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评价之舟”在语文学海里推波助澜

2018-01-25石如意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班长课文评价

石如意

课堂评价作为一门艺术,运用得精妙,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针对学生个体实际情况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动、健康的学习心理。

一、丰富评价语言,营造学习氛围

1.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运用言语激励,还可以通过画红旗、奖励自制的小星星或小红花、小笑脸等小物品等进行形象化的荣誉激励,这样一来,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我肯定和心理上的满足,因而他们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現出轻松、乐观的良好情绪。

如:在指导学生朗读《小镇的早晨》一课时,一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举了手,并能声音响亮的读了一段话,我及时给予了评价:“你很勇敢,能大胆的站起来读书,我们希望能经常听到你响亮的读书声。”我又叫了一位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读了这一段话。我给他的评价是:“你的声音真好听,可以当播音员了,希望你继续努力。”课堂上教师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但回答问题的学生直接得到鼓励,而且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这样的评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自己学习的状况,知道了自己努力的目标,也感受到了老师关怀后的温暖。

鼓励是教师的法宝,是最有效的润滑剂,一句赞扬、肯定、激励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颗小五星、一朵小红花,都能让学生得到相应的鼓励,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兴趣。

2.针对性评价。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班级里多才多艺的学生很多,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写会画,有的热衷表演,有的擅长言辞,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应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挖掘每位学生的才能,引导每位学生去体验“学——学会——会学”的过程。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法,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进行比赛,分组过程中注意让内向和外向的学生相对集中,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相对集中,以便于他们在小组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百花齐放,同时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在课堂上,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朗读、游戏、表演等积极评价的同时,学生也为自己出色的表现感到高兴,从而更加热情地投入,大胆地实践。

二、活用评价方式,体现教学评价研究的价值

1.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用多元互动拓宽展示平台。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让学生走进文本,使他们在评价中发现自我,跃上一个崭新的空间,释放生命的精彩。

如:学习儿童诗《地球什么样》,当大家兴致勃勃地研究到地球这件“美丽的花衣裳”时,教室里学生们的意见各不统一,我思索了一下说:“大家讲的都有道理,请你再思考一下,哪一种意见更合情合理,并进一步讲明自己的理由。”这时,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补充说:“老师,我发现,作者写的四种颜色具有季节的代表性,绿色代表春天,那是小草的颜色;蓝色代表夏天,小朋友最喜欢在蓝蓝的水里游泳了,黄色代表金色的秋天,而白色代表大雪纷飞的冬天,课文这样的编排多么的巧妙,我们还是别把它破坏了。”一席话,讲得头头是道,掷地有声,让大家心悦诚服,一致公认按照课文内容来学习。学生通过比较评价,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课堂的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达到了学而有所得的宗旨。

2.学生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突出了主体。

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改变以往只有教师评价的倾向也确立了学生也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地位。

如:《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评析

在《金色的鱼钩》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用一定的速度读课文,完成一道填空题:这是一个_____的班长。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学生代表发言。

生:这是一个诚实守信的班长。

生:老师,我反对。老班长没有做到诚实守信。

生:老师,这篇课文讲的是老班长牺牲自己,成全三个小战士的事情,与“诚实守信”没有什么关系。

……

师:我建议同学们先别急躁,你们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理由,好吗?

生:老班长答应过指导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三个小战士带出草地。而在还有二十多里路就要走出草地的时候,老班长却死了。所以我说他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而且在老班长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自己也亲口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师:老师很喜欢听到你这样的观点,说明你认真看书,认真思考,这个方法值得所有的同学学习。生命诚可贵,难道老班长就不愿意让自己好好活下去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班长为什么就不喝那救命的鱼汤?

(学生读书思考。)

生:我从“奄奄一息”这个词看出来老班长快要死了,他知道自己就算喝了鱼汤也活不下去,所以他就说别浪费东西了。他不喝,是要省下来让给三个小战士喝。

生:文章前面说,老班长四十岁还不到,就“背有点驮,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我觉得老班长常时间营养不良,到这时,生命已走到尽头。

生:老班长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子,是因为他总把吃的东西让给了三个小战士。书上说得很清楚,“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

生:这让我想到了《马背上的小红军》这篇课文,小红军和老班长都是那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endprint

师:现在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老班长是个讲诚信的人吗?

生:我觉得是,他答应指导员要把三个小战士送出草地,事实上三个小战士是平安走出草地了,老班长说到做到了。

生:老班长和《军神》中的刘伯承一样,让人肃然起敬。

……

【评析】把握课堂内与众不同的声音,教师就能让自己的课堂煥发出不能预设的精彩,在这时候,教师的即时评价成了画龙点睛之笔,课堂的亮点在教师即时评价过后出现。当学生有争论的时候,教师不必过早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毕竟教师的“权威”在某种程度上始终存在。

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前因后果,难能可贵的是,这是学生自发自觉地主动参与,因而生成的教育意义与教师的生硬解释有着天壤之别。在这里,既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熟知,又要求教师敏锐地发觉问题的价值,而且一旦问题铺展开来,教师对它的动向要把握得不偏不倚,处理得恰到好处。在即时评价用得好,生成状况来得妙的课堂里,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言者善绘”“闻者有味”,或者“言者善辩”“闻者善断”。

3.自我与他人的评价相结合,保持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的评价兴趣浓厚。

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能促进其自我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热情的保持,这样能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我。比如当一名学生的朗读比以前有进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你今天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呢?”学生自我评价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学生会从优点和不足两面进行评析,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通过教师和同学的激励使其树立了自信,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再如一堂课结束了,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契机,教师可问:“这节课你们学得怎么样?你们认为本节课中谁的表现最出色?”学生马上就会展开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既有对知识和能力的评价,也有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验是富有个性化的,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耐心地去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幼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性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沈玉顺著.课堂评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长课文评价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背课文的小偷
班长的烦恼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