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2018-01-25宝林

速读·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宝林

摘 要:近年来,为使得初中生适应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保证每个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国家实施了学科课程改革,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在改革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数学学科为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列举了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的管理者、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质量课堂教学;建议及措施

数学是人类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人类用于解释新的发现,并将以应用的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创新的不断应用,已逐渐成为连接其他学科和现实世界的桥梁。

然而,数学学科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发展、技术的需要赋予新的内容和目标,数学教育改革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实现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使得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我市初中数学在全面实施课改后,整体教学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科教材版面、内容趋于多元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渐提高,在课堂上变得敢于举手、發言,表现十分活跃。新课改使得数学学科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改革效果得到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肯定。但在部分学校,由于教育从业者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加之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领悟不到位,导致了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形式化、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现象,如教师独唱的“表演教学”、表面文章的“虚假教学”、照本宣科的“机械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教育改革的宗旨,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创新能力,得不到实际的改革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科教育中的最普遍手段,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教师讲解、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等,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以最优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成功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因此,能否利用课堂教育对学生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十分关键。

1.我市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问题:

(1)教学内容、重点脱离实际生活,不能勾起学生的学习欲。

(2)课程设计缺乏创新,教学形式枯燥、乏味。

(3)教师缺乏良好的、张弛有度的课堂管理能力。

(4)与学生的互动性差,学生不能全身心的融入到老师的教学课程。

(5)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奖罚措施不当。

(6)学生缺乏分层化的教育,不用层次的学生应得到不同程度的教学任务和训练。

2.本文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提出以下建议:

有效的课堂教育需要教学从业人员和学生的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教育面对面向全体学生、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教学为目标。

(1)作为教学制度的制定者和管理者,教育管理者应该透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制定有效地管理制度。此外,管理人员应该加大基本教学设施的投入,适当地引进先进的教学仪器,辅助老师和同学进行新形式的教学,激发老师的授课积极性、和学生的求知欲。

(2)授课老师是课堂教育的实施者,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率教学的关键执行者。首先,应该转变固有的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课程理念。如摈弃以往的“题海战术”,通过整合旧题多题,将多个知识点融入一道题中,实现“一题多练”的目的。又比如应该以学生的自身素质教育为起点,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实现因材施教。其次,在课堂教育中应该充分做好教学内容的准备,对每个学生情况及特点应提前了解,并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风格、授课方式等充分了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充分发挥课堂效率。另外,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人格品质,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身,以身作则,在工作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完善自己的课堂表现,建立生动、有效、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风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品质为人师表。最后,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学会反思。课堂环境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能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是判断一名老师教学经验的主要标准。

(3)课程教学的接受者即学生本人,为能更好地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应端庄自己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乐趣,积极与现实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自身对知识的渴求度,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充分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正视自己的目标,遇到困难不气馁。此外,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帮助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手段,改善学习效率。

本文从事初中教育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一线授课经验,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对于有效课堂教学相关研究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然而,新课改实施了这么多年,依旧存在许多问题。要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才能够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卫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6,13(6):00174-00174.

[2]张毫.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

[3]靳玉乐,张丽.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9-14.

[4]梁中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严玲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延边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