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选配及应用

2018-01-25吴玲

绿色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

吴玲

摘要:指出了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不断提升,园林景观建设在我国海岛城市作用越发凸显,海岛城市园林规划水平逐步提升,耐盐碱抗风型植物作为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效果,改变区域生态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调查等方式,尝试对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平潭莲花山公园园林景观构建中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状况,对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选配及应用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海岛型城市园林景观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耐盐碱;抗风;园林景观;海岛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5-0023-0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园林景观作为海岛城市建设形成重要构成基础,对改善海岛生态环境,带动海岛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地区经济增长等有着十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不断提升,园林景观建设在我国海岛城市作用越发凸显,海岛城市园林规划水平逐步提升。

但是就目前而言,海岛城市在进行园林规划构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随着海岛城市城市化进行日益加快,很多城市盐渍化问题不断加剧,加之风蚀、土壤营养成分不断流失,园林绿化质量欠佳已经成为阻碍海岛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的建设难题之一,成为了海岛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瓶颈之一。近年来,随着海岛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不断的发展,我国学者对于海岛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植物绿源研究不断增加,尤其是通过对海岛城市耐盐碱抗风型植物的调查了解,发现这类植物作为海岛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植被有着良好基础条件,越来越多的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开始被应用到海岛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针对于海岛型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发展起一定推动作用。

在这一背景条件下,笔者以福建典型性海岛城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莲花山公园园林景观设计项目为例,对于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选配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了解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作用,更进一步促进我国海岛城市园林景观发展与建设水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以典型性海岛城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对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选配与应用进行研究,旨在更好地掌握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觀规划应用中的相关理论,更好发现适用于海岛城市园林景观的耐盐碱抗风型植物种类,促进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进一步应用。此外,通过此次研究,希望解决长久以来平潭综合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平潭综合实验区绿化建设的速度、质量、艺术水平以及综合效益状况,更好地发挥平潭综合实验区绿化建设生态水平。

1.2.2 研究意义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通过本次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理论发展,尤其能够进一步为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提供相关理论指导;从现实意义层面上来看,针对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选配和应用进行研究,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海岛城市园林景观绿化问题有极大的帮助,真正有助于海岛城市在园林景观建设中通过植物绿化发挥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进一步美化城市的作用,推动对台旅游业的发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针对本次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简单的概述。

第二部分主要对于本次研究中相关概念含义,海岛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绿化植物的应用原则、影响元素、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对于海岛城市景观规划作用进行分析理论研究。

第三部分主要以典型性海岛城市平潭为例,选取莲花山公园设计案例,分析规划前后园林景观设计中耐盐碱、抗风沙植物的情况,并提出在耐盐碱抗风型植物选择运用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结合平潭综合实验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实际状况,对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景观设计中进一步应用提出了解决策略。

第五部分为总结部分。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本论文主要通过网络、国内外文献电子数据库以及国内图书馆资源系统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及书籍,整理归纳出了有关于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和选配的相关理论及主要影响因素。

(2)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对于平潭周边城市园林景观绿化进行实地了解,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3)案例研究。在论文中通过以平潭综合实验区莲花山公园景观设计为实际案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相关资料整理,对于论文议题进行了实例论证。

2 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景观构建理论研究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城市园林景观定义

园林景观是指一个城市园林设计中,最具个性和代表设计内容,是一个城市精神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往往能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全面体现出一个城市文化特色,而且还能为人们营造出良好休闲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时,要不断将美观与功能相结合,通过园林规划设计真正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改善,为城市居民创造出更好的娱乐休闲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2.1.2 海岛城市定义

海岛城市主要指在空间布局上受限于海岛的城市,这种城市特点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地形特点一般为中部丘陵逐步降低为平原,城市规模较小,人口相对集中。在气候方面,我国大部分海岛城市受海洋性季风影响较大,降水量分布多集中于夏秋两季;独特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往往容易导致海岛城市土壤盐碱问题严重化,主要原因在于海岛城市易受雨季淋溶问题的影响,土壤中盐分容易流失,而在旱季,由于城市降水较少,土壤积盐问题就会加剧,随着季节变化,植物在不同季节受盐害问题会发生不同,难以控制,因此这会不断加剧海岛城市的盐碱化问题,造成城市绿化困难。

2.1.3 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定义

耐盐碱抗风型植物通常是指具耐盐碱性,并具备一定抗风能力植物,一般情况下,植物根系比较发达,材质较具韧性,是植物能否具备耐盐碱抗风能力的先决条件之一。

2.2 海島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选配原则

2.2.1 耐盐碱能力强

海岛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植物往往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盐碱性,可以适应造绿地的土壤含盐量,也就是说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植物的耐盐能力要与绿化地土壤含盐量保持一致,与此同时,植物还需要考虑到绿化植物对不同盐分的适应性。

2.2.2 抗旱耐涝能力强

海岛城市由于盐碱地区广泛,尤其是海滨地区,在夏季降雨集中且雨量较大的情况下,洪涝灾害频发,海岛城市常常面临着洪涝和盐害并存的问题,因此,海岛城市在选择绿化植物时还得着重考察植物所具备的抗旱耐涝的能力。

2.2.3 抗风能力强,易繁殖

园林景观在海岛城市构建中还具有重要的防风功能,扎根牢固的树种。尤其在秋冬季节,很多海岛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海风湿冷且持续时间长,并夹杂大量的盐分,容易对绿化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植物的防风性,将不同的植物种类进行搭配,提升植物防风功能。此外应该尽量选择易繁殖的树种,采取多种繁殖形式,在种子繁殖、营养繁殖、扦插、压条、分株、扦插中选取最优培育方案,不应拘泥一格。

2.2.4 观赏价值较高

在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应用和选配的过程中,还应该尽量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在满足使用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突出这些植被观赏价值,加强园林景观层次丰富性,提升景观整体效果。

2.2.5 地方特色突出

城市园林景观植物应用和选配还需要遵循地方特色突出的原则,即乡土原生树种适应性比较强,一方面这些植物比较易于获得,能够比较好地展现出地方特色风情。另一方面,选择一些地方性园林植物景观,体现地域文化风俗,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认知。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海岛城市特殊的气候条件,不断引种驯化,丰富当地物种。

3 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平潭莲花山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配置

3.1 平潭综合实验区莲花山公园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典型性海岛城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东部中段,南临平潭老城区,东临平潭森林公园,与翠园北路、莲花中路、馥祥路相接,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原公园总面积为447.76亩,山体最高海拔52.61m,山体南侧因过度开挖破坏,山体裸露严重。现有植被多为乡土原生植被木麻黄和大叶相思,景观效果单调,季向变化差异小。

3.2 规划后的平潭综合实验区莲花山公园概况

新规划的莲花山公园总用地面积217239.2㎡,约325.56亩,公园由北至南功能分区为:主人口景观区、森林休闲区、登高揽胜区、文化休闲区,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需要,园区根据实际情况由北至南设置了多条主游路、跑步路等,可供游客休闲健身,在多处景点连接处还设置木栈道,在景观视觉和空间的塑造上有了较好的提升。

3.3 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莲花山公园景观节点应用配置情况

为了更好突出莲花山公园的景观设计,绿化莲花山公园环境,莲花山公园选用了大量具有一定观赏性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具备规划应用如下。

3.3.1 主入口广场

为了进一步提高主人口广场的景观植被丰富性,保证广场人口具有一定绿化功能的同时,提高园林观赏性,公园节点设计选用了多种耐盐碱抗风型庭院绿化植物类,其中主要包括棕榈类蒲葵、短穗鱼尾葵、油棕、乔木类海南红豆、凤凰木、红千层、旅人蕉以及灌木和地被类大花美人蕉、薜荔、米兰、吉祥草等植物组成了植物群落景观,此外还选择了高山榕、大叶榕等作为园区景观树和绿荫树木。主入口广场立面图1所示。

3.3.2 森林休闲区

主要是半山亭区域山地风景林构建,在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应用选择上,主要选择了具有耐风能力为主的植被,主要包括木棉、罗汉松、台湾栾树、红刺林投、金道露兜等,此外还适当增加了蒲葵、短穗鱼尾葵、海南红豆、凤凰木、红千层、大花美人蕉、薜荔、米兰等植被进一步提高了森林休闲区的景观性。森林休闲区规划图如图2所示

3.3.3 山顶观景区

由于该区域常年受大风的影响,因此在该区域的植被选择上,主要结合山顶地区实际情况,在木麻黄和大叶相思为主的植被群落基础上进行了丰富,选择了抗风耐风效果比较好的植被,主要包括白兰、火力楠、垂榕、凤凰木、重阳木、大叶榕、樟树、秋枫、荔枝、高山榕、盆架子等。山顶景观规划图如图3所示。

3.4 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莲花山公园

景观设计应用与选配中存在问题

根据目前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森林花园景观设计应用情况来看,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森林花园景观设计中,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但是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3.4.1 耐盐碱抗风型植物物种类单一,不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在当前平潭综合实验区莲花山公园景观设计中,部分节点依然存在绿化物种单一的问题,尽管起到了较好的生态作用,但是同质化过度,导致园区景观建设失去了个性,不能体现出地方特色风情。

3.4.2 局部配置形式单一,难以获得更好的景观效果

在平潭莲花山公园景观设计中,受预算影响,局部节点种植模式比较简单,复层种植状况比较差,植物配置形式略显单一,尤其是道路绿化方式设计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多采用了乔木排列或双种乔木混合排列作为道路植被和绿荫景观,缺乏其他的相关植物因素。此外,在很多经典的植物群落设计简单,通常采用乔木,棕榈和少量花灌木的形式,搭配比较单一,存在难以获得更好的景观效果的问题。

3.4.3 植物种类选择不当,植物生长不良

部分地区的景观设计植物种类选择存在不当,过度片面强调植物的某一方面的功能,却忽视了其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出现了生长不良的现象,这不仅让植物受害严重,不仅不能起到美化园林,改善当地生态的作用,而且成为平潭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潜在问题。

4 进一步提升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相关策略

4.1 重视相关植物资源研究与保护

首先,应该进一步对于现有耐盐碱抗风性植物的资源进行摸底调查,这是十分宝贵的资源财富,要了解其相关特性,并加强对它们的保护,以更加充分地将其运用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其次,要不断加强对于耐盐碱抗风性植物驯化、改良及其繁殖、栽培技术等研究开发应用上做一些工作,不断学习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对于一些比较稀少的耐盐碱抗风性植物资源的培育工作。再次,要不断加强对于盐碱抗风性植物资源保护费用投入、研究投入,要大力推广那些可以适用于园林景观绿化的盐碱抗风性植物,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重要性。

4.2 加強与国外研究机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包括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在内的很多国家针对于耐盐碱抗风性植物的应用实践研究不断提高,在耐盐碱抗风性植物引种、驯化、培育、改良等多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通过筛选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然后通过将它们放在不同地区进行盐碱及抗风实验,极大地提升了这些植物适应性及其经济、园林价值等。因此,应该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国耐盐碱抗风性植物应用。

4.3 逐步建立引种驯化示范区

由于很多海岛城市盐碱地问题十分严重,耐盐碱抗风性植物资源稀缺,因此应该大力加强相关园林绿化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着力培养适宜于在本地区进行生长的园林植物,综合考虑其观赏性、园林应用性等多个方面的条件.建立植物引种驯化繁育区,不断进行驯化种植,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建立保障。

4.4 要注重相关工程措施,提升植物的生存率

提升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要进一步摆升植物种植时工程措施,通过不断将土壤改良、抗风措施、栽植技术、养护技术、病虫害防治、化学措施相结合,更好的提升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存活率,促进其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4.5 要深入实地认真调研

设计城市园林景观中合适的耐盐碱抗风型植物,设计者应该深入实地认真调研,了解不同地区、不同路段、不同规划景观的实际情况,对于植物的配置和应用做好选择,要因地制宜,做好适地种树,在保证所配备的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同时,充分利用植物个体及群体的情况下创造美好景观,更好地发挥自身生态功能。

5 结语

通过对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和配备的相关研究,让笔者进一步认识到了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海岛城市园林进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对于平潭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之后,更是很好地考察了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状况,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对于进一步提升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相关策略,是笔者结合相关理论研究,针对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实际运用状况后得出的,可为相关工程案例提供交流借鉴,以断推动耐盐碱抗风型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1]林广思.华南滨海区主要抗风耐盐碱园林绿化植物及其种植要点[J].林业调查规划,2004(3):78~81.

[2]李振中.滨海盐碱地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工程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9.

[3]卞阿娜.华南滨海区耐盐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D].厦门:厦门大学,2009.

[4]朱虹,祖元刚,王文杰,等.盐碱地的植被恢复与盐碱地改良方法的评述[J].吉林林业科技,2007(5):14~21+27.

[5]柯周荣.广州市流花湖公园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6]段慧源.天津滨海新区功能植物生态应用及其主分量特征分析与评价[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7]金小婷.干旱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及优化设计[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2.

[8]张天天.水景植物在北方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5.

[9]季玉霞.乡土植物在克拉玛依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4.

[10]董建明.江苏省竹类植物资源调查及景观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11]顾丽.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2]张炎良,陈浩,孟良胤,等.青岛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地域性研究[C]//中国公园协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公园协会,2015:4.

[13]苏燕苹.福建平潭抗风耐盐园林植物的筛选与配置[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3(3):267~270.

[14]刘 灿.深圳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与植物景观构成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15]林伟明,魏云华.浅谈滨海城市盐碱地绿化设计——以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岛公路绿化工程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3):47~52.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景观营造中的光与影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浅议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