感高发人群。成年人的流感发病率在10%左右,儿童高达20%-30%,在严重流行季节,可以达到50%。如果不接种疫苗,一旦儿童患病,很有可能传染给家庭成员:

目前,疫苗是应对流感最好的方案。所以,适时接种疫苗,不仅对自己有好处,对家人、对胎儿都有好处。当然,除了接种疫苗以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

猜你喜欢

流感疫苗毒株流感病毒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感染两种新冠变异毒株比利时九旬老人病逝
流感季将至,流感疫苗到底如何接种
4台湾人打流感疫苗后死亡
带头接种
流感病毒为何肆虐冬春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打流感疫苗十月最佳
为何要如此重视H7N9型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