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古诗词中的地理
2018-01-25张海洋
张海洋
摘 要:唐诗、宋词、元曲等古诗词,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是我国艺术宝库里面的瑰宝。这里面有很多与地理相关的名词佳句,我们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若能够较好的利用一下古诗词,既能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关键词:古诗词;天气;气候;地形;地理
中国的古诗词,特别是我们经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等,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是我国艺术宝库里面的瑰宝。古诗词很多都是抒发了诗人的一些情怀,博大精深,意境高远,其中有很多与地理相关的名词佳句,这里面有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在我们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地引导学生把一些与地理相关的古诗词进行深化理解,既能够较好的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地理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文修养,尤其是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做到地理、语文跨学科融汇贯通,可谓一举多得。
一、古诗词中的气候
我们在讲季风和气候的海陆差异的时候,可以使用《凉州词》。这首词的作者是王之涣,其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句,说的就是玉门关之外杨柳树没有返青,不要埋怨杨柳树,而是由于春风(其实就是夏季风)吹不到造成的。总体来说,由于海洋的主要成分是海水,而陆地上的主要成分是泥土和岩石。海水和泥土岩石的热力存在着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压中心,并且这个热力差异还随着季节发生着变化,进而造成每年的风向也随着季节产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季风。季风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称为季风区,把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其界限大致是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而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而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线以西,夏季风自然就刮不到这里了。
影响气候的当然不止海陆因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诗人岑参的代表作,其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张敬忠《边词》中“五月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这两首诗都可以在讲影响气候的纬度因素里面使用。
除了以上两种,还有地形的差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最是经典。这首诗写出了山顶与山脚由于气温的不同,山顶与山脚的桃花开的时间早晚不一样。从地理学上来讲,原因也很简单了:接近地面的对流层热量来自地面辐射,每离地面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桃花的花期不同。
二、古诗词中的地形河流
诗人感情丰富,往往借助祖国的山河抒发自己的感想,因此这方面的古诗词就更多了。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通过学这首诗,学生对峡谷地貌特别是三峡地区有所了解,对三峡地区的丰富的水力资源和两岸的生物资源更是由衷地发出感慨!尤其从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能看出这段长江的流速非常快。而从“朝辞白帝彩云间”这句诗里面,能够看出白帝城海拔很高,进一步能够分析出白帝城和长江之间的落差很大,再推出长江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李白的《将进酒》诗中前二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这里,学生可以了解到黄河的发源地“天上”指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从巴颜喀拉山发源,曲曲折折,接纳支流,行程5500千米,而最终,“奔流到海不复回”说明黄河是一条外流河,最后流到渤海。从4000多米的天上——青藏高原最终流到海里,落差达到4000多米,确实是从“天上”来的啊。落差大水能就丰富,所以,我国这黄河及其支流上相继开建了很多水电站和水利枢纽,把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加以利用。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千尺”、“落九天”非常形象化的描绘出了瀑布的景观,并且很自然引申出“庐山很高”这个概念,也正是这样,庐山才凉快,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又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宋朝苏东坡的名作,写的也是庐山的风光,整体描述了庐山的地形特点,反映出了庐山奇秀的风光。作者从多角度观察庐山,看到的庐山景象都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我们本身就在庐山之中,成为庐山的一体,当然看不清楚了。
三、古诗词中的自然景观
地理学科给学生讲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但是学生毕竟对自然景观了解有限,教师的讲解也非常有限。我们就可以利用古诗词中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使学生了解到各地的风光。
比如,在讲内蒙古高原的景象时,就可以采用《敕勒歌》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这句诗描绘了我国内蒙古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色。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中,“枯藤老树昏鸦”明显就是描述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象,而“小桥流水人家”则是我国江南水乡的代表。
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整体来看,气势恢宏,展现出中国北方地区雪后的美景!
我国古代诗歌作品非常多,而一些地理知识在很多古诗词中都有体现,通过合理的使用这些古诗词,可以加深学生的兴趣,老师的课堂教学也会更加得心应手。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平时多下功夫,赏析优美词句,并合理的使用到地理教学之中。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学习地理更加轻松,更加有趣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张艳萍.“用诗词教学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J].学周刊,2011年第14期.
[2]段晓英.“诗文赏析与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年第7-8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生古诗词鑒赏能力培养研究》(编号:JCJYC16011906)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