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青与绘画的联系

2018-01-25李青青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巴黎绘画

摘要:为人熟知的艾青,一直以诗人的角色在20世纪展示着才华,散发着魅力。殊不知他曾是一位优秀的画家,他从小喜爱绘画,十八岁考入国立西湖艺术学校学习油画,后又留学法国深造,回国在艺术学校任教,加入美术团体,办画展,他的一生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成就也离不开早期曾接受的美术教育。

关键词:绘画;巴黎;春地画会

提起艾青,多数人会说他是一个杰出的诗人,很少会有人把他和画家联系起来,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画家艾青,而不是诗人艾青。

艾青是地主的儿子,但却从小养在他们村的一个贫苦的农妇大堰河家里,这些年与大堰河的相处使他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使他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初步了解。艾青的父亲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希望自己儿子可以专心读书,将来能够继承自己家业,艾青也像所有不愿被父母安排人生的孩子一样叛逆,并没有让父亲如愿以偿,艾青小时候非常讨厌去私塾里读书学习,他对当时私塾教的那些东西丝毫不感兴趣,却十分喜爱制作手工艺品,比如剪纸、民俗画等方面却格外的有兴趣去研究。他从小爱画画在他的诗中也有表述,《艾青诗选》自序中他说“从少年时代起,我从美术中寻求安慰。”《我的创作生涯》中他说“我少年时酷爱绘画。”在《我怎样写诗的》中这样描述“用色彩表示我对世界的感情。”这都是最有力的证明。

一九二八年,这一年艾青十八岁成功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学习油画,当时林风眠任在学校任校长一职。二十世纪二十年的正處于军阀混战、国共内战初期,到处战火四起,不是个太平年代,民不聊生,破旧的房屋,乞讨的老人小四处可见,在这样的环境的影响下,艾青的画色调常常是灰暗的,也只有灰调子可以去描绘当时的现实社会,艺术在这样的时代发展是比较艰难的。林风眠本身也是留学法国,并看到了艾青在艺术方面的天赋,而此刻的中国国情如此,艾青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艺术确实埋没人才,于是建议他说:“你在这儿学不到什么,你到国外去吧。”

艾青在一九二九年只身一人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到达法国巴黎,在《艾青诗选》中记叙了到巴黎之后生活学习的处境:“我在巴黎是一个穷学生。家里不愿意接济我,我就在一家工艺美术的小厂工作,一边进行自学。到蒙巴那斯一个‘自由画室去画人体速写。”因此他度过了精神上自由而物质上贫困的三年,物质生活的贫困,使艾青又又增加了几分忧郁气质。

当时的巴黎是绘画者的天堂,艺术的中心,艺术氛围浓厚,他在这里常去参观著名的艺术馆、收藏馆、各式各样的艺术展览馆,使他大开眼界。他还可以到任何画家开的画室里去学习,最常去的是在蒙巴纳斯大街的一个“自由工作室”。在绘画上,他喜欢上“后期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如梵高、莫奈、德加、毕加索等等,他反封建、反保守、厌恶学院派思想。他的一幅描绘失业者的作品参加了由印象派画家们举办的“独立沙龙”画展,当时他的作品还不用“艾青”这个笔名,而是用“OKA”,后来他的一些诗歌作品中笔名的来源。

一九三一年,是艾青在法国的第三个年头,这年日军企图占领中国,并对我国东北部进行侵略,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家的落末沦丧,使身处异国的中华儿女受到歧视。一次艾青外出写生,被一个法国人嘲笑到:“喂!中国人,你们国家都要亡了,你还在这儿画画。”以及去剧院被要求在法国就要说法语,法国咖啡店里酥软香甜的点心起名叫“中国人”。那种国家被歧视而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像一把尖刀直插在艾青的胸口。

一九三二年年初他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愤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艾青回家看过父母之后,便离开家乡。他听说上海有个革命的美术团体,怀着满腔热血同年四月到了上海加入了这个团体“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但是此团体活动场所不久便毁于战火了。艾青等人与几位团体成员合作在鲁迅等人的帮助下在此基础上又创办了一个新的教学场所,艾青给它取名为“春地画会”,并从事其中的教学与艺术评价工作。“春地画会”针对当时艺术界不尽人意的发展趋势,把培养具有时代性的艺术人才和振兴文化事业作为己任,正如它的成立宣言说说的那样:“艺术也如其他的文化一样是根着时代的巨潮而生长着演进的,所以艺术必须成为教养大众鼓动大众与组织大众的武器。然而,目前一般艺术界,都是虚伪的,颓败的,享乐的,欺骗大众麻醉大众的作品,各御用的堂皇艺术学校更是苛捐杂税地巧名加重学费,使一般艺术爱好者流落街头,无由研究,因此,为着完成文化建设,为着培植时代艺术,以及把艺术深入群众中,春地研究所就这样产生了,他必然的在广大艺术爱好者合作下而走向健全的道路上去,我们热烈的期待着。”画会以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了艺术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艺术爱好者们所面临的窘境,绘画的创办如同一股清流,洗掉了所有的污秽。“春地画会”在同年六月为配合“红五月”办理一次画展,艾青拿了一幅抽象画去参展,这幅作品受到了鲁迅的赏识,因为艾青反应的迟钝,没有把画送给鲁迅,感到终身遗憾,因为这是两人唯一的一次会面。

七月艾青等人被法租界巡捕房误认为是共产党抓捕入狱,由于这件事也是画家艾青变成了诗人艾青。

参考文献:

[1]艾青.艾青全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

[2]周红兴.艾青的跋涉[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3]周红兴.艾青研究与访问记[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4]谢应光.艾青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5]杨匡汉、杨匡满.艾青传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6]艾青.艾青选集第三卷[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7]海涛、金汉.艾青专集[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8]张永健.艾青的艺术世界[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高瑛.我和艾青[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

[10]艾青.艾青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

2017XJ65 李青青

广艺政发[2017]207号

作者简介:李青青(1993.3-)籍贯:河南,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导师:李普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巴黎绘画
巴黎之爱
《巴黎私厨》
重绘巴黎郊区
2018巴黎车展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