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问候语差异
2018-01-25王喆
摘要:问候语在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作为语言学习者、使用者,如何认识并掌握中西问候语之间的差异,对于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中西问候语差异的角度进行探析,以期对中西问候语形成更为全面、具体的认识。
关键词:问候语;跨文化
一、引言
问候语是语言的一部分,而语言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集中表达之一,是随着经济增长和文化发展而变化的。通过翻阅历史文献可以得知,从春秋战国时期,问候语的内容经历了从“无它乎”——“无恙乎”——“饮食”——“寒暄”的过程。前两种问候语源于春秋,人们最大的生存忧患是猛兽毒虫和疾病灾害,反映了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危的忧患。待时间进展至战国时期,政府实施暴敛,人民背负沉重的徭役,再因为自然灾害和气候问题,吃饱穿暖成为人们耕种和劳作的主要目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爆炸在改造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之余,也改造了人们的语言结构,“吃了吗“、“穿了吗”在年轻人中已不在普遍,更为个性化,流行化的口语在年轻人中流传,其更换的周期比起从从前大大缩短
西方的问候语多反映的是其人民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经历人文思潮的洗礼后西方人无论是从艺术层面还是生活层面上都体现了浓厚的“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个人价值的发挥,在英文中常见的问候语有hey,have a nice day等等。这些问候语调朗朗上口,内容幽默而富有随意性,易于创造友好而轻松的语言氛围,这样的问候语文化,反映了西方人重视个体性格的发挥的思想观念和崇尚平等自由的社会风气
二、文献综述
隨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劳动力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流的变得日益重要。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个领域的研究无疑是为了适应这样一个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二战后,世界的经济格局不再以地域作为限制,各国的经济交流趋向频繁,经济全球化无可辩驳的成为现代经济世界的主要趋势。在一个跨国企业中,上至顶层的精英人士,下至底层的劳动人员,都需要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总结来说,跨文化交际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的一环,有以下四个重要意义:
1、发展共感
共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味他人的苦乐和际遇,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人们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以至于在面对相同问题时,迥异的思维方式导致人们看待事物无可避免的带上不同的主观色彩,而不能以一个相同的角度或评判标准去完全客观的看待事物,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时,两人的看法会造成碰撞和摩擦。这种情况并不是仅限于个人主体,在交流主体为国家时也时有发生。因此,发展共感是避免矛盾和摩擦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寻求双方观点的相似之处并加以延伸和发展,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在尊重双方文化归属和文化认同的背景下发展双方关系
2、发展双边沟通
双向沟通有助于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的诊释。来自单方面的沟通很可能会造成消息的堵塞和交流的单一化。而来自双方的共同信息输出,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双方的交流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主题可以通过沟通对信息进行更加有效的梳理和理解,从而有力的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3、观察交流对象性格
交流过程中,从对方的语言中观察出其性格特点。言为心声,通过语言交际,能够实现更多的有效沟通。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架起沟通的桥梁,才能观察交流对象的性格,对其形成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4、深度剖析自身性格
在与他人交流之前,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解的范围包括他人对自己语气和谈话内容的印象,交流的风格和跨文化交际的水准。通过剖析自身的种种特点,在交流过程中,才能对自己的举止言行及时作出调整,让谈话达到最高的效益。
三、中西问候语的异同
(一)中西问候语的共同点
虽然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团体意识,而西方人则个体主义特色鲜明,造成了其问候语言之间类型的很多不同,他们之间还是有许多的共同类型。
1、询问性招呼语
询问语式的寒暄在中西都常见。在中国常用的“你好吗”“过得怎么样”引申到西方就是西方人常用的“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with you?”“how do you do?”等,通过询问的方式来开拓下一步的话题
2、问候型问候语
问候型问候语在中西方都是使用率相对较高的问候语类型,例如,英语中有“Good Morning”“Good Afternong”澳大利亚人还喜欢用“Good Day”。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中国,“hello”比起“你好”甚至更加普遍,尤其是在年轻人之间,用“哈喽”“嗨”打招呼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许多公众人物和从事文艺工作的人,例如明星,播报员,都喜欢用“你们好”来开启话题。这种问候语格式较为固定,通用性强,内容很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所以实用的对象较为广泛。
(二)中西问候语的差异
就英汉问候语的本身而言,两种语言的起源不同,发展形势不同,其结果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这里浅析英汉问候语的种种差异。
一句完整的问候语主要包括了三个结构 “ 招呼,称谓,问候 ”,具体表现为为“您好,老王,吃了吗”。而中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称谓和问候上。中国人之间有着严格的登记制度,平级之间可以互称名字或昵称,如“老王”“小李”等,而上级和下级之间,上级对下级可以直呼其名以表示亲切,而下级对上级的称呼必须带上谦辞。这里的上下级关系并不仅次于公司里的领导和员工,同样适用于教师和学生,父辈和晚辈之间。相反,西方人在打招呼或是日常寒暄时,多是使用直呼其名的方式,这和在西方蔓延的人人平等的思潮也很有关系,他们通过直呼对方的名字,来体现关系的亲密与人格的独立。endprint
而在问候方面,西方人则颇具严谨性,不如中国人随和。因为在西方,个人的动向是属于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受到自我的重视和法律的保护,所以随意询问他人的动向,是一种很不礼貌,且带有侵犯他人隐私嫌疑的举动。可以从他们的问候语中具体看出来。比如英国人的日常寒暄语“how is the whether like today” 天气,气温等情况是人人共享的公共信息,這样的问候语换到中国,想必就是“吃了吗?”这样的问候语对于西方人来说,可能会被理解真的在询问你是否吃饭,进而被理解成邀请对方共同进餐,在年轻人之间,可能会变成约会的要求语。外国人也时常抱怨中国人的问题明知故问,例如,见到人去买菜,就会问“买菜啊”,同样的还有“跑步啊”“洗车啊”“您来啦”,他们认为这些问题没有实际意义且浪费时间,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问候语已经褪去字面意思,转化为一种日常寒暄的方式,用于表现对对方的关注。
1、中西问候语类别上的不同
中西问候语在基本功能和目的上大同小异,都是表达自己对交谈方的重视,也要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礼貌素养,进而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交谈。
(1)祝愿语类型
祝愿型问候语在西方较为常见,而在汉语中很少见到。例如两人在食堂中相遇,汉语会说“吃饭去啊”而西方人则会说“Have a nice dinner”“Enjoy your lunch”(祝你美餐一顿)在有人感冒的时候,中国人会说“你没事吧”、“多喝热水”,而英国人会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表达出良好的祝愿。
(2)赞扬语类型
赞扬语虽在中西方都被广泛应用,但是其形势和内容还是有所不同。英语问候语的赞扬重点在于对人外表的欣赏,汉语重在对人内在品德或精神的钦佩,例如邻居之间相互的招呼,一方可能会称赞“today you look beautiful”或是称赞对方的儿女“your daughter looks cute”中国人则不太能接受这种赞扬,甚至会感到不雅。中国人在熟人之间涉及的问候语一般是对对方品德修养的赞扬,例如“又在加班啊”“你每天来得真早”,异性之间更加忌讳涉及对方外貌的评价,会被认为是一种轻浮的表现。
(3)称谓型问候语
称谓型问候语只在汉语中被应用,这类型的问候语除了其字面意思所表达的问候,更多体现了一种身份的差别,如前文所述,在不同等级的人之间会有不同的称谓。如称呼对方为“王老板”、“李部长”、“张主任”,不仅有尊重的意味,更表示交际关系较远。而在家属之间,对于前辈,我们会称呼“刘叔叔”、“陈姑姑”在表达尊敬的同时也表现了亲密,随意的意思。
由上文所述可以得知,中西问候语之间存在着相同点,然而更不可以忽视的是他们之间的分歧,这是由英汉两方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情风俗所造成的。例如中国人遵从儒学,以三纲五常,贬几尊人作为礼仪交往的基础,这对于各个生活水平阶级的人都是一样的,才会有“xx部长”“x教授”这样的尊称和“鄙人”“在下”这样的谦辞。而例如美国,美国重视平等与自由,有着较为开放的风气,所以不管其身份地位,都大多直呼其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地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重要,我们更需要跨文化交际的帮助,来让我们更好的适应他国的礼仪交流甚至是文化习俗。正确认识中西之间问候礼仪的不同,并对它们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态度,是能够顺利的与非同一地域人群交流的第一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问候语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相同人种和不同人种之间和平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经过历史长久的发展,问候语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模式和有待发掘的规律,其模式化的交际形式富有相当丰富的社会内涵,因此具有社会发展性。
跨文化交际能够帮助我们理智的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并对此有相应的对策去进行顺利的交流。问候语作为一种最为基本的语言交际形式,其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字面,而在于它表达的交谈对方的尊重。本文只是以单一视角对问候语进行研究,更多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段学莲.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中国科技信息,2008(6)
[3]林莉.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方文化差异[J].科技信息(学术研 究),2007(29)
[4]李海琳.问候语与告别语英汉对比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8
作者简介:王喆(2000.07.22)女,民族: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