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2018-01-25潘天玲
潘天玲
摘 要: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其自身、心理、学校、家庭等各方面,但只要多给他们关爱和鼓励,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心理疏导,注重家校合作。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学困生问题就必然存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这一问题的存在,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都有着无法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方面的研究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对策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作为一个重要学科,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学习困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谈点看法。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
1.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不能围绕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思考,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甚至开小差,心不在焉;课后不复习,课外作业不认真完成,不愿多动笔画一画,想一想,不善用草稿纸,专门看书,殊不知数学是看不出来的。做题后不反思,不变换,不求甚解,不寻求知识间的本质联系,从不阅读与学习数学有关的课外书籍,知识来源单一,知识面窄,解题方法少不能活用数学知识。
2.学习方法不科学,违背学习规律,有些在初中时是数学尖子生,进入高中后,自以为有一套成功的法宝,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自己另搞一套,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有的不能与教师“同振共鸣”似懂非懂,知识的点、线、面贯穿不起来,重难疑点没有听懂听全,课后又不及时总结,复习、巩固,没有寻找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概念、定理、法则、公式一知半解,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乱套题型,赶做作业,这样学习高中数学,肯定是失败者,但这却又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
3.不主动地探究数学中的问题,学习数学就怕没有问题。数学可以说是由若干个问题构成的,比方说函数问题,值域问题等等,把主要的,关键的问题搞清楚了,那么学生就能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系列办法。有些学生,学习中一遇到问题就放任不管,采取回避的态度,不去主动探究,不求甚解,理解停留在表面上,从而造成数学成绩不佳,就片面地认为数学难学,再说探究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是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兴趣、毅力、独立性格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与强化。
策略一:尊重学生,捕捉闪光点。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想帮助“学困生”,必须首先尊重他们。“学困生”不但有自尊心,而且非常敏感别人对他是否尊重,这和我们常说的“病人心多”是同一个道理。“学困生”有时真是气得让人有五脏六腹要爆炸的感觉,即便如此,教师也要克制自己的情感,而不能向学生“开炮”。每个“学困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长处。关键要给学生创造“闪光”的机会。
策略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智力上的不足。因此应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尽快地提高学习能力。为此要做到:
1.做好预复习工作。课前对新课进行独立自学,并做到初步理解新课的内容;课后或考前,针对笔记、课本等进行复习。
2.专心听讲、会记笔记。养成上课记笔记的好习惯,并能记下教师板书以外的内容,会划重点。
3.教会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勤学多问。
4.做单元小结,使知识纲目清楚、条理清晰,形成体系。如复习直线时,可引导他们联想一次函数,有向线段、向量、直线参数方程、直线和二次曲线位置关系等。
5.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6.自我评估,对自己学习的进程質量或方法进行检查、评定,并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
策略三:做到“三清”,让学生形成具有连续性的“最近发展区”。
“三清”即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也就是一天、一周、一个月下来应及时总结,有问题能及时解决,不要拖欠,有问题时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直接向老师请教。对每个知识点能做到点点落实,对每一单元或章节能做到块块清楚。一般情况下,一周、一个月下来都会进行一次小测验,那么此时应充分利用这次测验机会,查漏补缺,确保对所学的每个知识点能心中有数。
策略四:树立信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而对数学有恐惧感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每况愈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非常必要。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老师是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显然纯粹靠学校的老师来转化学困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参与和支持,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发动社会各界协同配合,努力改善社会大气候和学校、家庭小气候,为转化学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对学困生引导培养,在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驷骅.关于转变后进生工作的点滴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教,2009,8.
[2]李洪元,陆士杰.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M].科学出版社,1989.
[3]聂晶,吴继东.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几点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M].2005.
[4]何方,李书华.转化后进生的理论与方法知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